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村位于塘头镇西边,距塘头3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共2345人,全村以种植业为主,以打造万亩蔬菜大坝为特色产业。
--人口总数:2345人农业人口:2336人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土家,仡佬,蒙古发展口号:打造芭蕉核心蔬菜示范区
--所辖村:10个村民小组生产总值:4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无公害蔬菜
芭蕉村与青杠坝村、江口村、关中坝村、街子村、蜂桶槽村、下寨村、坪先村、太平村、桃山村、风清村、卢山村、穿硐村、铜古坨村、小溪河村相邻。
芭蕉村附近有思唐古建筑群、乌江腾龙峡、郝家湾、思南温泉石林旅游景区、思南石林等旅游景点,有思南斗笠、思南塘头斗笠、思南黄牛、思南土家香肠、思南花甜粑等特产。
下寨村位于哪里
虎_金针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虎_金针菜,广东省海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主产于该县虎_村而得名。其品.质独特、口感上乘。锌含量比同类产品高109%,蛋白质高35%,维生素C高100%。虎_金针菜营养极为丰富,它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它不但外观好,而且品质靓、口感好,具有健胃消食、养心解忧等功效。先后被中国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在“千村千品”富农工程暨台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品展会上被评为“优质农产品”;在全国1000多个专业合作社数百个农产品评选中获“2008年中国具有影响力全作社产品品牌”;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虎_金针菜之名始于虎_村的石莲庵。石莲庵建于元代,因庵庙行者贯以金针菜为斋菜素食,故庵庙行者便在石莲庵周边的田园上开始种植金针菜,用于庵庙的自给自足;百姓中也有于初一、十五,或逢年过节、神诞以金针菜为食素斋菜的习俗,虎_金针菜由此而扬名。随着虎_金针菜的名气越来越大,栽种金针菜的人也越来越多,并从原来的虎_村逐步扩大到周边的下寨、石山、松林、双河、双圳、双新6个村。这些村庄的土壤母质同源,水源同系,地处环境小气候相似,故种植的金针菜产品品质类似。虎_金针菜的种植生产经久不衰。进入21世纪,金针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亩产量大幅提高,价格一路飙升。同时,黄羌虎_金针菜专业合作社根据生产需要改进技术,建设由杀青、干燥、包装的机械化生产线,其中一条利用太阳能烘干的生产线,确保雨水季节金针菜干燥生产和产品优质,使其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2010年,黄羌镇虎_、下寨、石山、松林、双河、双圳、双新7个村生产的虎_金针菜,种植面积已由原来的500亩发展到2000多亩,干品总产量约226吨,总产值约为人民币1808万元,每亩产值约0.9万元,每亩纯收益超过0.6万元,成为海丰著名的土特产和拳头产品,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产地范围
虎_金针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东省海丰县虎_村、下寨村、石山村、松林村、双河村、双圳村、双新村7个村所辖行政区域。.
下寨村位于坑口镇北部,距离县城26公里,距离坑口墟镇5公里,下辖有2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18户,总人口2483人,是一个革命老区村。
近年来,下寨村充分利用下寨村资源优势,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发展种植尾叶桉。尾叶桉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下寨村注重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改善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广大村民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干群合力,以卫生村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级卫生村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已成功创建16条省级卫生村,全面推进整村卫生村建设计划于2010年完成,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
下寨村与丰木村、塘村村、大同村、坑洞村、大汕村、上林村、古兴村、赤水村、禾仓村、狮村村、坑口社区、上带村相邻。
2020年8月24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首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名单,下寨村榜上有名(南药)。
2019年9月24日,下寨村上榜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
下寨炮楼
下寨炮楼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下寨村委会下寨村南边。建于民国时期。坐北向南,砖木结构,面阔15.62米,进深10.38米,占地面积162平方米。高二层,泥砖墙,墙体厚0.5米;青砖门框
下寨村附近有下寨炮楼、广宁县第二十五区农民协会旧址、上林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角革命烈士墓、竹海大观等旅游景点,有广绿玉、竹林鸡、广宁番薯干、有机沙糖桔、广宁竹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