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吃藕
1、小暑吃莲藕
莲藕是一种营养丰富、药食皆宜的保健食材,并且还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寓意,食用还具有清凉解暑的作用,而在江南地区就有小暑吃莲藕的习俗。
2、小暑吃新米
在广州、福建、江西等地区都有小暑吃新米的民间习俗,并且还将新割的稻谷制成米后,做成饭食供奉五谷大神以及祖先。
3、小暑吃黄鳝
黄鳝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材,并且在小暑之时的黄鳝是最为肥美的,沿海地区就有小暑吃黄鳝的习俗,小暑吃黄鳝具有极好的滋补作用。
4、小暑吃水果
炎炎夏日,急需补水。所以一些水分充足的水果,特别适合小暑前后食用。比如西瓜和西红柿,都是特别适合的选择。可以将这两种水果去皮、去籽之后混在一起,压榨成果汁饮用。西瓜是特别好的消暑补水的水果,中医中有一个消暑的名方叫“白虎汤”,而西瓜因为有同样的功效,也有着“天生白虎汤”的美誉。西红柿则能生津止渴,对于夏季口渴烦躁,消化不良等热症有很好的效果。
小暑适合吃什么
导语:小暑节气是盛夏的开始,养生保健一定要做好,不妨从饮食下手。那小暑节气吃什么好呢?下面就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小暑节气吃什么1、黄鳝
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最近一段时间鳝鱼最为滋补,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人们爱吃脆嫩的鳝鱼片,在烹调时,只是在锅中爆炒几下就出锅。这样烹调鳝鱼,虽然味鲜美,但对人体的健康不利。因为黄鳝体内有一种寄生虫,如未熟透,就杀不死此虫。它进入人体半个月后,会使人的体温突然升高,并出现厌食,同时,在颈颌部、腋下及腹部皮下出现疙瘩。这就是发生了寄生虫感染。所以,炒黄鳝一定要熟透,以防引起感染。
2、藕
我国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早在清咸丰年间,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中医学认为,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热病烦渴、吐血、淋病等症。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
需要指出的是:煮藕时忌用铁器,以免引致食物发黑;没切过的藕可在室温中放置一周的时间,但因藕容易变黑,切面孔的部分容易腐烂,所以切过的藕要在切口处覆以保鲜膜,可冷藏保鲜一个星期左右。
3、绿豆芽
小暑节气的第三大宝是绿豆芽。常吃绿豆芽,能清肠胃,解热毒,利湿热,洁齿,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临床上用绿豆芽煎汤治疗疖疮、烫伤等外伤感染。绿豆芽中含有的核黄素可用来治疗口腔溃疡,还能调五脏、通经脉、解诸毒,可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食少体倦。
烹饪方面,炒豆芽时应热锅快炒,使维生素C少受破坏。绿豆芽性寒,烹调时宜配上一点姜丝,中和它的寒性。炒绿豆芽时加入一点醋,既可防止维生素B1流失,又可以加强减肥作用。
4、绿豆
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夏天人体出汗多,体液损失较大,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用绿豆煮汤来补充是最理想的方法。它既能够清暑益气、止渴利尿,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还能及时补充无机盐,对维持水液电解质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煮绿豆汤要控制好时长。由于绿豆的防暑活性成分可能主要以多酚类抗氧化物质为主,保持它们的活性,对于绿豆的'防暑功效十分重要。在煮制中应盖上锅盖,尽量减少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同时,煮制时不妨把煮沸10分钟之内的汤取出单独饮用。
5、新米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新米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部分含于米粒外层的糊粉层和胚芽中。米淘次数越多,营养素损失就越大。所以尽量减少淘米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淘米时不要用流动水冲洗或开水烫洗,更不可用力搓洗。但如果米很陈,那就要反复搓洗,以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6、芒果
此外,喜欢吃芒果的市民则有口福了,农谚说?小暑吃芒果?,小暑前后是芒果最成熟美味的季节。由于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因此经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润肌肤的作用。食用芒果具有清肠胃的功效,对于晕车、晕船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但芒果是岭南水果中最为?热气?的水果之一,所以建议各位市民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多喝凉茶。
7、河蚌
常呆空调房也会诱发?干眼病?。中医认为蚌肉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B1、B2,对人体有保健功效。
河蚌做法很多,烧、烹、炖均可。水煮河蚌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需要提醒的是,河蚌性寒,脾胃虚寒、腹泻的人不宜吃。
8、红豆
小暑重养心,而红豆不仅利水消水肿,并且养心的功效很好。小暑饮食添些红豆,更易身体的健康。由于红豆富含铁质,因此还非常适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有行气补血之功效。
在吃红豆之前一定要细细挑选,要注意挑选优质红豆,不要选购烂豆、坏豆,吃到变质的红豆很容易导致腹泻。优质红豆的表面呈偏赤色,看起来粒紧而饱满,颗粒的大小很均匀。优质红豆带有豆腥味,如果闻起来发臭发酸,则是变质红豆。
9、姜
俗语有?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小暑过后,盛夏来临,不少人会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夏日人们好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鲜姜洗干净后即可切丝分片。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1.小舒吃什么蔬菜好?
暑季天气炎热,可以多吃蔬菜清热解毒,刺激食欲。黄瓜、冬瓜、茄子等时令蔬菜由你决定。以下是保持健康的方法。
1.1、黄瓜
黄瓜的含水量为96%~98%,是蔬菜中最高的。它含有非常细腻的纤维素,对促进肠内腐臭食物的排泄,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作用。
1.2、冬瓜
冬瓜可以解渴、消暑、利尿。因为它是利尿剂,含钠极少,是慢性肾炎水肿、营养不良水肿、孕妇水肿消肿的佳品。
1.3、茄子
中医认为,茄子属于寒性食物。所以夏天吃有助于清热解暑,特别适合容易长痱子、生疮的人。消化不良、腹泻的人不宜多吃。
1.4.生菜;莴苣
莴笋味甘性凉,有清热、醒脑、清肝利胆、养胃的功效。
2.五种解暑食谱提高记忆力。
2.1.地黄乌鸡
材料:雌性乌骨鸡1只(重约1000克),地黄150克,麦芽糖150克。
练习:
乌鸡宰杀,去毛去内脏,洗净备用。将生地黄洗净,切成条状,加入麦芽糖,拌匀,放入鸡腹中,将鸡仰面置于瓷盆中,文火蒸熟。两天吃,吃肉喝汤。
提高记忆效果:填精补髓,养脏益智。适用于用脑过度、脑髓不足、耳鸣、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精神萎靡、气短等症状的人群。经常食用可以收到滋阴补脑、益智健身的效果。
忌:感冒发烧,或食物固有湿热,腹胀便溏者不宜食用。
2.黄精蒸鸡
材料:黄精、党参、山药各30克,母鸡一只(重约1000克),姜、花椒、盐、味精各适量。
练习:
将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剁成1寸见方的块,放入沸水锅中煮3分钟,取出,洗净血沫,放入蒸笼中,放入葱、姜、盐、花椒、味精,再放入黄精、党参、山药,盖上蒸笼盖,笼蒸3小时。空腹吃饭,吃鸡喝汤。
改善记忆效果:益气补虚。适用于身体疲劳、精神疲惫、体力不支、智力下降的人群。
忌:湿热满身者不宜食用,感冒时停服。
2.3.莲子鸡丁
材料:净鸡胸肉250克,莲子60克,香菇10克,火腿10克,蛋清、淀粉、调料适量。
练习:
鸡胸肉切丁,用蛋清和淀粉拌匀,香菇泡软,用火腿切成小菱形块,去莲子,蒸熟备用。将鸡丁放入油锅翻炒至七成熟,沥干油,加入莲子、香菇、火腿及适量调料,翻炒数次,出锅。零餐。
2.4.齐静炖鹌鹑。
材料:鹌鹑1只,枸杞30克,黄精30克,盐和味精少许。
练习:
鹌鹑宰杀,去毛去内脏,洗净,枸杞和**精装鹌鹑腹部加适量水,文火炖,加盐和味精调味。戒了药,吃肉喝汤,一天一次。
提高记忆效果:滋补肝肾,益精益智。适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不足、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的患者。
2.5、山甲三酥
原料:嫩竹笋50克,香菇或木耳10克,枸杞20克。
练习:
用盐汤煮,加入香油、胡椒粉、酱油和醋。
提高记忆力:能补气养血,健脑益智。
以上养生网为您介绍了夏季炎热季节的饮食方法,但是在炎热的天气里如何做好养生呢?让我们来看看。
#p# subtitle #e# >
二、暑热养生的误区
夏季是阳生阴消的季节,是补阳的最佳时机。但很多人用“凉”来抵御“热”,往往导致寒邪侵入体内,留下秋冬病根。比如以下几种方式,是最常见的暑热误区。
1.吃很多冷的食物
中医认为,夏季人体的阳气倾向于向外发散,体内的阳气相对于其他时期相对不足。这个时候如果吃了太多的寒性食物,就会对人的阳气造成严重的伤害。在此提醒,过多的寒性食物使身体聚集过多的寒气,容易导致秋冬生病。
2.休息太贪凉。
夏天的晚上,很多人光着膀子在街上溜达,开着空调睡一整夜,甚至干脆在地上铺个凉席。这些行为很容易导致身体受寒,损害阳气。
3.运动后立即洗澡
中医提醒,人体对温度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会把人体从高温刺激到低温,更别说用冷水洗澡了。运动后用冷水打拳甚至打脚,会让湿冷进入体内。另外,运动后不要马上吹空调,因为这样做也会加重体内的湿冷。
三、夏季高温的养生方法
“就健康而言,中医应该与季节保持一致。夏天热就热。如果是多汗,那就是多汗。”中医建议遵循阳生长规律,采用以热攻热的“热养”法。
多吃“温性食物”。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无需医生处方”。山东淄博古代中医疑难病研究所建议,夏季宜用生姜等食物温中散寒,生姜和红糖一起冲泡会更好。少喝冷饮,多喝热茶。“热茶有利于汗腺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茶可以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把水送到全身。”
把你的脚泡在热水里。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用热水泡脚可以为其供应能量。中医的意思是“热则活血,寒则凝血”。用热水泡脚可以使血液流动顺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体积,增强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毒素。
洗个热水澡。用热水洗澡或蒸可以扩张身体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身体的清热解毒,可以补阳。“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调房里,这样对阳气伤害最大。”中医提醒。
多运动。夏季运动有助于出汗,加速体内新陈代谢,增强热适应,提高体温调节功能。运动的时候最好从早上开始,因为早上身体的阳气比较弱,然后运动可以补充阳气。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