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考古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地区及其边缘地区,大约处于32~41度、东经106~114度之间,仰韶文化绝对年代在4933BC~2923BC左右,其延续时间约2000年。加上零口二期一类遗存的年代,其上限当为5000BC。其地位十分显赫,影响也十分久远。
从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到2000年,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013处,其分布范围,东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陕东一带。分布省份有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内蒙古、湖北、青海、宁夏9个省区。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房屋的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也有用木头做骨架的。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点燃烧过,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选址一般在河流两岸经长期侵蚀而形成的阶地上,或在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这里土地肥美,有利于农业、畜牧,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
聚落建筑的布局整齐有序。半坡聚落保存较完整,居住区在中心,外围绕一周大壕沟,沟外北部为墓葬区,东边设窑场。共揭露出40多座房屋遗迹,有一座大房子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其他几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布局。仰韶文化居民死后按一定的葬俗埋葬,多长方形土坑墓,墓中有陶器等随葬品,小孩实行瓮棺葬。盛行单人仰身的直肢葬,但合葬墓占一定比例。合葬的人数不等,多的达80人。葬制中实行女性厚葬和母子合葬,反映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特点。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广场的统一布局,则表明当时维系氏族团结的血缘纽带根深蒂固。这些与母系氏族社会组织的特征是相吻合的。
但也有学者认为,仰韶文化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衰落期到父系社会早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它主要是一个父系社会 。成年男女合葬墓、成年男子与小孩合葬墓,以及大量小型房址,说明一夫一妻制家庭日趋增多并占据统治地位;“灰坑葬”说明非自由民(奴隶)的存在。体现男性生殖器崇拜的陶(石)祖、男根图,以及表现“贵族的感情”的遗迹、遗物,则是父权与君主(世袭酋长)统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种种迹象表明,中原地区在仰韶文化早期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中期则普遍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农业
仰韶文化各个部落继承了前仰韶时期各种文化的传统生产方式,农业生产仍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粟的遗存在各重要遗址中经常发现,如西安半坡一座房子内的罐、瓮中都盛放着粟,另一座房子的小窖穴中也发现了粟壳遗存,特别是有一个窖穴中粟壳堆积达数斗之多。在重要遗址北首岭、泉护村、下孟村、王湾,也都发现了或多或少的粟壳。临潼的姜寨遗址,还发现了另一种耐旱作物黍。靠近长江北岸的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发现了稻谷痕迹。此外,在洛阳孙旗屯、郑州林山砦、淅川下集等遗址,也都发现了粮食遗迹。上述情况表明,仰韶文化范围内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粮食作物品种不仅是一种粟。同时,人们还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半坡遗址的一座房子内,一个陶罐里装满了已经炭化的白菜或芥菜之类的茶籽。
仰韶文化处于原始的锄耕农业阶段,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和土地轮休的耕作方式,生产水平仍比较低下。早期阶段可能有尖木棒等木质工具及石铲、石锄等挖掘土地。这时的石斧大多形体厚重,横断面呈椭圆形,适于砍伐林木以开垦荒地。收割农作物则用两侧有缺口的长方形石刀和陶刀。加工粮食使用石磨盘、石磨棒和木杵、石杵等。中晚期的庙底沟、大河村类型,出现了大量舌形或心形的石铲,磨制得比较平整光滑。在临汝大张村、郑州大河村等遗址,还出土一种大型、通体磨光的长条形石铲或有肩石铲。这一时期收割谷穗改用磨光的长方形石刀,有的还带穿孔。这些工具都比早期的半坡类型有所进步,生产效率也因此得到提高。
家畜饲养业比新石器时代早期也有一定进步,饲养的家畜有猪、狗和羊,马的骨头也有少量发现。鸡骨发现较多,可能已经驯化为家禽了。
采集和渔猎
仰韶文化时期,黄河中游各部落的采集和渔猎经济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根据考古发现的资料,当时的采集品中有榛子、栗子、松籽和朴树籽等,还有水中的螺蛳。其它如植物块根、鸟蛋、蜂蜜以及昆虫等,也是采集的对象,这些与过去没有多大区别。
各氏族营地附近,都有大小河流和比较宽阔的水域,水产十分丰富,利于捕捞活动。遗址中普遍发现了石、陶制网坠和骨制鱼钩、鱼叉等工具,说明当时氏族先民的捕捞方法既有网捕,也有垂钓和投叉击刺。许多遗址的彩绘陶器上都有鱼网的描画。半坡类型的彩陶盆内及其它一些彩陶器皿上常有鱼网纹和鱼纹,显然是长期捕捞活动的真实写照。
狩猎主要是男子从事的活动,一般集体围猎较大和较凶猛的野兽。半坡遗址出土的猎获物骨骼较多,有斑鹿、水鹿、竹鼠、野兔、狸、貉、獾、羚羊等等,有的遗址还出土了一些飞禽的骨骼。狩猎所用的工具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用骨、石、角磨制的箭头,有三角形、柳叶形、带翼和圆锥状等十多种不同的形式,都磨制得很锋利。还发现了较多石、角制的矛头和投掷用的石球。从这些遗物可知,当时的狩猎方法包括射击、投掷和集体围打等几种,鹿是狩猎的主要对象。
手工业
仰韶文化的手工业经济与农业、畜牧业经济一样,主要从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活动,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已普遍存在,商品经济的萌芽还没有产生。在各个部落里,氏族成员从事的生产劳动主要是以性别和年龄为分工的。手工业生产中的一些专业性技术,开始由氏族内部长期从事、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成员掌握,这些专业分工尚不十分明确和规范。当时的手工业生产,主要是制陶业和制石、制骨、制革、纺织、编织等。
仰韶文化的农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磨盘等,除此之外还有骨器。除农耕外仰韶文化的人显然还进行渔猎。在出土的文物中有骨制的鱼钩、鱼叉、箭头等。仰韶文化前期的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开始出现轮制的。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编织物印下来的纹路,由此可见仰韶文化有编织和织布的手工业。在发掘的动物骨头中除猎取的野生动物外还有大量狗和猪的骨格,羊比较少。
对仰韶文化墓地的发掘为对它的认识带来了许多贡献。墓地的随葬品和下葬的方式为当时的生活方 式、信仰、生活条件带来了许多启发。
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 当精致。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栗和黍。饲养家畜主要是猪,并有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各种水器、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红色,多用手制法,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器壁拍平制造。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也称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制陶业发达,较好地掌握了选用陶土、造型、装饰等工序。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装饰各种精美的纹饰。陶器种类有钵、盆、碗、细颈壶、小口尖底瓶、罐与粗陶瓮等。其彩陶器造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不少出土的彩陶器为艺术珍品,如水鸟啄鱼纹船形壶、人面纹彩陶盆、鱼蛙纹彩陶盆、鹳衔鱼纹彩陶缸等。陶塑艺术品也很精彩,有附饰在陶器上的各种动物塑像,如隼形饰、羊头器钮、鸟形盖把、人面头像、壁虎及鹰等,皆栩栩如生。在半坡等地的彩陶钵口沿黑宽带纹上,还发现有50多种刻划符号,可能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在濮阳西水坡又发现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虎形象。
中国的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这时的陶器是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红陶分细泥红陶和 夹砂红陶两种。主要原料是粘土,有的也掺杂少量砂粒。在仰韶陶器中,细泥彩陶具有独特造型,表面呈红色,表里磨光,还有美丽的图案,是当时最闻名的。细泥陶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考古上常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西安市半坡村发掘的彩陶盘也是属于仰韶文化的产品。
制陶业
仰韶文化的制陶业比较发达,制陶技术最能代表当时的手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从考古发现看,各部落都掌握了相当成熟的经验,包括选用陶土、塑坯造型、烧制火候等一系列技术和绘画、贴塑装饰的工艺。
不过,制坯还停留在手制阶段,不少小件器物仍采用直接捏塑的简易方法。仰韶文化中期以前,一般都采用泥条盘筑法制坯造型,后来出现了用慢轮修整口沿部分的技术。制陶的工匠能够在器物表面施加各种纹饰,有的用特制的模具拍打,有的用工具刻划,有的装饰主要是为了加固器体,有的则仅仅是为了美观。其中装饰作用最明显的是彩陶花纹。
仰韶文化各种类型遗址发现的彩陶花纹形式与风格互有区别,但也有它们的共同特点。早期以红地黑彩或紫彩为多,中期流行先涂绘白色或红色陶衣为地,再加绘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纹饰,有的黑彩还镶加白边,十分美丽。绘画所用的颜料、磨砚、研磨锤等工具,在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遗址的营地、墓葬中都有发现。从彩陶图案纹饰的痕迹分析,当时绘画已经使用毛笔一类较软的工具。
各地的居住营地中,有专门烧制陶器的窑场和作坊。已发现仰韶文化各时期的陶窑上百座,构造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以横穴窑最为常见。横穴窑是较原始的一种陶窑,由火膛、火道、窑箅和窑室四部分组成。其特点是火膛、火道与窑室作横向排列,窑室在火膛后方并略倾斜向上,两者通过两条或更多的火道相连。窑室底部为窑箅,上有箅孔(即火眼),火苗经过火道和火眼进入窑室。横穴窑还可依其火道和箅孔的长短、形状而细分为四种形式。至于竖穴窑,主要特点是火膛位于窑室的下部,两者基本相垂直。如在偃师汤泉沟所见的一座典型的竖穴窑,火膛中还立木柱以支撑上部有 7个火眼的窑箅。
仰韶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几种,也有一些泥质黑陶和夹砂灰陶器。半坡类型的陶器主要是夹砂陶罐、小口尖底瓶、钵和卷沿彩陶盆。器表多饰绳纹、线纹、锥刺纹、指甲纹和弦纹,彩绘图案是在钵的口沿外绘画一周紫色、红色宽带纹、盆的内外绘画人面、鱼、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纹和三角形、圆点组成的几何形图案。在圜底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二十多种不同的刻划符号,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庙底沟类型的陶器主要有曲腹碗、曲腹盆、小口尖底瓶、小口平底瓶、斜沿罐、釜、灶等,彩陶纹饰除象生性的蛙纹外,最富特征的是大量以圆点、曲线、涡纹、弧线、三角涡纹、方格纹组成的繁杂图案。西王村类型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存,彩陶已很少,出现了一批形制较小的泥质红陶平沿盆。后冈类型的陶器以红顶碗、钵、圜底罐形鼎居多,彩绘纹饰流行成组的平行短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
大河村类型的仰韶文化分为早晚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阶段的文化特点基本上与庙底沟类型一致,陶器种类与彩陶纹饰也大体相同,不过更多的彩陶施以淡黄或白色陶衣;这种类型的晚期文化堆积很典型,陶器主要有各式鼎、盆、钵、壶、瓮、罐、豆、甑、缸及大口尖底器,彩陶花纹有六角星纹、太阳纹、星月纹、网纹、~纹、X 纹等等。大河村类型发展到最后阶段,有许多因素与相邻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相同或相似,表现出向龙山文化过渡的同一趋势。
大司空村类型是在后岗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这时期的陶器以灰陶为主,红陶降于次要地位,代表器型的直口圆唇折腹盆、敞口浅腹盆、斜腹或折腹钵、碗、罐等,刻划与拍印纹饰与仰韶文化其它类型一致,彩陶风格如纹样则较为特殊,在暗褐色地上施黑、红二种色彩,花纹为弧线三角、曲线、波浪等,断续构成带状图案,其间并缀以叶纹、S 纹、同心圆纹、睫毛纹等。下王岗类型是仰韶文化早期阶段最南部的一个类型,分布于豫南唐河、白河流域和鄂北汉水中游一带,可能是裴李岗文化移民的后裔创造的一种古老文化。这种类型的陶器以泥质和夹砂红陶为主,种类包括罐形锥足鼎、钵、罐、盆等,有些器物与半坡类型的极为近似,鼎与长颈壶与裴李岗文化有一定渊源。这种类型的晚期阶段陶器种类增加,彩陶也以红地黑花或灰衣红彩居多,纹饰有条带纹、三角纹、斜十字纹、叶纹、涡纹和方格纹。
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各种类型的制陶业,在近二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非常稳定。总的趋势是泥质红陶和彩绘陶器逐渐减少,灰陶、黑陶的比重越来越大,最终发展到以黑陶为主的龙山文化时期。
石器制造业
仰韶文化的石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早期打制的多,使用直接打击法,制出的砍砸器和刮削器往往不加修整即行使用,比较粗糙。中期以后,磨制石器已明显占居主导地位,器形也有很大改进,数量大批增加。各类型遗址中出土的磨制石器,都是先打出初坯然后细致研磨成器的。与磨制相联系,切锯石材和穿孔的技术普遍使用,穿孔石斧在各遗址都有发现。穿孔主要使用钻穿,但往往先凿出浅窝再施钻,也有的是先磨出凹槽而后施钻的。穿孔石器是为了更好地装柄以制成复合工具,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仰韶文化内涵丰富,分布地域辽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很大,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依据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参照学术界传统看法,将仰韶文化划分为六区、五段、19个类型(或遗存):在仰韶文化区系中,关中豫西晋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已发现遗址约2000多处。自1921年发掘仰韶村开始至2000年,已开展80年的工作,发掘遗址最多,揭露面积最大,发现遗迹遗物最为丰富。区内有5个文化类型:零口二期遗存、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及西王村类型;甘青区位于仰韶文化分布的西区,已发现遗址1000处左右,主要分布在陇东地区。区内有3个文化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石岭下类型;豫中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东区,已发现仰韶文化遗址数百处。主要分布在郑洛一带。区内有4个文化类型:石固五期遗存、后岗类型、庙底沟类型、秦王寨类型;豫北冀中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东北区,发现遗址很少,约100处,其中豫北约30 ~ 40处、冀中南约50处左右。区内有4个文化类型:北福地一期甲类遗存、后岗类型、钓鱼台类型、大司空村类型;豫西南鄂西北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南区,已发现遗址较少,不足百处。区内有4个文化类型:大张庄遗存、下王岗类型、八里岗类型、赵湾类型;陕晋冀蒙长城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北区,已发现遗址较少,约100多处。区内有3个文化类型:石虎山遗存、王墓山类型、海生不浪类型。
典型类型举例:
半坡类型
代表: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
器型:圆底或平底的盆、小口长颈大腹壶、圆唇直口鼓腹罐
风格:朴实厚重 彩绘纹样:动物纹(人面纹、鱼纹、 鱼鸟结合纹、 鹿纹) 几何纹 (写实纹饰-抽象几何纹)编织纹
作品:1、人面鱼纹彩陶盆
这件陶盆上画有人面,人面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珥两蛇”的说法以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
鹿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盆 鱼鸟纹细颈瓶
2、彩陶船形壶
这件陶钵的底部有布纹印痕,是制陶时把未干陶坯放在麻布上衬垫所致。
庙底沟类型
代表:河南陕县庙底沟和陕西华县泉护村出土的彩陶器型: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
风格: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
彩绘纹样:纹样多为两端相交组成的新月形、叶形、花瓣形纹(植物纹),以及弧线与直线相交而构成的三角形纹(几何纹),还有少量的动物纹和编织纹。
代表作品:彩陶花瓣纹盆、勾叶纹彩陶盆、植物纹彩陶盆、鱼鸟纹彩陶盆、彩陶鲵鱼纹瓶、漩涡纹曲腹盆、鹳鱼石斧缸。
如何起垄种植蔬菜
大棚蔬菜“调沟起垄”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规划。当前多数大棚的一间宽度约3.6米,以每间种植5-6沟蔬菜为宜。
2.测量。使用卷尺,从每间的立柱位置开始画线测量,两线之间宽度均为60厘米或72厘米,即为行距,并将相邻两间立柱处划为种植行。
3.开沟覆土。使用大镢等工具进行开沟覆土。把握原则为,种植行与操作行相间,凡是种植行,开沟覆土时,从规划线处一律向其外侧覆土便形成“大小沟”。
4.平整。待开沟覆土之后,用耙将操作行、种植行分别整平,使得垄高25—30厘米即可。以后,蔬菜定植时,将其栽植在半垄处为宜。
如何种植蔬菜蔬菜种植方法
准备工作
1、
整理一块不会长期潮溼,排水良好的陆地。为了日后灌溉方便,最好也要接近水源或有水管可以到达。
2、 选择适合当时天气的蔬菜种类,例如:夏天炎热天气中,杏菜及空心菜很适合。
3、 注意所选蔬菜的成长日期、收割时间是否符合需求。
4、 工具:可以挖土或翻土的锄头或铲子;可以拨土的耙子。
种子或苗种
1、
通常在专业的种子行购买种子或苗种会较便宜。
2、 如果是在园艺店或卖场所购买的种子,其包装纸上都会有种植时间的指导。
注意:上头的指示未必适合您的种植区的气候!有些包装甚至是从日本进口的其所指之种植时间当然不适用于本地。
播种
1、
先将土翻好,让土晒晒太阳。
2、 撒下种子前将翻好的土整平,并将太大的土块敲碎,使其土块直径约小于5公分,但也不要太细。
整好的土不要再踩在上头,以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
3、 将种子撒在土让上头,不要太密,以免妨碍日后成长。
4、 撒好种子后,用耙子轻轻的将土拨动,让种子可以被土轻轻的覆盖,也可防止麻雀来啄食种子。
5、 浇水
栽种
1、
有些种类的蔬菜(例如:西洋莴苣、黄秋葵等)必须间隔很大,因此在撒下种子后,幼苗长高至约10公分时,必须移植到较宽阔的土地上。
2、 也有些种类的蔬菜很难撒种发芽,可以直接购买苗栽回来栽种,例如茄子。
3、 依照播种时的整土方法,将土让整理好,有些种类的蔬菜则必须先将土整理成垄起或沟状。
4、 种植时不要太深,以可以覆盖其根部为原则。
5、 浇水
灌溉
1、
可用洒水的方式,但不要用很强的水柱冲刷土壤或植株,可接上莲蓬头状的洒水器。
此法可以让蔬菜的叶子同时洗去尘垢,也较节省水,但较不持久,所以要比淹没法次数多。
2、 也可用淹没的方式,引水将所有土壤淹没后,并立即让水退去。其目的是要让所有土壤充分潮溼。
一般种植较多时可用此法,以确保所有土壤都能同时浇溼。
3、 多久灌溉一次?要视天气与土质而定。
在炎热的天气中,若是洒水的方式可以2-3天洒水一次;淹没的方式则5-7天。冬天则分别为5-6天及7-10天。
施肥
1、
可以施用化学肥及有机肥。
2、 施用化学肥较便宜,效果短,迅速见效,但容易因为施用过量而造成植株受伤。施用时尤其不能让肥料黏附在叶面上,否则极容易造成叶面受伤。
3、 施用有机肥效果长,也较不会造成植株受伤。
可以在种植前翻土时,将有机肥料混在土壤中。
4、 也可利用自制的堆肥混入土壤中,既经济且可以改善土质。
除草
1、
在蔬菜园里很容易滋生杂草,要将杂草拔除,才不会和蔬菜夺取养分
2、 拔除杂草时,要注意有些杂草已经长出种子且已成熟,尽可能不要让这些种子又掉落在菜园中,而且也不要把这些有种子的杂草拿来制作堆肥。
病虫害
1、
种植时要慎选蔬菜种类及时机才能减少喷药。
2、 9、10月种鹅菜、格林、芥菜天气因素非常良好,不需喷药。
3、 12-2月牙虫、毛毛虫多,尤其是格林、白菜、芥菜、青江菜、包心菜等
4、 有些蔬菜天生就不容易遭受虫害,像鹅菜、莴苣、空心菜等有白色乳汁的菜类。
5、 若有足够时间,而且种植数量不大,可以用手将毛毛虫抓起来,通常在清晨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毛毛虫正努力地啃食蔬菜。
6、 若非得已一定要用农药,最好到农药行问清楚用量及使用方法,并注意喷药时的措施及喷药后的安全期间。
7、 并非每一种病虫害都是毛毛虫所引起,有些是病菌所引起,若有这类的情形,可以摘取受虫害的叶子到专业的农药行询问(有些农会有附设农药行),并要将拔除的有病植株隔离,不要用来堆肥。
收割
1、
一般蔬菜收割时是用刀子从根和叶之间切除,不能离根太远,会造成叶子脱落,也不要保留太多根部,这样下锅前就不需再切一次。
2、 收割之后要将土留在土里的根部拔除,并将土壤翻松,让太阳照射几日,有利于下一次播种。
3、 有些蔬菜可以收割多次,例如:番薯叶、龙须菜、黑迪仔、九层塔,可别一次收割之后就将它连根拔除了。
室内如何种植蔬菜要注意温度和光照
家庭如何种植蔬菜自己在家的话,面积小的可以种阳台蔬菜,用水培管;面积大的,比如有个屋顶什么的,可以考虑买些培养土,和大点的培养箱,然后用调蔓的方法种植蔬菜,蔬菜的种类很多,关键看你家地方有多大了
如何科学种植蔬菜?一、阳台种菜讲究一种健康的生活,平时从农贸市场,超市买的一些蔬菜难免存在一些农药和化肥,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一种危害,而阳台种菜一般不使用农药和化肥,而是采用自已平时生活中常用到的淘米水、果皮、厨房残杂等材料沤制成蔬菜所需的有机肥料,这样吃到的是一种健康无污染的食品。
二、菜市场的蔬菜往往是经过长距离运输后才周转到消费者手上,鲜度有限。放在冻箱储存的蔬菜不仅会产生有害物质,而且会发生营养素的损失。自已亲手在阳台上种植的蔬菜不仅新鲜,而且可随时采摘,随时食用,所含营养成份更高。
三、在阳台种植蔬菜过程中不仅起到了观赏、食用的作用,还具备净化室内空气、分解室内有害物质、吸收室内甲醛,调节了空气溼度,让室内环境变的更舒适。
四、阳台种菜提倡环保、低碳生活,在我们这个钢筋混泥土的城市,空气质量受到了来自汽车尾气,空调热气的污染,如果大家在家里种植绿色蔬菜,不仅对提高空气质量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减少了一氧化碳的排放,让我们每天都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五、阳台种菜可以缓解上班族工作上的压力,放松心情,下班后回到家,与家人一起享受田园生活带来的乐趣。
六、对于有小孩的家庭可以通过阳台种菜让孩子们了解大自然,了解植物生长的生物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责任感和爱心。
自家如何种植蔬菜
您好?当今大多数都是与家庭为单位种植蔬菜,对于施肥来说,您可以向当地的土肥管理部门或厂家咨询,我是普通农民只知道一点点皮毛,在这里就不说了。我在网上找到一篇文章,有时间您看一下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供您参考:菜田土壤改良方案土壤是蔬菜优质高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旦土壤结构、土壤耕作层遭到破坏,土壤恶化,种植蔬菜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仅蔬菜难以获得高产,而且会降低棚室的使用寿命。现阶段许多菜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都开始注意了,也开始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而对土壤恶化现象没有足够的重视。由此可以肯定,即使管理技术再高,病虫害防治再及时,但失去了土壤这个基础保障,棚室蔬菜仍然难以获取高产高效。因此说,只有重视土壤的保护,避免土壤恶化,棚室蔬菜才能高产高效,蔬菜棚室才能可持续利用。土壤恶化主要体现在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微量元素缺乏,土壤菌群失调,土壤结构破坏等方面。一、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在我们大部分的菜区,都存在长期大量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的现象,不但底肥化肥使用量大,而且追肥也是大量使用,甚至有的菜农只要浇水,肯定往地里面追肥,从来不会浇空水,这样就使的土壤团粒结构破坏严重,透气性降低,从而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板结对蔬菜的危害一是根系下扎困难,扎不下去;二是即使根系能扎下去,也会因土壤含氧量过低,根系得不到呼吸,出现沤根的现象。同时大量化肥的使用更加重了土壤的盐渍化,土壤盐害有轻重之分,初期地面有清霜而后发展到绿皮“青苔”,棚室内蔬菜尚为正常;中度时地面出现许多块状的红色胶状物,干后变为“红霜”,棚室内蔬菜生长到中期出现点片萎蔫;土壤盐分过重时地面出现白色结晶“盐霜”,棚室内蔬菜定植后根系特别少,后期死秧加重。解决措施:目前解决土壤板结和盐渍化最好的措施是使用汽巴松土精,每亩地1公斤,使用时将松土精兑20斤细沙撒施到蔬菜的根部附近,然后浇水即可。松土精的使用次数根据棚室种植蔬菜年数,4年以下棚室,每个生长季节使用一次即可;4年以上棚室每个生长季节需要使用二次。使用松土精后,通过松土精的物理作用,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透气,促进蔬菜根系下扎,这样才能保证蔬菜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达到“根深叶茂”的目的。二、土壤菌群失调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特别多,也就是咱们菜农们说的生物菌。正常来说,这些生物菌有一部分是有益菌,在土壤中起比较好的作用,改良根系生长的环境;还有一部分菌属于有害菌,包括病原菌和一些减产菌等,这些菌会引起许多的土传病害,轻的造成死秧、死苗,严重的直接导致减产。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土壤中病菌的数量越来越多,而有益菌是咱们菜农不知道补充的,这就导致了土壤菌群的失调,即土壤中病原菌太多了,有益菌太少了。也是为什么同样的种植管理水平,老棚室的产量没有新棚室产量高的原因。而且咱们菜农朋友们也都知道了菜田种几年之后地里病菌多了,但怎么解决却没有法,只是在蔬菜种植前,往地里面撒施点多菌灵、甲托或是敌克松之类的杀菌剂,来解决解决心理问题,但改变不了实质性的问题。解决措施:要想解决土壤菌群失调的问题,单靠使用杀菌剂来杀死土壤里面病菌的法是行不通的,只能想法补充土壤里面有益菌的数量,使土壤当中的有益菌和有害菌重新达到一个平衡,就不会影响蔬菜的长势了。目前补充土壤有益菌最好的法有两种:一是使用益微增产菌,每亩使用500克+550克助剂(助剂的目的是养菌),兑土60—80斤,根据地块情况,一个生长季节使用1—2次,第一次在定植时撒在定植沟或定植穴里穴施或沟施,第二次在生长中期撒在蔬菜根部附近浇小水冲施;二是使用荷兰科伯特生产的特锐菌剂,灌根处理,每1000棵苗用特锐菌剂30克,每个生长季节使用2次,也能很好的解决重茬问题。三、微量元素缺乏连作是蔬菜种植的普遍现象,然而连年种植蔬菜容易造成土壤养分的偏耗,特别是硼、锌、铁等微量元素,而生产中咱们菜农只知道往地里面施氮磷钾肥,没有使用微量元素的习惯,就是用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往往花了钱起不到理想的效果,很多是无效的,因此菜田得不到及时补充,致使土壤中微量元素日渐减少,由此引发的缺素症越来越严重,这些生理性的缺素症也大大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发育,产量减少、品质下降。解决措施:由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特别低,所以补充起来特别难。一是要选对产品,二是选好使用时间,三是掌握用量。底施或追施汽巴硼锌肥+瑞绿+瑞培钙。汽巴硼锌肥补硼补锌,每亩用量为150—300克;瑞绿补铁,每亩地用量50克;瑞培钙补钙,每亩用量200克。可均匀搅拌到其它肥料 *** 同施入。四、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危害:土壤团粒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标志著土壤肥力的水平和利用价值。但这种结构特别的不稳定,无论是浇水还是施肥,都会造成团粒结构的破坏。尤其是不合理的浇水,次数多、水量大,不但更加重了土壤结构破坏,还会使地温下降、棚室内溼度上升,从而也加重了病害的发生。解决措施:要降低浇水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只有减少浇水次数,可以在蔬菜定植时每亩穴施阿可吸300—400克,利用阿可吸保水的特性可以大大的降低浇水次数,减少对土壤的破坏,还能降低棚室内的溼度。总之,土壤改良是一个系统性的措施,必须综合起来共同应用,这样才能让咱们的土壤达到最佳状态,给我们的蔬菜创造一个良好的根部生长环境,达到健康栽培的目的。谢谢您的提问
在家如何种植蔬菜看你什么条件,如果是住顶楼
上面有露台,那就是在上面放泡沫箱种植
如果不是顶楼,就只能把泡沫箱放在南面阳台上
阳光不是那么好,蔬菜生长也不会有露台那么好
找一些腐叶土,加一些红土和沙子,拌匀以后就可以
买一些种子播种,或者是买一些小苗移栽,都可以
大棚种植蔬菜销售蔬菜如何做帐大棚种植蔬菜,销售蔬菜的做账方式如下:
购买种子时:
借:原材料-种子
贷:银行存款等
蔬菜成熟后:
借:库存商品-蔬菜
贷:原材料-种子
销售蔬菜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蔬菜
家庭阳台如何种植蔬菜用托盘或泡沫箱 在底部平铺经过浸种的种子,然后保持溼度 种子一般发芽后见光,约一周就可以食用 也可以再底部铺一些疏松的土壤,在撒上种子,保持溼度
1,土,是有肥料的那种土
2,种子
3,容器,一个泡沫箱子
4,先催芽
5,入土
6,浇水
过些时间就可看到苗了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