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湛江的水土不养人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8:48:13
字号:

湛江的水土并不是不养人,实际上湛江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富的地区。湛江地处南海之滨,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境内山川、水域、森林等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是一个适宜农业、渔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地区。湛江的农业产业以种植水稻、油茶、水果、蔬菜等为主,其中以水稻种植最为广泛;而渔业则是湛江的传统产业之一,境内的沿海地区是一个优秀的渔场,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此外,湛江还是一个产矿大市,盛产铝、锌、铜、铅、锡、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湛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广东省属于中等水平,但是在全国属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因此,湛江的水土并不是不养人,而是需要综合因素来考虑,包括地理、气候、资源、经济等方面。

为什么湛江的水土不养人

盐碱地种出的海水稻,口感难吃却越种越多,国家大力发展的原因是海水稻可以改善我国的耕地土壤。

有专家进行过测算,一块盐碱地如果连续种植15年海水稻,那么它的盐碱浓度能降到0.3%以下,这个盐碱浓度已经和普通稻田没什么两样了。

盐碱地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重大难题,焦裕禄所在的兰考县就是因为黄河泛滥之后,在土里留下了大量的盐碱,之后土地上寸草不生,庄稼没法种植人口大量流失。焦裕禄为兰考县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引入了泡桐树,这种树可以改善土壤的盐碱浓度,海水稻的作用就和泡桐树一样,不过它的优势更加明显。

泡桐树的生长速度没有海水稻快,对土壤盐碱浓度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2022年4月份,我国已经有18个海水稻品种走向海外,它们通过了其他国家农业部的测试,就连阿富汗的戈壁中都种上了中国海水稻。

海水稻发展历史介绍:

国外最早开展耐盐水稻品种筛选和培育工作的是斯里兰卡,并于1939年培育出世界上第1个抗盐水稻品种Pokkali。印度于1944—1945年制定了耐盐水稻的杂交育种计划。此后,巴西、日本、比利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开展了水稻的耐盐性研究。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于1975年实施了“国际水稻耐盐观察圃计划”,一些耐盐品系在轻盐渍化土壤(电导率4.2~7.7 mmhos/cm)上种植,产量比不耐盐品系增加1.5 t/hm2。

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开展水稻耐盐碱新品种选育工作较早,利用沿海地理位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辽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开展耐盐碱水稻研究,在中国江河入海口发现野生耐盐碱水稻不在少数,如在太湖流域发现韭菜黄、老黄稻等,广东湛江入海口发现“海稻86”等。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27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