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的发明过程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5:45:09
字号:

1、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

杂交水稻的发明过程

2、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

3、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4、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并且育 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5、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同年他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6、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组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一般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增产5%~10%,且米质一般都较好,近年的种植面积为6000亩左右。

1、适温催芽:把浸足水的谷种用袋子套好,要保证谷种萌发所需的空气,晚间室内保温,催芽适温为30℃,过低出芽慢,过高会烧芽,待种子露白(谷种发芽)即可播种。

2、常规湿润育秧:出叶前,畦面不上水,以湿润为度;出叶后,浅水勤灌,做到以水调温、调肥、促萌。

3、用大棚或小拱棚育秧,从播种到1叶1心期以盖膜保温为主,膜内温度为26-31℃,晴天中午时应揭开两头薄膜通气,避免温度过高烧苗,早晚再密封保温。1叶1心后逐渐炼苗。3叶1心后,当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可选择晴天上午揭开薄膜,揭膜前一定要灌水护苗,谨防温度变化大影响秧苗。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18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