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了解栀子的功效情况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3:06:26
字号:

栀子是属于中药材的一种了,也是现在我们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比较熟悉的了,我们是可以通过服用栀子来起到养生作用的,这对我们的健康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具体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帮你了解栀子的功效情况

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是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大家治疗多种疾病的了,这对我们的健康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了,特别是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所以说如果您患有这些疾病的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辅助治疗。不过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使用这样的药物,这是因为栀子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所以我们就需要对栀子的用法有了解才行了,首先要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碾碎就可以了。

而且栀子是非常适合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问题的了,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清热解毒,而且栀子能泻火泄热而除烦。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栀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可用本品配黄连等泻火而清邪热。

 同时栀子还可以用于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肿痛和疮疡肿毒等症。山栀又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治血热妄行,常与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这样用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了哦,是大家不能错过的好选择哦。

上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了栀子的情况,可以发现栀子是非常好的了,我们服用栀子是可以很好的促进人体健康的了,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了,我们经常的去服用栀子,可以很好的促进人体健康,同时解决多种不适的情况,大家不要错过。

中药学知识:清热药·栀子

 中药材栀子大家都知道吗,是一种药材,也是一种可以吃的食材,它的保健功效还是很强大的,很多人对栀子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它对于保健来说起到很好的效果。栀子有怎样的临床应用和好处你知道吗,下面就来具体的介绍相关的内容。

  1、泻火除烦

 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栀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栀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栀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的作用,而且也可以缓解高热导致的烦躁,便秘等问题,对于缓解心神不宁有好处。

  2、凉血止血

 用于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肿痛和疮疡肿毒等症。山栀又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治血热妄行,常与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栀子对于出现的上火眼睛疼痛有改善的作用,和菊花或者是决明子一起搭配,还能治疗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

  3、泄热利湿

 本品又能泄热利湿,可用于湿热郁颉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等症,常与黄柏、茵陈蒿等同用。又用生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服,有消肿活络的作用,栀子对于出现的跌打损伤的情况有改善的作用,还能有止痛的效果,用栀子可以有效的治疗肌肉和肌腱损伤的情况,对于通经活络有好处。

 栀子有什么样的临床应用和好处?上面都介绍了相关的内容,栀子是一种药材,可以和很多的中药材相互配伍,得到保健养生的作用和目的,对于调理体质,通经活络有一定的好处,还能有止血凉性的效果,具有解毒的效果。

 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为帮助同学们认识更多栀子的'药学知识,yjbys特为大家整理清热药?栀子的药学知识如下:

 来源

 《神农本草经》

 别名

 山栀子、枝子、黄栀子、木丹

 英文学名

 Fructus Gardeniae

 处方用名

 炒山栀、焦山栀、黑山栀(炒至外皮呈黑色,用于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生山栀(生用,清热泻火之力较强)

 药用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产于长江以南各省。9-11月果实成熟显红**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

 1.泻火除烦:热病心烦(越鞠丸,栀子豉汤,丹栀逍遥散);高热烦躁(清瘟败毒饮、黄连解毒汤)。

 2.清热利湿:湿热黄疸;小便短赤(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热淋(八正散);血淋(小蓟饮子)。

 3.凉血解毒:血热出血(十灰散);痈肿疮毒。

 4.外用消肿止痛:外用治扭挫伤。

 临床应用

 1.热病心烦。本品苦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可与淡豆豉同用,如栀子豉汤(《伤寒论》);若配黄芩、黄连、黄柏等,可用治热病火毒炽盛,三焦俱热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2.湿热黄疸。本品有清利下焦肝胆湿热之功效,可用治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小便短赤者,常配茵陈、大黄等药用,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或配黄柏用,如栀子柏皮汤(《金匮要略》)。

 3.淋证涩痛。本品善清利下焦湿热而通淋,清热凉血以止血,故可治血淋涩痛或热淋证,常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药用,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4.血热吐衄。本品功能清热凉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常配白茅根、大黄、侧柏叶等药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本品若配黄芩、黄连、黄柏用,可治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5.目赤肿痛。本品清泻三焦热邪,可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用,如栀子汤(《外台秘要》)。

 6.热毒疮疡。本品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可用治火毒疮疡、红肿热痛者,常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用;或配白芷以助消肿,如缩毒散(《普济方》)。

 7.扭挫伤痛。本品外用消肿止痛,用治扭挫伤痛,可用生栀子粉与黄酒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焦栀子功专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一般用量与用法

 煎服,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鉴别用药

 栀子入药,除果实全体入药外,还有果皮、种子分开用者。栀子皮(果皮)偏于达表而去肌肤之热;栀子仁(种子)偏于走里而清内热。生栀子走气分而清热泻火,焦栀子入血分而凉血止血。

 按语

 1.栀子,一名山栀,轻清上行,能泻肺火,去肌表热,在外感热病、表里有热之际,能起双解的作用;本品苦寒泄降,又能泄三焦火,凉血清心热,可用于热病心烦;血热妄行及热淋尿血等症。故山栀既能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至于泄热利湿,可用治黄疸,也是它的特长。

 2.本品配黄芩,能泻肺火;再加淡豆豉,能双解表里之热,配以黄芩,能泻三焦火、清心热;配以生地、丹皮,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吐衄尿血;配以黄柏、茵陈,能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

 3.过去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山栀皮去肌表热、山栀仁清心热的用法,现在上海地区已予简化,均用整个栀子,不再分栀皮、栀仁。

 方剂举例

 栀子大黄汤《金匮要略》:栀子、大黄、枳实、豆豉。治酒疸,心中懊憹或热痛。

 文献摘录

 1.《神农本草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齄鼻,白癞赤癞疮疡。?

 2.《本草正》:?栀子,若用佐使,治有不同。加茵陈除湿热黄疸,加豆豉除心火烦躁,加厚朴、枳实可除烦满,加生姜、陈皮可除呕秽,同元胡破热滞瘀血腹痛。?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异栀子苷、去羟栀子苷、栀子酮苷、山栀子苷、京尼平苷酸及黄酮类栀子素、三萜类化合物藏红花素和藏红花酸、熊果酸等。

 2.药理作用:栀子提取物对结扎总胆管动物的GOT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栀子及其所含环烯醚萜有利胆作用;其提取物及藏红花苷、藏红花酸、格尼泊素等可使胆汁分泌量增加;栀子及其提取物有利胰及降胰酶作用,京尼平苷降低胰淀粉酶的作用最显著;栀子煎剂及醇提取物有降压作用,其所含成分藏红花酸有减少动脉硬化发生率的作用;栀子的醇提取物有镇静作用;本品对金**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其水浸液在体外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用栀子研为细末,鸡蛋清、面粉、白酒适量,共调成糊状,贴扭伤部位,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300例,经1次治疗痊愈者298例(四川中医,1988,2:44);用栀子40?60g,煎汤顿服,治疗羊踯躅中毒3例,均获痊愈(四川中医,1983,4:56);用由栀子、柴胡、大黄、败酱草、丹参等药组成的柴栀通瘀汤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7例,取得满意疗效〔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59)〕。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4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