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和稗子在表达爱情上的区别:
稗子是生长于稻田中的杂草,是一种外形与稻子相似,而与稻子完全不同的植物。农民总是在劳作时拔掉稗子,把稻子留下。诗人余秀华以稗子自比,将所爱之人比作是稻子,把爱中的自己摆在了一个很低的位置。
这也许和余秀华曲折的经历有关。被称之为”脑瘫诗人“的她,从小就与旁人不一样也无法一样,但是从“巴巴地活着”“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等又不难看出,诗人所传达出的沉静和隐隐属于自己的世界。
而在诗歌中,“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与稗子的区别”,将植物与稗子对立,将庄稼与稗子对立。
扩展资料:
余秀华的诗歌中有许多爱情诗。她的诗歌充溢着爱的躁动与呼唤、爱的幻灭与实现等复杂的意蕴,爱情与其说是其诗歌的主题,不如说是引发诗人对存在、真理、死亡等形而上问题进行本体追问的核心命题。
她说:“当我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像一棵稗子,始终无法把内心的自卑驱散,从前到现在,可能到未来,都会是这样的状况。”
“一棵稗子不会因为被拉到聚光灯下,就变成稻子,因为稻子就是稻子,稗子就是稗子。不论它的光照、水分、温度如何变化,它的本质都不会改变。我想这就是稗子的命运。因为你是一个稗子,无论你如何小心翼翼、如何尽心尽意,你都会面临被拔出来的命运。”
关于稻子和稗子的诗句,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爱情观和生活观,也说明了作者卑微的生活态度。因为稗子是农田里的杂草,因此看起来是它最美丽的时间,确是要被除掉的时候,也表明了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也会像稗子一样提心吊胆担心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禾苗和稗草的区别
稗子是生长于稻田中的杂草,农民总是在劳作时拔掉稗子,把稻子留下。余秀华以稗子自比,将所爱之人比作是稻子,把爱中的自己摆在了一个很低的位置,稗子是卑微的,稻子则是光明正大的,值得被爱。
一棵稗子不会因为被拉到聚光灯下,就变成稻子,因为稻子就是稻子,稗子就是稗子。不论它的光照、水分、温度如何变化,它的本质都不会改变。这就是稗子的命运。因为是一个稗子,无论自己如何小心翼翼、如何尽心尽意,都会面临被拔出来的命运。
扩展资料
很多人不太明白,种庄稼人的才会清楚,稻子和稗子在地里同时生长,区别不大,只能从叶片的宽窄深浅来辩别,但稗子是要除掉的,打除稗药,扯稗。
稗子生命力强,除掉的稗子抛在田埂,还要切断根才停止生长。春天是美好的,稗子却时刻有剥夺生命的可能而"提心吊胆”。
耶稣用稗子设过比喻:“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子在田里。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好种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
1、属性不同:稗草和水稻都是禾本科植物,但是,稗草是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水稻是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2、叶子不同:不同的植物,它还是有区别的,只是有的不是很明显,有的就特别的明星。稗草的叶子绿色,较水稻深,叶脉白色,叶子比较光滑无毛,无叶舌、叶耳。水稻的叶片及叶脉颜色全为绿色,叶子比较粗糙,有叶舌、叶耳,在叶耳骨节上长有细细的绒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