蔬菜跟水果哪个营养价值更高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2:27:11
字号:

蔬菜跟水果哪个营养价值更高

蔬菜跟水果哪个营养价值更高

 蔬菜跟水果哪个营养价值更高,我们都知道身体健康才能有精力去应对平时的学习和工作,因此锻炼身体与饮食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平时我们应该在饮食方面把好关,多吃对身体有好处的食物,谨防病从口入,接下来了解一下蔬菜跟水果哪个营养价值更高?

蔬菜跟水果哪个营养价值更高1

 水果与蔬菜的营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营养专家都提倡人们每天都要摄取一定量的蔬菜,是因为蔬菜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其一,绝大部分蔬菜中都含有人们日常需要的六大类营养,只是相对来说其中的蛋白质含量低质量少,脂肪含量也很低。维生素是蔬菜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各类蔬菜以维生素C为主,也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

 同时,蔬菜中还有除营养物质之外的物质,称之为生物活性物质,如:蕃茄红素、叶绿素、生物碱、多酚等等,这些物质可以清除体内垃圾、延缓衰老过程和预防肿瘤、心血管疾病。

 其二,人的体内有一个酸碱度,正常情况下中等稍偏酸性就能维持人体各项活动的最佳状态,蔬菜中的丰富的钙、钾、镁、磷、铁等矿物元素就是碱性元素,能够调节人体内的酸碱平衡,而水果中的矿物元素总量比蔬菜要少。

 其三,蔬菜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如西兰花、蕃茄等具有丰富的抗氧化物的蔬菜可以预防癌症;黄瓜、冬瓜、萝卜、豆角等热能较低的蔬菜可以辅助减肥;糖尿病患者多吃南瓜、苦瓜可以减轻病症;芹菜、紫菜等有特殊香味的蔬菜可以起到降血压的作用。唐教授指出,当然这些都只是蔬菜的辅助疗法,而并非医疗方法。

 其四,蔬菜中不仅膳食纤维的含量远远高于水果,而且它所含有的是不可溶性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清除肠道内积蓄的有毒物质等作用,能有效地防治便秘、痔疮,预防大肠癌,这是吃水果无法达到的功效。水果中所含有的,主要是可溶性纤维-----果胶,它不易被吸收,也会让胃的排空速度减慢。

 由此可见蔬菜中的营养相对而言比水果丰富,水果当然不能取代蔬菜,反之也不意味着蔬菜就能代替水果,水果也有它独特的功用,如多数水果中含有各种有机酸,能刺激消化液分泌。所以,每天应以400克-500克的新鲜蔬菜为主,再适当地吃100克-200克水果,做到均衡营养膳食,这才有利身体健康。

蔬菜跟水果哪个营养价值更高2

  蔬菜

 深色蔬菜(西蓝花、胡萝卜等)有较强的营养优势:

 ①富含β-胡萝卜素,是我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②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含量均较高,而且含有更多的植物化合物。十字花科的蔬菜(甘蓝、菜花、卷心菜)富含植物化学物质。菌藻类(香菇、木耳、紫菜)含有蛋白质、多糖、β-胡萝卜素、铁、锌等矿物质。

  水果

 红色和**水果(木瓜、芒果、杏、山楂、桃子、西瓜)中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枣类(鲜枣、酸枣)柑橘类(橘子、橙子、柚子)和浆果类(猕猴桃、草莓、黑加仑)中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

 香蕉、红果、龙眼中钾含量比较高。

 成熟水果的营养成分一般高于未成熟的水果。

 尽管蔬菜和水果在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他们毕竟是两类不同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各有特点。一般来说:

 蔬菜品种远远多于水果,而且多数蔬菜(尤其深色蔬菜)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含量高于水果,故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我们通过查阅食物成分表后发现, 水果的营养价值一般比蔬菜低,如100克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为4毫克(苹果富含维生素C吗?),而100克小白菜的维生素C含量是28毫克。

 选择蔬菜时,每日最好选用 5种以上的蔬菜,总量300克~500克(1斤左右),蔬菜中尤以颜色深的绿色、红色、橙色、紫色菜营养丰富,应选择一半以上的深色菜,并多选择气味重的蔬菜。

  蔬菜和水果不建议代替吃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吃的蔬菜种类是多于水果的,而且多数的蔬菜(特别是深色蔬菜)的 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合物的含量高于水果,所以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水果中的 碳水化合物(果糖、葡萄糖等)以及有机酸(苹果酸等)和芳香类物质都要比蔬菜多,较多能直接食用,不需要烹调处理,其的营养成分不受烹调因素的影响,营养损失少,所以蔬菜不能代替水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大家,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成人每天建议食用约0.5Kg的新鲜蔬菜,每周食用约1.5Kg的'水果。选择新鲜应季的蔬菜水果,变换种类,为健康保驾护航。

 每日可以选1种以上的水果,总量200克~350克(半斤左右),多选择深色水果。

蔬菜跟水果哪个营养价值更高3

  水果和蔬菜能相互代替吗?

 答:不能。蔬菜和水果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此外还含有膳食纤维、各种有机酸、芳香物质等。尽管在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毕竟是两类不同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各有特点,具体到每一种蔬菜、水果也是不一样的。

 日常饮食中,蔬菜的品种要普遍多于水果,可以更好的丰富我们的餐桌,多样化的蔬菜种类给身体提供了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而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各种有机酸、芳香物质含量高于蔬菜,可直接生食,营养成分不受烹调因素影响、便于携带,这些优势也是蔬菜也不能代替的。

 各类食物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营养作用,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满足人体多方面的需要,为了保证全面平衡的营养,各类食物应相互配合食用。

  吃什么水果对胃好能养胃

  1、葡萄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果酸以及维生素P等成分,这类成分能够有效的调节肠胃,其果酸成分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吸收,清理肠胃的垃圾毒素,对大肠杆菌等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而维生素P成分则可以降低胃酸毒性,对胃炎、肠炎及呕吐等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苹果

 苹果营养丰富,还含有微量元素锌、钙、磷、铁、钾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

 苹果的有效成分使得苹果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通便和止泻的双重功效,而且对降低血压血脂也有一定的作用,由于苹果所含的营养既全面又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很多人都爱吃。

 苹果具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益胃、养心益气、润肠、止泻、解暑、醒酒等功效。所以,非常适合婴幼儿、老人和有胃病的人食用。

  3、樱桃

 樱桃的价格相对于其他水果来说是偏贵,但是它的营养成分是其他水果的20倍以上。

 它最突出的营养成分是含铁量较高,且属于温性水果,味甘微酸,具有健脾开胃、补中益气等功效,平时坚持吃对养胃效果很好。

  4、菠萝

 菠萝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补脾止泻、清胃解渴等功用。每100克菠萝果实中所含的维生素C高达30毫克,并含有丰富的水分,适当食用对肾炎,高血压病患者有益。

 它的果肉中和木瓜一样含有一种能分解蛋白质的酵素,因此它能柔软肉质、消解血块。每次吃菠萝不可过多,过量食用对肠胃有害。

  5、香蕉

 香蕉的作用是润肠通便、降血压、缓解胃部胀气问题,对胃部有一定的养护作用,不妨多吃。不过,香蕉属于高含糖量水果,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不可过量。

 另外,由于香蕉润肠效果极好,有腹泻症状的人,一定要控制好每天的食用量,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6、木瓜

 木瓜含有木瓜酶,有助于分解并增强蛋白质吸收。可以缓解消化不良和胃炎。木瓜也是健脾胃,治胃痛的好食物。

 但要注意木瓜性偏冷,不建议空腹食用。另外,木瓜汤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养胃作用。

水果和蔬菜的区别

蔬菜和水果的区别标准

蔬菜和水果的区别标准,我们常常会听到多吃蔬菜水果的说法,蔬菜和水果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益食物,但二者其实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以下分享蔬菜和水果的区别标准。

蔬菜和水果的区别标准1

1、蔬菜、水果营养成分不同

蔬菜:富含植物化学物质,是提供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重要来源。其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均优于水果。

水果:含有各种有机酸,如柠檬含有大量的柠檬酸、苹果含有大量的苹果酸等,其芳香物质、香豆素等植物化学物质,含量均优于蔬菜。

2、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组成不同

蔬菜:主要是淀粉一类的多糖,需要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变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水果: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一类的单糖和双糖,容易被人体吸收。

因此水果相较于蔬菜,更能快速地转换成能量,但也易造成血液中血糖较快上升。

3、蔬菜比水果热量低

蔬菜:新鲜蔬菜每100克的热量大概在20kcal~40kcal左右。

水果:新鲜水果每100克的热量大概在30kcal~70kcal左右。

同时,新鲜蔬菜比水果强,因此吃同等质量的蔬菜比水果摄入的热量更低,在控制体重方面,蔬菜比水果更加适合。

4、水果营养流失比蔬菜少

蔬菜:蔬菜烹饪过程中,都会使用到食用油,这样会促进蔬菜中富含的多种脂溶性营养素,例如维生素A、D、E的吸收以利用,但高温烹饪会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

水果:水果我们一般都是生吃,未经高温烹饪,所以水果营养成分不受烹调因素的影响,营养损失也会减少。

蔬菜和水果确实很相似

1、水分含量相当

新鲜蔬菜中水分含量达到65%~95%;新鲜水果中水分含量达到85%~90%。

2、都能刺激肠胃蠕动

蔬菜中富含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水果中大多是可溶性的果胶,

两者都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

3、都能补充维生素

蔬菜和水果,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可以满足人体微量营养素的需要,对保持肠道正常功能以及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等具有重要作用。

蔬菜和水果的区别标准2

蔬菜水果营养保存法

一、蔬菜类应该包好放置于冰箱内

1、所有叶菜类不烹煮前都不要洗,要使用时才洗;

2、油菜、菠菜等蔬菜应该绑成整束,洒一点水,装在塑料袋或用保鲜膜包好,放置冰箱内冷藏。如果是冬天,可用报纸包好,放置阴凉处;

3、包菜和白菜处理方法大致相同,生菜、莴苣、芹菜等也应该用塑料袋装好,放置在冰箱内保存;

4、香草类蔬菜,味道容易散失,需要单独包装好,不要与其他菜类包在一起。

二、根类蔬菜要将叶子摘下来保存

1、胡萝卜、白萝卜、芜菁等根类蔬菜,应摘下叶子,装入塑料袋保存。但是建议尽快做成生汁,不宜久藏;

2、胡萝卜、洋葱夏天不必包装,放置在阴凉处即可,冬天用报纸包好,放置在阴凉角落保存。

三、保存材料的温度

1、蔬菜水果用冰箱保存,以5-10摄氏度为宜,如果太过低温,味道和质量都会受损,这点必须注意;

2、即将使用的蔬果应该放在冰箱最底层,温度不能太低,取出后应该尽快使用;

3、香蕉放在冰箱容易变黑,不宜放冰箱保存。但是可剥皮放在冷冻库,吃来别有一番风味;

4、保存蔬果的同时,必须注意温度,由于冷藏会带走水分,所以保存时要洒点水再包起来,只要把塑料袋或保鲜膜留个小洞或稍微打开即可。

四、买整箱水果时应该注意每一个果实的状况

一次如果买一整箱的水果,应该注意里面的水果有无损伤,如果有的话,必须立刻捡除,否则会波及全箱。

蔬菜和水果的区别标准3

如何锁住水果的营养

尽可能选当季水果

挑选新鲜的水果是保证营养的首要保证。

最好选择当季的水果,这时的果蔬不仅口味最好,而且营养价值也更有保证,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到采摘果蔬的农民处直接购买,又或是干脆自己现摘现买。

巧妙处理

为了避免食入农药,处理果蔬的时候应该先浸泡再清洗。但由于表皮是很好的维生素、纤维素来源,因此要尽量保留,像苹果一类的水果,完全可以在彻底清洗后连皮食用。

而且要注意不要随意切掉蔬果的营养部位,比如说菠萝心虽然很硬,但却是菠萝蛋白酶含量最集中的部位。

巧妙搭配

少量脂肪有利于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吸收。比如说在菠菜沙拉中放些牛油果,或者在番茄酱中加入一些橄榄油,能极大提高身体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

趁新鲜吃

水果买回来以后应在成熟的情况下尽早食用,避免水果由于久置而变质。另外,如果把水果切开做沙拉或点心,也应该即做即吃,以免水果中的维生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造成流失。

不同的水果的价值

经常熬夜吃木瓜黄梨

木瓜和黄梨的糖分高,而且有助于消化。吕莉菱说,如果经常熬夜,身体中的'酶会减少,对消化系统有一定影响,这两种水果可作为补充。此外,黄梨包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伤口愈合。

柿子包含维生素A,对眼睛和呼吸管道的健康有一定帮助。

虽然柿子也包含铁质,但其分量不多。一个柿子仅有0.2mg铁质,而一颗干枣却有高达2.6mg铁质。和水果中的铁质比较,红肉中的铁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香蕉:司机可多吃点

香蕉含有丰富的钾,可有效抵抗阳光对人体的伤害。此外,香蕉也有助于缓和紧张的情绪,减低疲劳,司机不妨多吃。有些人认为,咳嗽时不可吃橙,否则咳嗽会越来越严重。多吃橙其实是有助于排痰,能让咳嗽更快痊愈。

把苹果和蜜瓜放入水中加热,虽然会流失一些营养成分,但却可以让果肉中的苹果胶更容易被身体吸收,从而更有效增加肌肤的弹性。

奇异果包含的维生素C是橙的一倍。维生素C可有效增强免疫能力,对老人和小孩特别有帮助。

饭前饭后吃水果差别不大

水果究竟要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并没有分别。不过,水果含有大量果酸,空腹吃或会引起不适。至于饭后是否要等食物消化才吃水果,吕莉菱表示并没有这个必要。

榴莲和橘子不能一起吃

榴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橘子中的橙酸会导致这些蛋白质结成硬块,消化起来更不容易。此外,从外地进口的橘子,当地采摘时并未熟透,因此果酸含量更高。

水果和蔬菜的区别是营养成分不同、碳水化合物组成不同等。

蔬菜富含植物化学物质,是提供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重要来源。其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均优于水果。水果含有各种有机酸,如柠檬含有大量的柠檬酸、苹果含有大量的苹果酸等,其芳香物质、香豆素等植物化学物质,含量均优于蔬菜。

蔬菜主要是淀粉一类的多糖,需要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变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水果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一类的单糖和双糖,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水果相较于蔬菜,更能快速地转换成能量,但也易造成血液中血糖较快上升。

好吃水果推荐

1、草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水果,其个头较大,颜色红润,口感香甜,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深受大众喜爱,而且草莓既能鲜食,也能加工制作副产品。

2、火火龙果是热带水果,主要栽种在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能结果,而且火龙果的果皮为红色,表面带有鳞片状突起,果肉为白色或红色,含有丰富的籽粒。

3、沙糖桔是柑橘的一种,每年秋冬季节成熟上市,果实呈现椭圆形或扁圆形,皮薄易剥,果瓣饱满,汁水充足,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7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