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人物周永泰,广东东莞人。始祖周永泰于十九世纪中叶来港发展,后其长子周少岐晋身为定例局议员,在商界名噪一时,为周氏家族奠下稳固的基础。不少家族成员担任政府要职,其中有周少岐,周埈年,周锡年担任香港定例局(立法局前身)议员,太平绅士,而其中周埈年,周锡年更被封爵。周卓凡,20世纪初香港企业家,周少岐之弟,周锡年爵士之父,著名的股票投资高手。周锡年之子周启邦,谭月清(富商谭焕堂之女)夫妇是社交名人,其对生活的享受更深入民心。之子周启贤香港华人银行首席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启邦之子周国丰大律师。周启贤之子周国勋,先施表行,副主席兼执行董事,名表大王。周埈年之子周湛煌是钟表界名人,宜进利集团主席。周湛煌 之子周嘉康(美力士)Milus董事总经理。周氏家族是香港四大家族之一。
卢赓扬,号礼屏,又名卢根,生于1829年,广东东莞人。同治年间,成为省港知名富豪绅士的卢礼屏,捐出大量资金为族人修建祖坟、建祖祠和溥善堂、育婴堂,施医济药。1874年卢礼屏被推荐为香港东华三院总理,1878年向香港政府申请创建保良局,并任首届总理,保良局是香港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慈善机构之一。卢礼屏乐善济施、扶贫济困的精神获得当时清政府和香港政府的广泛赞誉。其去世后后人为其建一祠堂(礼屏公祠),公祠落成之时,慈禧太后曾亲笔赐匾:“福善修仁”,表扬他热心公益的精神。祠堂至今保存完好,已列为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荫麟(1905—1942),字素痴,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
张荫麟1905年11月出生于官宦之家,1922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次年,考入清华学堂中等科三年级肄业。仅半年,在《学衡》杂志第21期上发表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史学家梁启超对老子事迹考证提出异议,清华师生大为震动,并梁启超的激赏。1924年6月,又发表论文《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分析明清两代传入的西方学术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他在清华求学7年,以史、学、才三才识出众知名,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为“文学院四才子”。并先后在《学衡》、《清华学报》、《东方杂志》、《燕京学报》、《文史杂志》、《国闻周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和学术短文40多篇,深得当时史学界称赞。192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年获公费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西洋哲学史和社会学。留学4年,修完应学课程,未待期满,已获哲学博士学位,提前返国。
袁崇焕:字元素(《明史本传》),一说字自如(《黄尊素说略》)。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祖籍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出生于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县北门街。(一说袁崇焕出生于广东东莞,年十四随祖袁世祥,祖袁子鹏迁至广西藤县)。
袁崇焕纪念园(广东东莞)
东莞袁崇焕纪念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由该镇村民与海外袁氏宗亲捐资一点二亿元人民币,在明代袁氏故居遗址兴建,占地共十一万平方米。包括袁故居、袁督师祠、雕像、衣冠冢、三界庙等。
蒋光鼐:字憬然,1888年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骑兵科毕业;1906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1913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921年任非常大总统府警卫团副;1932年率十九路军英勇抵抗日寇进攻,致使日方三次增兵,四易主帅,大挫日寇锐气;1933年与李济深 、陈铭枢等发动反蒋事变,极力抗日;建国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 常务委员,纺织工业部部长等职。
叶富(1848-1880):原名贵富,字梦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12月25日)生于广东广州府新安县九龙司(今香港岛),祖籍广东东莞水南人,清末海军爱国将领。
1867年6月,沈葆桢(林则徐女婿)到福州马尾船政学堂任职,所招学生,自是福建省本地人。船政第一次招考学生后,又从广东招来已学过英语,并且基础较好的学生叶富、邓世昌、吕瀚、李和、张成、李田、黎家本、林国祥、梁梓芳、卓关略等十余人。
叶富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第一届驾驶班,1871年堂课毕业,1873年9月舰课毕业。1874年3月任福建水师海东云舰管带;升都司(正四品),赏戴蓝翎,加游击衔(从三品);1876年任靖远舰管带;1878年9月任超武舰管带。
1879年1月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桢调超武舰和蓝翎游击衔留闽尽先都司叶富管带前往南洋海军,驻扎浙江温州。
叶富与邓世昌都来自广东,同期考入船政学堂驾驶班。他们在学生时期意志相洽、志趣相投,即成为挚友。毕业后,他们同在福建水师任兵舰管带,后李鸿章调邓世昌前往北洋海军(北洋水师),沈葆桢调叶富前往南洋海军,同时并肩保卫中国沿海地区。因同为海军出身,后两家结为亲家,叶富的儿子叶说周[原名叶锦瑛(锳),镇雄]娶了邓世昌的二女儿邓秀婵为妻。
光绪六年(1880年7月25日),浙江匪徒黄金满勾结倭寇肆意扰乱台州,超武舰奉命派往进剿,管带叶富带领全舰官兵奋勇作战、英勇杀敌,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仅32岁。清廷下诏书赠游击,并给骑都尉世职。
叶富殉国后,邓世昌得讯,深为哀悼。清廷下旨予以优恤叶家,诰赠叶富原配夫人周氏恭人,封叶富儿子叶说周世袭云骑尉衔。
邓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49年10月4日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
生于富裕人家,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少时随父移居上海,从西方人学习算术、英语。
1867入马尾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1年,被派至“建威”舰练习航海。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军侵台,邓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得补千总。又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升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调入北洋水师,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和“扬威”、“致远”舰管带。
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邓世昌有三儿五女,长子邓浩洪,承袭世职,任职于广东水师,1947年去世;次子邓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年逝于无锡,无子,养女邓孝思;长女邓秀媛;次女邓秀蝉嫁给邓世昌同窗挚友南洋海军超武舰管带叶富的儿子叶说周[原名叶锦瑛(锳),镇雄]为妻;三女邓秀娟;四女邓秀婷;五女邓秀海。
陈镜开(chén jìnɡ kāi) 男子举重运动员。1935年生。广东东莞人。自幼喜爱健身运动。1953年从健身运动转为练举重。1955年入中南军区体工队,后被选入国家举重集训队,成绩提高很快,一年间挺举成绩从95公斤猛增到130公斤。1956年6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苏联举重友谊赛中,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了美国运动员温奇保持的56公斤级(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同年还分别以135公斤、135.5公斤的成绩两次打破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1957年在第三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上,以139.5公斤的成绩第四次打破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1958年9月26日在莱比锡举行的国际举重比赛中,以140.5公斤的成绩第五次打破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1959年在“莫斯科杯”国际举重个人冠军赛中,以148公斤的成绩首次打破60公斤级(次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1961年以148.5公斤、1963年以151公斤、1964年以151.5公斤的成绩连续三次打破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从而成为在两个级别上连续九次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6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59年起五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79年起任中国举重协会主席。1980年任广东省体委副主任。1959年、1964年、1978年先后当选为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1987年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授予奥林匹克荣誉勋章。
陈伟强(1958--),广东东莞市人。举重世界纪录创造者,“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陈伟强从小酷爱体育。1972年7月开始进入广东体育馆业余体校练习举重,由于全面身体素质基础好,腿部力量较强,训练刻苦,故进步较快,1974年入选广东举重队。1974年至1978年共42次破52公斤级、56公斤级青年全国纪录。
运动成绩:1977年 在第8届亚洲举重锦标赛和中国——巴基斯坦举重比赛中,三次打破52公斤挺举世界青年纪录和总成绩世界青年纪录、1978年 在中国——联邦德国举重比赛中打破56公斤级挺举世界青年纪录、1979年 在全国举重达标赛和第33届世界锦标赛上以151.5和153公斤的成绩两次打破世界纪录、1982年 在第9届亚运会上获抓举和总成绩冠军、1984年 获世锦赛60公斤总成绩和抓举两枚金牌、1984年 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60公斤级金牌
所获荣誉:1979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1979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1979年、1984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曾国强 性别:男 体重:50公斤 生日:1965.3.18 籍贯:广东东莞 项目:举重
运动经历:1976年在镇少体校举重班学练举重,1981年入省队训练,不久入选八一队,1983年进国家队。
运动成绩:1983年 在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上获52公斤级金牌、1984年 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52公斤级金牌、1984年 在第38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获总成绩和挺举两项冠军、1984年 在第16届亚洲举重锦标赛上获52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第一、1985年 第39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获52公斤级挺举和总成绩亚军
所获荣誉:1982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1984年 获第16届亚锦赛最佳运动员称号、1984年 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同年荣立一等军功、1985年 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夺得52公斤级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位摘得奥运会金牌的举重运动员。
夺冠时刻:1984年7月29日,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曾国强在52公斤级的比赛里力克日本名将,以"黑马"姿态荣获本届奥运会举重比赛的第一个冠军。
叶润成,1961年9月出生,广东东莞市道滘镇人。受环境熏陶及影响,自幼学会游泳并擅长蛙泳。1973年毕业于道滘小学后进入东莞游泳业余体校,1977年被招入广东省体工队,1981年,调入国家游泳集训队。1982年,叶润成随中国游泳队参加在印度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游泳比赛获得男子100米蛙泳冠军。他是中国参加亚运会游泳比赛获第一枚金牌的运动员,是他使我国实现亚运游泳金牌“零”的突破。
陈肖霞(1962年10月8日-),中国退役跳水运动员,广东东莞人,中国第一位跳水世界冠军,曾称誉她为“跳水皇后”。
01
财大气粗的林茂根,让房似锦满上海给他找老洋房,踏破铁鞋,最后终于找到了向公馆。
耿叔祖孙三代给向家看房子71年,为的就是当年的一诺千金。
耿叔的爷爷,是很多年前向家的管家,向家把院子里两间半的平房赠给了老管家,并嘱咐他看好房子。
这些年,耿家三代人尽职尽责,主人已经不知去向几十年,他们还在不断修缮老洋房,而且,是自己掏腰包,还一直住在自己的两间半平房里。
耿叔老了,想搬去离儿子近点的地方住,但是为了诺言,还是一直照顾着老洋房。
徐文昌找了朋友,请私家侦探才找到向家的小少爷向文森,他觉得这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一样,从未想过,这么多年,国内的老房子还在。
一听,老洋房价值过亿,更是喜笑颜开。只是,当耿叔说,当年有赠予时,向文森说什么都不认,林茂根为了省下百万佣金,骗耿叔一家搬走,然后和向文森私下交易。
再后悔,就是泼皮无赖的样子,没有合同没有文书,你凭什么说我答应给你佣金了?
房似锦虽然厉害,但是也只能吃哑巴亏了。
02
可是,林茂根只是财大气粗,骨子里还是一个老泼皮。
当初非要找红墙绿瓦贴大门的老洋房,还要名媛巨贾住过的,非说自己是茶叶大王向玉荣转世,可是拿到老洋房之后,就开始调动工人,开动推土机,大修大建,真的是暴殄天物。
老洋房不同于新型建筑,它记录着时代、历事,是有故事的房子,是民族的文化遗产,真的是无价之宝。
林茂根要在家里放60门礼炮,庆贺自己的乔迁之喜,要砍掉院子里的古树,说风水不好,要推到山墙,自己另起炉灶。
助理说,上海很多年都不许燃放烟花爆竹了,林茂根说,我在我自己家放炮,我把老家的市长请来还不行吗。
院子里的古树是国家二级保护古树,有关部门命令不许砍伐,否则处以2—20万元的罚款,最后林茂根还是毁了那棵古树。
耿叔耿婶以命相搏,还是没能阻止林茂根的推土机。
向文森拿到钱之后当晚离开中国,徐姑姑和房似锦白忙一场,耿叔儿子说,房中介都是大骗子,欺骗耿叔帮他们数钱。
坏人活得太嚣张。
03
可是,这个时代,真的不是有钱就能做主的。
罗晋推断,当年的茶叶大王要把房子赠与管家,请的保人也一定不是普通人,徐姑姑人脉之广,真不是吹的。
能调动国外的私家侦探,上海的老邮差只买徐姑姑的帐,老爸是上海滩的名人,好哥们是琴行名师,还有多少资源都是我们想不到的。
徐姑姑找到了担保人,重新析产,而另一方面,有钱没文化,骨子里就是老混混的林茂根,刚买下老洋房没几天就快把天捅个窟窿了。
林茂根的行为犯了众怒,园林局去罚款,电视台报道、公众号发文、房管局停了林茂根的工程,抱着烫手的山芋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找向文森回来,可是向文森翻脸不认人的本事,不只是对耿叔,向文森说:“怎么的交易已经结束了,跟我无关,我拿钱走人“。
林茂根没办法,只好登门去求徐姑姑,我们翻篇重新开始。只当那些不开心的事从未发生过。
房似锦第一时间就让他签合同,再想跳单是门都没有。
该给耿叔的赔偿要立刻到账,而且,房似锦要两个点的佣金,也要秒付。
林茂根说,你别欺负我不懂行,老洋房的交易中介费都是一个点。
徐姑姑说,这是两次交易,第一次是向家,第二次是耿家,我们费了两次事,就该收两个点。
林茂根这个老狐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反被套路,多拿出一百多万,还惹了一身是非,幸好老洋房没事,不然他的罪孽就更深了。
04
《安家》里,可以说是展现了众生百态。
而林茂根买的“向公馆”,原型还像是上海凤阳路的“应公馆”,是昔日在上海滩的宁波商人、地产大亨应子云斥资10万两白银建造的,当年是给长子作为婚房的,应家在上海人脉极广,应公馆当时也是老上海的社交场所。
而这些,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瑰宝。
所以,一个人的品味不是钱包撑起来的,更包括他的文化、修养、为人,林茂根的老奸巨猾最后也只是套路了自己。
看见林茂根栽一个大跟头,确实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