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粉简介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5:20:23
字号: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油松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原植物形态 10 采收与初加工 11 生药性状 12 性味归经 13 松花粉的功效与主治 14 松花粉的化学成分 15 松花粉的药理作用 15.1 提高食物利用率 15.2 耐饥渴 15.3 提高抗氧化能力 15.4 排砷解酒 15.5 调节血糖,促进脂代谢 15.6 调节肠道平衡 15.7 调节激素平衡 15.8 调节内分泌 15.9 毒理 16 松花粉的食用价值 17 松花粉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17.2 来源 17.3 性状 17.4 鉴别 17.5 检查 17.5.1 水分 17.5.2 总灰分 17.6 性味与归经 17.7 功能与主治 17.8 用法与用量 17.9 贮藏 17.10 出处 1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松花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松花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松花粉 1 拼音

sōng huā fěn

松花粉简介

2 英文参考

pollen pini [朗道汉英字典]

pine polle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ollen pin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ollen Pin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ine polle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松花粉

松花粉为中药名,出《新修本草》。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Pollen Pin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pine pollen(《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油松的别名

松花、松黄。

7 来源

松花粉为松科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的花粉。

松花粉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或其同属数种植物的花粉[2]。

8 产地

松花粉主产江苏、浙江、辽宁、吉林、湖北等地[2]。

9 原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25m。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或淡灰色,无毛;二三年生枝上的苞片宿存;冬季红褐色,稍有树脂。树皮纵深裂或不规则鳞片状,少有浅裂成薄片剥落。针叶2针一束,粗硬,长10~15cm,树脂管约10个,边生;叶鞘宿存。雄球花丛生新枝基部,雌球花生于枝端。球果卵圆形,长4~10cm,成熟后蝉褐色,宿存;鳞盾肥厚,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刺尖。种子长卵圆形,长6~8mm,种翅长约10mm。花期4~5月,球果次年10月成熟。

生于阳光充足的山地、平原。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及山东。

10 采收与初加工

春季花开时采摘雄球花,晒干,收集花粉,除去杂质。

11 生药性状

花粉为淡**细粉。体轻,易飞扬,手捻有滑润感。气微,味淡。

12 性味归经

松花粉味甘,性温;入肝、胃经[2]。

13 松花粉的功效与主治

松花粉具有燥湿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湿疹、黄水疮、皮肤糜料、脓水淋漓、外伤出血、尿布性皮炎。

松花粉具有祛风,益气,收湿,止血的功效[2]:

松花粉治眩晕,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咳血,久痢:内服煎汤(包煎),3~6g;或作散剂[2]。

外撒治黄水疮,湿疹,婴儿尿布性皮炎,创伤出血[2]。

14 松花粉的化学成分

松花粉含脂肪、色素等。

松花粉含油脂及丰富的微量元素[2]。

15 松花粉的药理作用 15.1 提高食物利用率

促进锌的吸收锌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缺锌会引起儿童食欲下降、反复感染、生长迟缓、性发育落后及智力发育障碍等症状,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用含松花粉的饲料喂养缺锌幼鼠,能够提高其食物及蛋白质的利用率,但对其生长无 *** 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因此松花粉可用作儿童的补锌食物,并可作为厌食、挑食儿童的食物补充来源,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 。

15.2 耐饥渴

缓解疲劳 松花粉作为传统药材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小鼠连续喂养松花粉10d,在完全禁食、禁水后,可以延长成活时间20h,具有耐饥渴的作用;并能够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问,降低运动后血乳酸、尿素氮的含量,提高运动后肝糖原含量,具有抗疲劳作用;同时能够改善耐受低压缺氧能力,有助于机体适应激烈运动及高原条件所致缺氧情况。表明服用松花粉能提高体内糖原含量。减少体内蛋白质和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增加运动耐力,同时减少因乳酸增加所引起的自由基堆积,缓解运动疲劳。

15.3 提高抗氧化能力

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机体衰老时,抗氧化能力下降,自由基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增加,易引起组织损伤和器官退行性变化,进而加速机体衰老。在体外试验中松花粉能够以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自由基和螯合铜的机制,推迟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生成共轭二烯,清除炎症反应产生的过氧化氢、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次氯酸等活性氧,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

用含松花粉饲料喂养衰老小鼠,能明显增强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脑组织和肝脏中丙二醛(MDA)、脂褐质(IJf)的含量;同时提高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水平、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NK细胞活性,促进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和小鼠抗体生成,增加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的重量,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因此松花粉能够消除体内过多自由基,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15.4 排砷解酒

保肝护肝 砷及其化合物在开采或应用过程中均可导致一定程度的砷污染,引起机体砷中毒。用松花粉治疗亚砷酸钠染毒的大鼠,可以降低砷中毒大鼠血砷浓度,提高血清中GSH—PX活性,解除砷与巯基酶的结合,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促进砷从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排出,降低砷在体内累积,防止皮肤溃烂及死亡 。

饮酒后酒精通过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少量饮酒肝脏可将酒精代谢为无毒物质,但长期过量饮酒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和脂肪沉积,导致酒精性肝损伤。预先喂养急性肝损伤小鼠松花粉,可明显提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减少MDA含量和肝细胞内脂滴。表明松花粉可减轻酒精对肝脏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增强脂肪酸代谢,减少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防止肝病发生,同时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提高对肝炎病毒的抵抗力。

15.5 调节血糖,促进脂代谢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由于饮食不当、身体劳累过度、精神压力大及烟酒过量等原因,会使机体内代谢失衡,造成血糖、血脂偏高,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服用松花粉后,能够增强肝脏功能,充分发挥肝脏调节血糖功能,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强机体糖耐量,明显减轻头痛、眩晕、心悸、烦躁和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同时富含的膳食纤维可延缓机体对糖的吸收,降低血糖含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控制。

用添加3.5% 松花粉的基础饲料喂养家猪,可以显著增加家猪粪便中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肪酸及胆酸的排泄量” ;用松花粉饲料喂养高血脂大鼠,能够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松花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吸附脂肪、胆固醇及胆酸等物质,增加脂肪及其代谢产物在粪便中的排泄量,从而抑制脂肪吸收,促进脂肪代谢;同时松花粉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活性物质,作为脂类的代谢必需因子,能够提高HDL—C含量,促进血液中胆固醇转运到肝脏,有助于胆固醇分解,对高血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控制效应 。

15.6 调节肠道平衡

防治便秘 由于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精神因素及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会引起习惯性便秘等疾病。用添加5%松花粉的基础饲料喂养大鼠,能够有效减轻慢性应激因素导致的肠道微生态紊乱。松花粉中含有丰富的胆堿,胆堿在机体内形成乙酰胆堿,而乙酰胆堿有助于保持应激条件下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稳定;同时松花粉中的功能性低聚糖,可作为益生元直接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和消化功能 。

在家猪基础饲料中添加富含膳食纤维的松花粉,能够促进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大量繁殖,并使粪便变大、变软, *** 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同时缩短粪便在大肠中滞留时间,减少有害物质吸收,可防治便秘、直肠癌和结肠癌等疾病,具有排毒养颜的功效。

15.7 调节激素平衡

抑制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症也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理与内分泌系统调节和控制失调有关。患前列腺增生大鼠喂养松花粉后,能有效控制血清睾酮和雌二醇的浓度并使两者比例平衡,降低血锌浓度以减少双氢睾酮的产生和积聚,并且在细胞水平上发挥选择性抑制前列腺细胞及其增生组织来源细胞的作用,从而抑制前列腺增生。

15.8 调节内分泌

改善生精功能随着机体逐渐衰老,生殖功能明显减退,垂体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性激素水平下降, *** 的活力降低。D一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喂养松花粉后,通过提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睾酮(T)的浓度,降低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 *** 素(FSH)和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nRH)的浓度,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睾丸轴的分泌功能,改善睾丸的生精功能,从而提高 *** 的数量、活动度和存活率。

15.9 毒理

通过毒理试验,食用安全安全、有效、可控是药品和保健品研究与开发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松属植物种类很多,但仅有少部分松花粉可供食用。试验证明:破壁松花粉经小鼠毒性试验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微核试验和 *** 畸形试验的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d喂养试验各项指标未见明显毒性作用,充分说明破壁松花粉作为保健品是安全的。

16 松花粉的食用价值

松花粉是祖国医学古籍中收载的仅有的两种花粉之一,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唯一的食、药兼用的花粉品种。我国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松黄”的记载,将其列为上品;唐代官颁药典《新修本草》也将其收录其中;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称:“松花、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松花粉具有花源单一、品质纯净、成份稳定、无农药残留物,不含任何动物激素等许多优点,较其它任何一种植物花粉口感均好,服用时感到淡淡松籽香味,堪称“花粉之王”。2003年,松花粉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研究认为,松花粉之所以有防衰老、保青春的作用,主要与其所含的核酸、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含量有关。松花粉中营养成分搭配合理,如含有的18种氨基酸,比例搭配接近WHO(世界卫生组织)和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制定的标准,特别适合人体吸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总的来说松花粉具有抗衰老,调节免疫功能,抗疲劳,降血糖,护肝,美容,减肥,防治前列腺疾病,增加血管弹性等多种药理作用,而且长期服用没有副作用。

17 松花粉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松花粉

Songhuafen

PINI POLLEN

17.2 来源

本品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i formis Carr.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春季花刚开时,采摘花穗,晒干,收集花粉,除去杂质。

17.3 性状

本品为淡**的细粉。体轻,易飞扬,手捻有滑润感。气微,味淡。

17.4 鉴别

本品粉末淡**。花粉粒椭圆形,长45~55um,直径29~40um,表面光滑,两侧各有一膨大的气囊,气囊有明显的网状纹理,网眼多角形。

17.5 检查 17.5.1 水分

不得过13. 0%(附录ⅨH 第一法)。

17.5.2 总灰分

不得过8.0%(附录ⅨK)。

17.6 性味与归经

甘,温。归肝、脾经。

17.7 功能与主治

收敛止血,燥湿敛疮。用于外伤出血,湿疹,黄水疮,皮肤糜烂,脓水淋漓。

17.8 用法与用量

外用适量,撒敷患处。

17.9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

17.10 出处

松节出自《本草经集注》。《本草图经》:“方书言松为五粒,字当读为鬣,音之误也。言每五鬣为一叶,或有两鬣、七鬣者。松岁久则实繁,中原虽有,然不及塞上者佳好也。”《纲目》:“松树,磊砢修耸多节,其皮粗厚有鳞形,其叶后雕。二、三月抽蕤生花,长四、五寸,采其花蕊为松黄。结实状如猪心,叠成鳞砌,秋老则子长鳞裂。然叶有二针、三针、五针之别,三针者为栝子松,五针者为松子松。其子大如柏子,惟辽海及云南者,子大如巴豆可食,谓之海松子。”药名:松节

汉语拼音:Sōnɡ Jié

英文名:Pine Nodular Branch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别名:黄松木节、油松节、松郎头

性味:苦,温,

归经:入心经、肺经。

功能:祛风燥湿,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脚痹痿软;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或浸酒、醋等。外用:适量,浸酒涂擦;或炒研末调敷。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2600m的山地。

资源分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赤松、云南松等枝干的结节。

采收储藏:四季采收结节,于伐倒的松树上锯取瘤状节,晒干备用。

炮制:擘碎,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待软切片,晒干。或浸泡后置蒸笼内蒸透,乘热切片。置干燥通风热闹感处贮藏。 性状鉴别

1、油松

呈扁圆节段状或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状,短粗细不一。表面黄棕色、灰棕色或红棕色,稍粗糙,有时带有棕色至黑棕色油脂斑,或有残存的栓皮。质坚硬而重。横断面木部淡棕色,心材色稍深,可见有同心环纹,有时可见散在棕色小孔状树脂道,显油性;髓部小,淡黄棕色,纵断面纹理直或斜,不均匀。有松节油香气,味微苦辛。

2、马尾松

与油松相似。表面黄棕色、浅黄棕色或红棕色,纵断面纹理直或斜,较均匀。以体大、色红棕、油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

1、油松

横切面年轮宽0.4-0.5mm。早材管胞直径20-40μm,壁厚约1.7μm;晚材管胞直径9-27μm,壁厚约3.5μm。树脂道直径60-146μm。径向切面交叉场纹孔窗格状,1-3个,多为1个,木射线管胞内壁具锐锯齿。切向切面射线高1-13个细胞。

2、马尾松

横切面年轮宽1.5-6mm。早材管胞直径30-95μm,壁厚约3μm;晚材管胞直径15-36m,壁厚约7μm。树脂道直径可达200μm.径向切面交叉场纹孔窗格状,稀松木型,多1-2个,射线管胞内壁多钝浅锯齿。切向切面射线细胞1-24个。 干燥及稳定期

一般为伐木后5-30年左右,如锯开木材通风条件好的环境下干燥速度要稍快,如未锯开且通风条件差包含在木料中的松节干燥就非常慢。在此阶段所切开松节一般是气味呈松脂清香,颜色一般金黄、金红色等,材质比重较大,材性较坚硬结实,出材率较高。

老化、碳化初期及中期

一般为伐木后30-100年左右,此阶段松节经空气及生物酶等微生特的作用下部分木纤维逐渐收缩分解碳化,油脂及其中的挥发质部分逐渐得到分解挥发。此阶段切开松节一般是气味呈松脂较浓的发酵酸香味,颜色逐渐加深呈红褐色等,材质比重逐渐变小,材性逐渐变酥脆,材质中管孔逐渐增多增大,油脂结晶体逐渐明显,这类松节整体材质裂、朽较多,出材率很低。

老化(碳化)后期

一般为伐木后100-300年左右,此阶段松节中水份含量极低,油脂结晶体非常好,木纤维干缩分解碳化程度很高,材性很酥脆硬,材质中管孔较多较密,此阶段切开松节一般是气味呈浓烈的松脂挥发质香味,有的还有一股辣眼睛冲鼻子的刺激味,此时“锯开一个节,满屋松脂香”。这类松节裂、朽、烂、蛀等非常多,出材率极低。

腐朽分解期

为松节衰亡期,松节高度碳化分解,最后成为残渣木粉朽泥。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1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