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种植蔬菜最易发生的四大病害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8:44:34
字号:

入冬后,气温逐渐下降,眼看就要进入到冬季了,这时种植蔬菜,常常会因为低温对蔬菜生产有所不利,极易通风时间减少造成棚室四度增加,为病害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条件。

冬季种植蔬菜最易发生的四大病害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冬季种植蔬菜最易发生的四种病害一起来看看吧。

1、叶斑病

又叫褐斑病、小黄点,近年来在黄瓜栽培中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尤其是在冬季时,极易形成高温低温环境,为其病原菌繁殖、侵染创造有利条件。

此病主要危害也不,发病是首先从中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下扩展,在挂瓜量较大时发生最为严重。

常见症状是在叶片上产生黄褐色斑点,因为田间湿度不同,病斑的大小差异可分为小型斑、大型斑以及角状斑。

此病可以用啶酰菌胺、苯甲咪鲜胺、氟菌肟菌酯、氟菌戊唑醇、康普森凯斑等药剂防治。

2、灰霉病

灰霉病是低温时发生最为严重一种病害,而且寄主范围极为广泛,可以侵染番茄、茄子、黄瓜、西葫芦、韭菜等400种作物,而随着气温降低,很多地区蔬菜都出现了灰霉病,它主要侵染植株花、果、叶、茎等部位,多从柱头或者花瓣开始侵染,逐渐向果实蔓延,一般幼果受害最为严重。

叶片染病是,首先从受伤或者易结露的叶尖或叶缘处开始,沿叶脉间呈V形向内扩展。

此病可用腐霉利、异菌脲、啶菌乙霉威、唑醚氟酰胺、康普森除灰等药剂防治。

3、霜霉病

霜霉病是一种典型的高湿病害,对于温度的条件要求不高,但是冬季低温寡照环境极易导致棚室湿度过低,造成霜霉病的流行。

它能危害黄瓜、甜瓜、丝瓜、生菜、莴苣等多种蔬菜作物,是蔬菜生产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

因为危害的蔬菜较多,发病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可用霜霉威、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烯酰吡唑酯、康普森润霜等药剂防治。

4、晚疫病

又叫做黑杆病,是越冬番茄主要病害之一,在低温高湿环境发生严重,尤其是在温度骤降,连续阴雨天、雾霾严重、低温寡照的条件下发生极为严重。

发病可用霜霉威、霜脲氰、烯酰吗啉、氟菌霜霉威、氟噻唑吡乙酮、康普森润霜等药剂防治。

以上是冬季种植蔬菜最易发生的四大病害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如何防治大棚蔬菜种植土传根部病害的发生?

众所周知,不同的蔬菜品种在种植生产过程中都会发生病害、虫害、药害等,而在病害种类中,其中有一种病害又属于生理性病害范围,那么蔬菜苗期有哪些常见生理性病害类型呢?如何防控?众所周知,不同的蔬菜品种在种植生产过程中都会发生病害、虫害、药害等,而在病害种类中,其中有一种病害又属于生理性病害范围,那么蔬菜苗期有哪些常见生理性病害类型呢?如何防控?

一、沤根

沤根是因为苗床土壤水分过于饱和而造成的,土壤湿度较大时,缺乏空气,而且长期处于低温和光照不足环境造成的。

主要表现为根系腐烂、幼苗极易被轻易拔起,地上部位也会停止发育,也是灰绿,会逐渐变黄,甚至会造成全株死亡。

防控措施:可以通过加温等方法等通过床温,控制苗床浇水量,在浇水时,应该根据床土干湿情况合理浇灌温水,不宜大水浇灌。

如果发生沤根时,应该暂停浇水,及时通风排湿,增加蒸发量,或者松土透气。

二、高温烧苗

这种现象在塑料薄膜小拱棚中发生较多,随着日光照射变化温度变化剧烈,晴天中午在不放风的情况稳定可升到五十度以上,这样会到高温烧苗,轻者失水萎焉,重者叶片哟明显的褐色灼伤斑,甚至很快整株猝倒,不能恢复而死亡。

防控措施:在早春育苗时,不仅要注意防寒,同时也要防止高温危害,尤其是果菜秧苗,即使苗未烤死或烤伤,只要温度高于35℃较长时间,花芽的发育就会受到伤害,对植株正常发育及产量均有明显影响。

三、烧根

因为氮肥施用过多,而且床土干旱,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对幼苗根系造成伤害,一般表现为根尖发黄,须根少而断,不会发生新根,但是布兰跟,地上部位叶片小,叶片发皱,叶色暗绿,边缘焦黄,严重时会造成秧苗成片死亡。

防控措施:蔬菜苗期施用化肥不能过多且要施用均匀,尽量使用腐熟有机肥,当发生烧根现象时,可以适当的多浇水,以降低床土中肥料浓度,或者换土移栽,这样能极好的肥料烧根现象。

四、冷害

当幼苗长期处于0度以上低温或者温度在0度以下时对幼苗正常的伤害,表现为秧苗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叶色暗绿或发黄,叶片卷曲萎焉,甚至全株似被开水烫过状死亡。

防控措施:如果因为低温伤害不严重,可以在减少直射光的情况下,可以少量喷水,逐渐的提高气温,还可以使秧苗恢复生长。

综上就是蔬菜生理性病害防控的一些内容,除了这四种,你们还想学习哪种常见蔬菜生理性病害的预防内容呢?

在蔬菜的设施栽培中,说起土传病害,总是让菜农朋友连连叫苦。只要有设施栽培经验的菜农都知道,土传病害是屡防不止,发生的是越来越严重。而且,土传病害中的根部病害,对蔬菜的减产是影响最为严重的。因此,有必要系统的对土传病害中的根部病害做详细的了解,以便于菜农朋友在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对这些病害进行防治。

一、土传病害和根部病害的区别

在讲土传病害之前,有必要区分一下土传病害和根部病害的概念,因为很多菜农朋友会常常认为土传病害就是根部病害。其实,原则上来说,这两种病害是不一样的。

土传病害:病菌是随着作物的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侵染我们的蔬菜,这一类的病害叫土传病害。根部病害:就是发生在根部或根茎部的病害。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土传病害的范围会更广一些。所以说土传病害不等于根部病害。但是,所有的根部病害都是土传病害。例如有一些病害是气传的,但也属于土传病害的范畴。灰霉病、菌核病、所有的疫病、甜瓜和西瓜的蔓枯病、白粉病,从严格意义上讲都是典型的气传病害,但是它们的病原菌会随着病残体如叶片、茎在翻入土壤后,会在土壤中生存,一旦条件合适,还会随着气流再传播到下一茬蔬菜作物中。

根部病害的发生危害是最大的,一旦发生,只要到中期,是控制不了的。因为前期发现不了,到发现基本就到了中后期,就无药可治了。据统计每年因为根部病害导致的蔬菜减产在20%~40%,严重的甚至能达到60%。因此,我们今天着重来讲讲土传病害中的根部病害。

二、土传根部病害的分类

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真菌性根部病害,一类是细菌性根部病害。

真菌性根部病害:这类病害的代表有三个,发生的最为严重,分别是枯萎病、黄萎病、根腐病;细菌性根部病害:这类病害主要发生的也有三个代表,分别是溃疡病、青枯病、西红柿髓部坏死。以这三类为主,除了这三类,还有叶菜类像甘蓝、菜花发生最严重的黑腐病、软腐病。

三、土传根部病害发生严重的原因

要想防治这些病害,我们就得把它研究透,发生规律、原因掌握了,防治起来就变得简单多了。

1、连作

连作直接导致病原菌的积累。只有土壤当中病原菌基数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土传根部病害才会发生。如果病原菌基数积累的不够,即使土壤中存在病原菌,它也发生不起来。病源基数越大,病害发生的几率也就越大。

2、施肥不当

施肥不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化肥和粪肥的使用不当。

化肥的使用不当:化肥的使用尤其是化肥当中的氮肥。氮肥会导致镰刀菌、轮知菌,这几类菌的生长速度加快。镰刀菌导致的是根腐病,轮知菌导致的黄萎病。因此,氮肥用的越多,这两个病害发生的几率就越大,因为氮肥会刺激病原菌的快速繁殖。粪肥的使用:粪肥的使用,尤其是未腐熟发酵的粪肥。因为粪肥里面本身就有这些病原菌的残存,施入后这些病原菌会直接在粪肥上面寄生、大量的繁殖,导致它越来越多。所以,粪肥的使用会间接的让这些病源杂菌繁殖的越来越多。所以,粪肥的使用会加重根部病害。越是有根部病害的,建议少使用粪肥,粪肥用的越多,根部病害就发生的越严重。

3、根系弱、抗逆性差

蔬菜植株抗逆性越差,根部病害发生的会越来越严重。如水大沤根、低温沤根、肥料烧根等等都会引起植株的抗逆性变差,因此,会加剧根部病害的发生。

4、土壤恶化

土壤恶化包括三个方面:板结、盐渍化或酸化、有益菌的缺乏(菌群失调):

板结:会导致根系缺氧,根系在缺氧后,就容易出现沤根的问题,所以根部病害会加重发生;盐渍化或酸化:盐渍化会导致根系生长点的萎缩,根系生长点萎缩,就为病原菌的侵入提供了伤口;所有的病原菌都喜欢酸性的环境。也就是说土壤越偏酸,根部病害发生的越严重,土壤越偏酸,线虫也发生的严重。有益菌的缺乏:土壤中的病原菌积累的太多,有益菌和它达不到平衡,根部病害就发生的越严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菌群失调。

5、根系自毒物质的积累

自毒物质是蔬菜本身分泌的对它有毒害的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加重根部病害的发生。

这5个原因是现在土传根部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的原因,要想解决,就得从这5个方面入手。

四、土传根部病害的防治

前面所讲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更好的防治来做准备的,因为只有了解了发病的原因,我们才能针对性的去防治。蔬菜的栽培,不能总是盯着用药,这是不科学的。把病害研究清楚了,如在什么环境下发生,人为创造不利于发生的环境;是什么途径传播的,切断传播的途径,这才是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

在防治上,我们可以分5步走,就可让土传根部病害无处藏身。

第一步:秸秆替代粪肥

前面我们讲了,之所以土传根部病害越来越严重,有一个原因就是粪肥的使用和土壤板结。那我们就把粪肥的使用去掉,土壤板结通过大量用秸秆来缓解板结。通过秸秆替代粪肥,让土壤疏松,同时吸收一部分的盐分,秸秆的使用会使土传病害发生的轻。秸秆包括花生壳、稻壳、玉米芯、玉米杆等等都可以。

第二步:太阳能高温闷棚

关于秸秆的使用和太阳能高温闷棚,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提到过。有兴趣的菜农朋友可以翻阅:太阳能高温闷棚如何闷?

秸秆的使用是为了创造病源杂菌不利于生存的环境;通过太阳能高温闷棚能够降低病原菌的基数,这是防治根部病害的基础。

第三步:定植前土壤消毒

也就是在定植前进行杀菌,指的是用强氧化剂处理土壤。推荐使用药剂有效成分的三氯异氰尿酸,使用的方法有两种:

冲施:翻完地后,先浇一遍水,随水冲施,一亩地500克。进行土壤消毒后再去定植。撒施:整地后,用1公斤三氯异氰尿酸拌10斤沙子,然后全园撒施来进行土壤消毒。

这一步的目的保证土壤有一个良好的无菌环境。但是无菌环境有利有弊,有利可以杀死病原菌;有弊是在用它的时候也会把有益菌杀死。因此,有根部病害去冲施,如果没有,最好别用。

第四步:定植水养菌

第三步的杀菌连着病原菌和有益菌都杀死了。因此,在定植水的时候把有益菌补充进去,进行养菌的工作,目的是调整菌群平衡,同时改变土壤环境。土壤环境好了,病原菌也就活不下去了。

因此,建议定植水冲施微生物菌剂+有机水溶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含量,另外还可以缓解土壤的盐渍化,为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之所以没有单独冲菌剂,是因为土壤恶化,有益菌在土壤中难以存活,有机水溶肥是保证菌存活的,活下来才能起作用。

第五步:坐果期药剂防治

针对土传病害,有一个核心时期,就是蔬菜的坐果期。因为对于蔬菜而言,从坐果期开始,秧子由原来的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病原菌是最容易侵染的。种过番茄的菜农朋友都知道,番茄的溃疡病在三、四穗果的时候表现的最为严重。但其实这是表象,它侵染番茄是在第一穗果开始坐果的时候就开始侵染了,它是前期侵染,后期表现症状,前期侵染轻的时候没有症状,后期出现症状,就已经到了中期,就不好治了。

针对溃疡病、根腐病等这些,除了做好前面的四步外,必须要做好坐果期的药剂处理,有两种方式:灌根或者冲施。

真菌性病害灌根:针对根腐病、枯萎病等病害,必须要灌根;建议可用药剂甲霜?恶霉灵+枯草芽孢杆菌+福美双+甲基硫菌灵+氨基酸有机水溶肥进行灌根。细菌性病害冲施:针对溃疡病、髓部坏死、青枯病等病害,在第一穗果坐果的时候随水冲施铜制剂+枯草芽孢杆菌+氨基酸有机水溶肥就没问题。

坐果期是最核心、必不可少的一步。因为这些病害在前期虽然不会表现病害的症状,但是坐果期开始病原菌就开始侵染,所以,必须在侵染的时候我们必须用药剂去处理一遍。

当然,如果病害已经发生,先用药剂把病害控制了,下次浇水的时候用三氯异氰尿酸冲施给土壤消毒就可以了。

按照以上步骤,在用秸秆替代粪肥和做好高温闷棚后,先杀菌,再补菌,然后化学药剂处理,即使病害不能完全清除,对我们的蔬菜设施栽培也不会构成太大的危害。当然,在病害的防治之前,一定要将真菌性根部病害和细菌性根部病害分清楚,药剂不能用错。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2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