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飞扬系列”绿色有机大米
参考答案二:
早在清乾隆年间,海龙县(今梅河口市境内)茂密的森林和天然的河流沼泽为皇家围场已被封禁了上百年。围场里有个叫二龙山(位于大湾乡福兴屯后岗)的地方,住着一个叫张付兴的一家人。他看到这个地方土质肥沃、气候适宜、水质清澈甜润、于是就在二龙山下,开了一大快地,利用就近的山泉水种上了水稻。那年秋天,水稻获得了好丰收。一天正当一家人欢欢乐乐地吃午饭的时候,一群人闯进了家门。这些人是京城来围场打猎的达官显贵和陪同的海龙知府。那时候,在围场里开荒种地可是大罪。张福兴被以破坏围场的罪名,连同收获的稻米一起被带到府衙。京官们看到张福兴的大米清香光亮,于是做了一锅米饭,这些官员们吃的好开心,剩下的大米被一位王爷带回了京城,送进了宫里,请乾隆皇帝品尝。这醇厚香软、油汪汪、亮光光的大米饭,叫乾隆皇帝胃口大开,连声叫绝。从此,乾隆爷就动起了东巡的心思。
海龙知府也动了心思,于是就请示王爷特赦了张福兴,令他每年种稻进贡。
1743年乾隆皇帝东巡吉林省后,专程来到海龙府(现梅河口市)巡视张福兴的水稻,那是他品尝张福兴种的大米的第二年。
此时,正值金风送爽的季节。乾隆皇帝在地方官员的陪同下来到二龙山。过了上岗,眼前一亮,一眼清泉潺潺流下的下游是一片金灿灿的稻田。乾隆皇帝饮过清冽甘甜的泉水后,赞不绝口,诗兴大发“玉井涓涓灌良田,稻花香里说丰年……”随即传旨割稻碾米。
泉边扎营,帐中食新米,乾隆爷对米质赞不绝口。就在的帐传见了张福兴,询问米饭为何这般香软醇厚。张福兴跪地回禀,皆因这气候冷暖相宜,这土地肥沃生津,这泉水清冽甘甜,这天下皇恩浩荡!还说些如何播种、如何除草、如何灌水、如何精心耕种的事……说得乾隆皇帝龙心大悦,当即传旨,张福兴种的稻子,做为贡良由官府掌管。
从此,那眼清泉又被称“御井”张福兴因种稻获福,这些都源自品质优良的大米,就是现如今的”龙泉?飞扬系列”绿色有机大米。
河南70%水稻在信阳,其它30%在哪里?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故名黄河。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泾河、渭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大汶河等三十四条。流域面积约为752 000平方千米,居住约1亿多人口。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要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山岭高原到处长满了森林,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这时在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从上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这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生于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呢?这同黄河流域古代适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优越地理环境紧密相关。尤其在古代,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环境条件十分重要。据考古学研究,远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很温暖的。当时的安阳人种水稻,是从阳历的三月开始,比现在大约早一个月。在一块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着人们曾猎获一头大象。因此科学家们推断,3 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日的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
另外,据古地理学研究,这一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影响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许多植物,形成本区植物种属繁多的特点。这对古人类的生活也是极为有利的。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广大的黄土地带。这种土壤质地均一,结构疏松多孔,既利于简陋农具的耕耘,又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层毛细管发达,孔隙率达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涝能力强。尤其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碳酸钙含量达8~19%,含其他矿物成分不下五十种。这些对原始的农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从地形上看,这一地区地势坦荡开阔,对植物的迁移,作物的移栽和保存都是有利的。北方的植物可南移;南方的热带,亚热带植物中的某些耐寒性较强的植物可顺利北迁,使得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物和作物种类繁多。如小麦、玉米、棉花、豌豆、蚕豆、胡萝卜、洋梨、核桃、杏、葡萄、亚麻、甜菜、茄子等早已在这里广为栽种,而落花生、番茄、苹果、甘薯、烟草等则是明代以后才输入我国的,水稻是从我国南方逐步向北移栽的。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文明的重要促进作用。
同时,黄河及其支流还为我国古代人们提供了交通和灌溉之利。它一直是古代中原地区沟通东西的水运大动脉,我国最早的水利灌溉事业也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
河南省信阳市位于全省的最南部,全市大部位于淮河以南,大别山以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降雨充沛,土地肥沃,被誉为“北国江南”和“鱼米之乡”。
信阳市辖八县两区,水利条件优越,是河南省主要的水稻种植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省第一位,据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全年水稻播种面积约为950万亩左右,而信阳市一地的水稻种植面积就有约700万亩(470千公顷),占全省的70%还要多,那除了信阳外,其它30%的水稻都分布在哪里呢?
南阳市
南阳与信阳同属豫南地区,纬度相近,气候相似,历史上曾广泛种植水稻,最多时达到130万亩,近年来有所减少,但仍是河南省内仅次于信阳市的第二大水稻产区。南阳市水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桐柏县、唐河县、南召县、淅川县、邓州市、宛城区、内乡县和西峡县等地,总面积约为85万亩。
濮阳市
濮阳市位于豫北地区的黄河沿岸,水利优势明显,其中范县、濮阳县和台前县是全市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
新乡市
新乡市位于黄河北岸,境内的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原阳县、获嘉县、封丘县和长垣县等地,其中原阳大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享誉省内外。
驻马店市
驻马店位于河南省南部,濒临淮河,也是我省种植水稻较多的地方之一,境内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正阳县、确山县、新蔡县、泌阳县、驿城区和汝南县等地。
开封市
开封市位于黄河南岸,有长期的水稻种植历史,祥符区(原开封县)和兰考县是开封境内主要种植水稻的地区,其中知名的“杜良大米”就产自祥符区的杜良乡。
焦作市
焦作市位于豫北地区的黄河北岸,境内水稻产区主要位于武陟县和修武县,其中武陟大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平顶山市
平顶山位于豫中地区,境内水库多,水利条件好,境内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湛河区、鲁山县、宝丰县等地。
洛阳市
洛阳市的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孟津县和伊河沿岸的伊川县,因种植面积较小,并不为大众所知。
因此,除了信阳市外,全省还有南阳、濮阳、新乡、驻马店、开封、焦作、洛阳、平顶山等八个省辖市有大大小小,零星分布的水稻种植区,这八个地市的水稻种植总面积约占全省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