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区
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成市,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1、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
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00毫米-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0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单丛茶产自于广东省潮州市的凤凰镇,是地方上赫赫有名的名茶,种植历史已经有900多年了。凤凰单丛茶,为一种半发酵乌龙茶,经过传统工艺制作,有形美、色脆、味甘、香郁等特点;初泡茶汤色泽橙黄,精制茶汤色泽金黄,滋味鲜爽醇厚,很受消费者的喜爱。
1
潮州市在广东省的东部,面积广泛,地势为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凤凰山的茶园面积哟8000多公顷,是一个全省闻名的茶叶专业镇,全市有140多个茶叶专业存,年产茶量高。
凤凰镇在潮州市区北部,凤凰之中,有多个镇、林场都有种植生产茶叶,其实以北部山区,中部平原腹地为主的,面积6万亩的生产基地,年产茶叶将近1万多吨。
单丛茶,指的也就是产自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镇所产的单丛茶,因历史上有单株茶树鲜叶采摘乌龙茶单制法的习惯,所以每一株单丛茶制成的乌龙茶风格不同,丛而形成了单丛茶。后来随着白叶单丛品种的选育、推广,使单丛茶的产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大家便也把单丛茶简称为是“单丛”茶。
凤凰山之乌岽山,山顶有高10多米,面积1亩多,树龄在600年的宋茶树王。凤凰单丛茶,是从国家级良种凤凰水仙群体中选育出来的优异单株,成品茶品质有多种自然花香79种、天然果香12种,其他清香型16种。用这些优异单株鲜叶制成的茶,比如黄枝香、芝兰香、桂花香等,又是茶树的名称,又是成品茶的茶名,做出来的成品单丛茶,茶叶翠绿,茶叶苦涩底,以“形美、色脆、香郁、味甘”四绝而著称。
凤凰单丛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直肥硕,色泽黄褐,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郁、甘醇、爽口,汤色清澈,叶底青绿镶红,非常耐泡,一泡茶叶可冲泡20次左右,仍可留香,口感醇厚,喝后喉咙回甘,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