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青花瓷器的主要装饰纹样有什么特点特征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7:33:25
字号:

永乐的纹饰疏朗秀丽、笔意自然。图画花纹多为双钩填色,绘笔用小笔触,往往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圆器内外加花,并广泛采用器心绘画的装饰手法。青花纹饰的线条中常有钴铁的结晶斑,这是由于钴料研磨不细所致。器物上构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其纹饰无论是粗笔写意还是细笔描摹,均给人以清秀之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永乐时期传统纹饰最常见到的是缠枝、折枝花卉、花果。花卉瑞果有莲花、牡丹、苜蓿、茶花、菊花、石榴、荔枝、葡萄、香椽、寿桃、枇杷等。这些纹饰经常出现在大盘、碗、梅瓶、执壶等器物上。特别是青花大盘,有折枝、缠枝莲花、菊花、瓜果,花纹变化较多,有三、四、五、六朵花卉的不同纹饰。龙凤纹在该时期的碗盘洗上出现亦较多,有云龙、云凤、海水龙等不同组合。元代、洪武时期的莲池纹仍然沿用。海兽纹亦有一定数量,主要见于高足杯等器物上。人物纹较元代有所减少,因青料绘制的纹饰多有晕散,故不宜绘人物纹,人物纹仅见胡人舞乐,婴戏纹。花鸟、园景、竹石芭蕉纹融写实与装饰为一体,对后世青花纹饰影响较大。永乐时期青花瓷器的边饰有回纹、卷枝纹、海水纹、莲瓣纹、如意云纹、灵芝纹、曲折纹、蕉叶纹、朵花纹、梅花纹、叶纹等。回纹一改洪武时期二个一组的画法,大多连续不断。有的器物如瓶、碗、盘足部仅饰一道弦纹,非常简洁。从总体上看,永乐青花瓷器纹饰布局大多比较疏朗,有少量纹饰布局较为繁密,花纹的绘制一般比较纤细。而摹仿西亚地区金属、陶器的制品有的外域风格比较明显,如锦纹、卷枝纹、阿拉伯文字,有些则与中国传统纹饰融为一体或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纹饰。其中一种在如意耳扁瓶、扁平大壶,花浇上出现的缠枝花纹,其缠枝画法仍保留中国传统方法,但花朵与中国传统画法有别,特别是在缠枝上一侧出现的麦粒状纹或花瓣纹,是我国传统画法中所未见的。永乐青花还有少量描金和划花。谢谢

明永乐青花瓷器的主要装饰纹样有什么特点特征是什么

永乐青花:瓷器图案纹饰特征赏析

中国作为“瓷器之都”,瓷器文化历久弥新,丰富多彩。自古以来,瓷器便受到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与追捧。且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制瓷工艺不断进步,釉色、形制、花纹等不断变化,从原始瓷器到宋代的瓷器多姿多彩,名瓷名窑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并形成了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五大传世名窑,后期更是通过各个贸易渠道传出海外各个国家,为世人所惊叹、珍藏。古瓷器在当下收藏界里,不仅仅是古代人民制瓷工艺完美的体现,更是一个时代社会文化及人们审美情趣的重要体现。具有很大的艺术欣赏价值及经济典藏价值。

我国瓷器经历了从无釉到有釉,从单色釉到多色釉、再从釉下彩到釉上彩,后来发展的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上彩瓷器。而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详细说明的青花瓷器便是釉下彩的一种,是在胎胚上先画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由于青花瓷釉透明如水、质地轻薄、洁白的瓷器上蓝色纹路素雅清新,精美的青花瓷器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传入欧洲后从而受到国内外众多瓷器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在各大拍卖场中出现的精美青花瓷也大多被高价拍出,比如?2001年在上海敬华拍卖公司以880万元拍出的一件“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4年后在北京瀚海春拍中,成交价涨到了2035万元;2014年6月8日,一件元代青花人物故事武松打虎罐成交价为402,500,000港币;早年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也以1.6866亿港元的高价成交!

?此次天元文化徵集到的这一款青花瓷器,是一件造型精美的凤穿牡丹青花玉壶春瓶。如上图所示,这件玉壶春瓶高46.7cm,口径为13.7cm,底径为16.4cm,撇口、细颈、垂腹、圈足。

? 玉壶春瓶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定型于宋代,后期逐渐发展完善。颈较细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价款过度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较缓,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

?而观其瓶身,全器内外施釉,胎质细腻白皙,釉面温润有莹光,透明度较高,触手润滑。釉下设色,自上而下图案分四层,每层都以弦纹相间。圈足为凹凸花纹,底部为草叶纹饰,中间为精美的凤穿牡丹缠绕瓶身,颈部再以草叶图案遥相辉映。瓶身造型雅丽、色彩繁复而亮丽,层次分明,构图丰满。

? 观其底部,则可以看到“白浒孤窑”四字款识,是我国六大名窑之一,南宋开始创立,元代发展繁荣,明末清初关闭。烧制工艺精美,大多里外满釉装饰,以铸造罐、碗、瓶等为多。

? 多姿多彩的瓷器时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哪怕十八世纪欧洲也已经开始发展瓷器制作工艺,中国瓷器在世界上依旧拥有者不可动摇的瓷器工艺美学地位。遑论其所蕴含的历史时代意义,中国瓷器在国内外拍卖场中无数次拍到天价,且在当下乃至未来的艺术品发展中,也将一直繁荣下去,这也是为什么瓷器入手水平较高,但保值率很稳、投资收益涨幅可观的原因。

永乐时期,瓷器的装饰手法日益繁多,不仅画、刻、印、锥或里印外刻,而且还有青花画花、青花加金彩画花、釉上彩绘、雕塑、活环等。有的器里印花,器外为青花印花,这些装饰是继承了元代枢府窑的传统方法。 常见图案纹饰:团龙、云龙、双龙、五龙、荷塘龙、龙凤、云凤、云肩、朵云、拐形如意云、狮球、瑞兽、鸳鸯、喜鹊、山雀、园景、竹石芭蕉、松竹海、碧桃、团花、佛花、莲瓣、菊瓣、洋莲、折纸花、折枝牡丹、折枝石榴、折枝枇杷、折纸花鸟、缠枝莲、缠枝宝相花、缠枝菊、缠枝灵芝、缠枝牡丹、缠枝苜蓿、缠枝莲八宝、三果、荔枝、枇杷、海棠、石榴、桃、柿、回纹、海水纹、半钱纹、方胜纹、婴戏纹、藏人歌舞、阿拉伯文与藏文等。 永乐纹饰示意图 青花--永乐的青花瓷,继承前代的传统工艺并有所创新。郑和下西洋,带回名为:“苏泥勃青”的色料,景德镇用以烧制出的清华器,极富特色。 明永乐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芦瓶 来源:香港保利 明 永乐青花阿拉伯文盘座来源:故宫博物院 以青花绘画的纹饰多带西亚色彩;线条有粗有细,或粗细兼用,籍以表现青花纹饰的浓淡层次;不论着色深浅,青花色泽都极为绚丽鲜艳,清晰明快。 青花瓷釉面的青白色调,是 元、明两代的共同特色,为使用中国传统陶瓷烧纸的放大所致。永乐时釉面的青白色以较元代有所减弱,有的以开始呈现洁白色调。釉面大都平滑光润,肥厚晶亮,不像以后宣德时的桔皮釉面那样多皱。 永乐纹饰示意图 明永乐青花海水纹香炉来源:故宫博物院 明永乐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来源:故宫博物院 甜白釉--釉质洁白,温润似玉,肥厚如脂,比后来宣德时期的更光净,无棕眼,简称:”奶白“或”甜白“。薄釉常施与薄胎及脱胎圆器上,釉面平整晶莹,足边沿的釉面截削整齐。永乐白釉器的都有一个特点,既是迎光透视,胎釉呈现肉红或是粉红色;而清代的仿品在迎光透视下,则显青色透亮,这是明、清两代胎料、釉质不同所致。常见的有,康熙仿品白釉葵瓣口碗、高足杯等。流散在国内外的不少康熙仿品,多年误以为是永乐白釉器。 明永乐翠青釉三系盖罐 来源:故宫博物院 翠青釉--釉色青嫩如翠竹,色泽光润,是当时创新的釉色之一。常见器物有盖罐和高足杯。其胎体和器足,处理规整。器面多光素。因釉汁随其器身各部位的凹凸起伏面而垂流积釉,从而使盖罐的肩部色彩浅淡,下部浓重,尤其边沿垂釉现象突出,玻璃质感强,釉面内含有密集的小气泡。顶盖浑圆微凸。成化门彩器中也有这种形状的小盖。 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来源:北京保利 黄釉--在前朝的基础上又有发展,以肥润的甜白釉为底,覆罩浅谈的黄釉,因有白釉衬托,黄釉显薄、色淡。见有撇口盘类,胎薄体轻,窄小的圈足很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元代青花装饰繁缛;永乐时期风格一变,大都疏朗秀丽,笔意自然。由于"苏泥勃青"料呈色不稳定,易于晕散,纹饰中较少画人物。同时,内外加花,器心绘画的装饰手法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2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