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随着大家养生意识的增强,很多人会选择中药材日常调理自己。但由于中药材属于非标准产品,同一个品类可能有不同的产地,不同的产地药效成分又不一样,所以普通民众难于辨别药材质量的好坏。
那怎样才能辨别药材好坏?下面给大家介绍4种常见方法
一、眼看:主要观察药材的外形、大小、色泽、粗细、断面的纹理等方面。每一种药材都有一定的外形特征,如川芎的根茎为不整齐的结节状团块,何首乌横断面是“云锦花纹”;通过对药材表面颜色的观察,可以分辨出药材的产地和质量的好坏。比如西洋参和生晒参外观相似,所以存在生晒参充西洋参或者掺在西洋参里卖的现象。仔细看,西洋参的密度较大,纹理细,横纹比较多,参味更浓,含在嘴里回甘的时间更长,而生晒参的切片可以看出质地较疏松,每片切片中间的空隙比较多;
二、手摸:主要体验药材质地轻重、坚实、松软、老嫩、滑涩等,仔细摩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现真假。如海马、冬虫夏草等药材可能会被不法分子通过灌沙、加铁丝等增加重量,可用手掂量,看药材是否重量异常;
三、鼻子嗅、口尝:主要体会药材的气味,如麝香气香窜而持久;当归、独活外形相似,但当归味甜而微苦,独活微苦而麻辣;用猪皮、牛皮等制成的“阿胶”,表面多数有小孔,有些还有臭胶味,气温高时会软化;
四、泡:此法可辨别用淀粉制造或经染色的伪品,比如用淀粉粘上鹿皮伪造出的“鹿茸”,一经浸泡就会自然散开。
答主:张晓东
生活舱,每次都是新认知,邀你关注微信公众号营销航班
栽培品种的退化,种子种苗的提纯复壮和优良种品选育工作滞后,造成中药材的质量不稳定:栽培品种经几年种植后,会出现产量、有效成分含量、抗病性能下降等种质退化现象,导致中药材生产产量低、质量不稳定、药材品质低劣。
由于大多数药用植物引种栽培历史较短,因此保留着许多野生性状,目前栽培的中药材种质混杂,表现为种内变异的多样性。种子种苗的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选育工作不及时,是造成中药材质量极不稳定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