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满庭芳·甘草人参》宋 无名氏
甘草人参,天麻芍药,薄荷荆芥川芎。乳香没药,白芷共甘松。玉金*芦桔梗,甘菊花、*藁本茯苓。防风等,细辛分两,各自要均停。问甚浑身壮热,管甚偏正,夹腊头风。着将一字*鼻中,当下神功有准。李贵妃曾坏双睛。竭的效章宗见喜,加做一提金。
2、《偈颂二百零五首》宋 释正觉
五月五日天中节,百草头上看生杀。
甘草黄连自苦甜,人参附子分寒热。
薰莸难昧双垂爪,滋味那瞒初偃月。
圆明了知心念闲,摩诃迦叶能分别。
3、《僧若珪求短偈》宋 吴潜
黄连甜兮甘草苦,这些滋味许谁知。
宰官具足端严相,毕竟元无病可医。
4、《金陵怀古》宋 宋无
宫磗卖尽雨崩墙,苜蓿秋红满夕阳。
玉树后庭花不见,北人租地种茴香。
5、《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宋 苏轼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吾闻东山傅,置酒携燕婉。
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
汝今又不然,时节看瓜蔓。
怀宝自足珍,艺兰那计畹。
吾归于汝处,慎勿嗟岁晚。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
春阳一已敷,妍丑各自矜。
蒲萄虽满架,困倒不能任。
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
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
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
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
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
江湖不可到,移植苦勤劬。
安得双野鸭,飞来成画图。
种柏待其成,柏成人亦老。
不如种丛篲,春种秋可倒。
阴阳不择物,美恶随意造。
柏生何苦艰,似亦费天巧。
天工巧有几,肯尽为汝耗。
君看藜与藿,生意常草草。
萱草虽微花,孤秀自能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牙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宿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芦笋初似竹,稍开叶如蒲。
方春节抱甲,渐老根生须。
不爱当夏绿,爱此及秋枯。
黄叶倒风雨,白花摇。
行乐惜芳晨,秋风常苦早。
谁知念离别,喜见秋瓜老。
秋瓜感霜霰,茎叶飒已槁。
宦游归无时,身若马系早。
悲鸣念千里,耿耿志空抱。
多忧竟何为,使汝玄发缟。
官舍有丛竹,结根问囚厅。
下为人所径,上密不容钉。
殷勤戒吏卒,插棘护中庭。
远砌忽坟裂,走鞭瘦竛竮。
我常携枕簟,来此荫寒青。
日暮不能去,卧听窗风泠。
芎藭生蜀道,白芷来江南。
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濯濯翠径满,愔愔清露涵。
及其未花实,可以资筐篮。
秋节忽已老,苦寒非所堪。
劚根取其实,对此微物惭。
自我来关辅,南山得再游。
山中亦何有,草木媚深幽。
菖蒲人不识,生此乱石沟。
山高霜雪苦,苗叶不得抽。
下有千岁根,蹙缩如蟠虬。
长为鬼神守,德薄安敢偷。
我归自南山,山翠犹在目。
心随白云去,梦绕山之麓。
汝従何方来,笑齿粲如玉。
探怀出新诗,秀语夺山绿。
觉来已茫昧,但记说秋菊。
有如采樵子,入洞听琴筑。
归来写遗声,犹胜人间曲。
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
无人惊岁晚,唯有暗蛩悲。
花开涧水上,花落涧水湄。
菊衰蛩亦蛰,与汝岁相期。
楚客方多感,秋风咏江篱。
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
关于采草药的诗句
答:中药名是为了顾名思义、顾名思疗效而起的。如防风--治外感风寒;远志--失眠、健忘、不安;夜交藤(何首乌的茎)--早泄;何首乌--秃顶、白发;合欢--烦躁、忧郁、失眠健忘,与夜交藤合用效佳;下雨天常见的蚯蚓,叫地龙--清热、通略(那家伙特能钻);*羊藿--阳痿;肉苁蓉,(大学老师原话)“是沙漠上的骆驼撒下的精液后,长出来的植物”,所以--阳痿早泄;阿胶--既驴皮,“味甘”,滋阴润肺;同是老龟壳,背壳叫鳖甲--入肝经;腹部的壳,叫龟板--味寒,入心、肾、肝颈,滋阴;侧柏叶,既柏树(冬天不落叶而黑绿),北面、背阴处的叶--性寒,入肺、肝、大肠颈,可凉血,乌须发;朱砂,重金属汞、水银,含MGSO4 FE2O3的矿石,可安神;芒硝,长在阴暗潮湿墙角的咚咚,含硫酸钠、硝酸钠,--清热、润燥、泻火,去年药死近百人的胡万林(已提起公诉),用8印大锅熬芒硝水(不掺别的)不管什么病、绝症,都有效(不要有怀疑,气功、神水、香灰都治病--只要相信)。
众所周知,<易经》阴阳五行八卦是中医的精髓,贯穿中医的诊断、治疗既所谓的辩证施治(GOOGLE大众医药网/《中医学基础 第二章 阴阳五行》大学教材.就像所有中医书所承认的,阴阳五行学说牵强,但实在没法,中医就这一个学说)。所谓阴阳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用大学老师的原话(就像中药方剂随地域不同而有很大变化一样,中医理论也不尽相同):金生水既水蒸气遇铁板变成水;水生木既万木生长离不开水;木生火;火生土既木柴燃烧后变土;土生金既“君不见沙土里面金光闪闪(有金)”; 相克。金克木既刀可砍木;木克土既木比土硬;土克水所谓水来土挡;水克火;火克金既或能熔化铁。 然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开始了:生拉硬拽,一一对应:(还是大学教授原话)拍派胸部砰砰响故肺属金;看看心脏火红色故心属火,主神志(中医中大脑是无任何功能的废物,进而心思心眼心情);肝脏是土绿色故肝属木(树木春季发芽因而认为肝病春天多发、抽风说胡话谓“肝风内动”);略。中药名,如你在大厚本的通用《植物学》上找不到,不要怀疑是盗版。中药名是为了顾名思义、顾名思疗效而起的。如防风--治外感风寒;远志--失眠、健忘、不安;夜交藤(何首乌的茎)--早泄;何首乌--秃顶、白发;合欢--烦躁、忧郁、失眠健忘,与夜交藤合用效佳;下雨天常见的蚯蚓,叫地龙--清热、通略(那家伙特能钻);*羊藿--阳痿;肉苁蓉,(大学老师原话)“是沙漠上的骆驼撒下的精液后,长出来的植物”,所以--阳痿早泄;阿胶--既驴皮,“味甘”,滋阴润肺;同是老龟壳,背壳叫鳖甲--入肝经;腹部的壳,叫龟板--味寒,入心、肾、肝颈,滋阴;侧柏叶,既柏树(冬天不落叶而黑绿),北面、背阴处的叶--性寒,入肺、肝、大肠颈,可凉血,乌须发;朱砂,重金属汞、水银,含MGSO4 FE2O3的矿石,可安神;芒硝,长在阴暗潮湿墙角的咚咚,含硫酸钠、硝酸钠,--清热、润燥、泻火,去年药死近百人的胡万林(已提起公诉),用8印大锅熬芒硝水(不掺别的)不管什么病、绝症,都有效(不要有怀疑,气功、神水、香灰都治病--只要相信)。一个药物是否有效,科学界必须经过“金标准”既“随机、双盲、对照、可重复”,就是说,成百上千(太少不行)的人随机分为2组,谁都不知道吃的是不是药,结果、可验证的客观结果(不是感觉等摸不着的)进行统计学分析,如效果有统计学意义,还须:你用着行,我用着管用才叫“行”,如果光你用这个法行,别人一用就不行,那不叫有效。注意,“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中医拒绝对照、拒绝检验,它一定要(至少声称是)“辩证施治”,既同是头疮,甚至用的是一个方子,A用的方,B再用老先生要增减1--2味药,或增减1--2克重量(至少声称是这样,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你不要说无效,是你辩的证不和我一样--对国内同行、国外怀疑者)。科学、真正的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作为自然科学的医学有“中”“西”之分吗?我认为只有真假---路垫土。 “吃什么补什么”如吃血补血、吃肺补肺、吃脑补脑,不仅是传统医疗的信条,而且已深入到大众文化。但是这个观念并不正确,因为吃进的任何食物都要经过消化,分解成基本的化学结构成分才被吸收。李时珍认为用人的骨、肉、胆、血为药,《本草纲目》中仍然记述了从人的血肉至头垢、耳塞、月经、胎屎和粪尿等37种治病的药物。
吃肺补肺、吃脑补脑,不仅是传统医疗的信条,而且已深入到大众文化。但是这个观念并不正确,因为吃进的任何食物都要经过消化,分解成基本的化学结构成分才被吸收。李时珍认为用人的骨、肉、胆、血为药,《本草纲目》中记述了从人的血肉至头垢、耳塞、月经、胎屎和粪尿等37种治病的药物。人参形状似人,具有“滋补作用”。这正如林语堂所说:“有些中国药物完全来自文字游戏或怪诞的联想:蟾蜍的皮肤多皱折,所以用来治疗皮肤病;一种生长在山涧里的青蛙,由于涧深水寒,就被认为对身体具有‘清凉’作用。”鲁迅的父亲生病,“水肿逐日厉害”,用过“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因为“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由于不受科学方法的检验,‘直觉’有任意的空间,常近于幼稚的幻想。”现今这种巫术思维、怪诞联想,仍是传统医药的思维特征和用药基础。如珍珠粉可以美容使女人的皮肤白嫩;蛇皮光净,因而蛇和蛇蜕用来治疗难治性皮肤病。蜈蚣、蝎子等虫子善于钻爬穿行,因此可以“攻毒散结,活血通络”,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露蜂房(即黄蜂窝)可以“驱风攻毒”、“祛风止痛、祛风止痉”,治“风惊颤掉”,甚至“煎水浴身,治小儿癫痫” ,在于“蜂”与“风”同音。其实,在《本草纲目》中,动物药治病大都是基于这类联想。如犀牛的角居中、怪异,因而犀角能“通神、破水”。由于对鹿的迷信,崇拜鹿有千岁长寿,频繁交配,因而鹿茸滋补、壮阳延年,治疗“阳痿滑精、宫冷不孕”。(注7)“象肉臃肿,人以斧刃刺之,半日即合”,因而“金疮不合者,用其皮灰”治之。鲁迅批评说,“月经精液可以延年,毛发爪甲可以补血,大小便可以医许多病”,思想充满神秘的幻想,因而用药也稀奇古怪。“凡有灵药,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如“经霜三年的甘蔗”, 还有“‘蟋蟀一对’,‘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神妙就在这地方”。(注9)动物体内少见的结石、病变和特殊结构,都被视为珍药。所以李时珍说:“牛之黄(胆结石),狗之宝,马之墨,鹿之玉,犀之通天,兽之鲊答,皆物之病,而人以为宝。”灵芝、天麻和冬虫夏草过去不能培植,稀罕难得,因此成为珍贵药材,并赋予神秘的名称,如今又因其名称的神秘而信仰不衰。在六十多年以前,周作人对有关冬虫夏草的无知妄说大发感慨:“今者中国药学者…近二十年普通教育发达,而常识与趣味似无增进,盖旧染之污深矣。”今天的社会发展与医学水平远非那个时代所能比拟,但人们的思想方式真是没有多大长进。
类似“**中药可以使皮肤变白”、“**中药可以延缓衰老”等科研成果经常见诸于在我门的“医学”杂志上。这就带出了一个问题,既判断一个药物有没有疗效的标准。如果放在国外他们会将要检验的药物“予以定型”,例如装载一个胶囊里,然后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可重复”的医学科学试验的“金”标准判断。就是说参与试验的成百上千的人随机分为2组,谁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药,得出结果再按照统计学方法检验其有效性(统计学意义)。但中医“拒绝对照”,拒绝检验!,中医从不搞检验,也永远不会搞对照(一检验对照就玩完),因为中医的核心特点就是“辩证实治”,既每个人的“证”都不同,“都”的意义在于没法对照。因而别人学不会也就在所难免了。中医的基础是《易经》中的阴阳五行八卦("百度'搜索:大学教材《中医学基础-第二章 阴阳五行》)...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能保留下来的--成为官方医学的,就我们这块地方、这种民间医学一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希腊医、俄罗斯医、德意志医、法兰西医、西班牙医等等等等都无一例外的让位于现代医学,他们的草药,经现代科学技术检验有效的,就按照现代医学的原理分类收归“西药”“存档”应用了。说有有效的物质都可以写出结构式、分子量,但不一定可以“化学合成”(化学合成也不等同于副作用)。像治疗二型糖尿病必须的 胰岛素就必须从动物(如基因重组细菌)提取,治疗癌症的紫杉醇就必须从我国*级保护植物紫杉树提取。外国的祖宗发现了吃杨树皮治头痛、发烧,现代就提取水杨酸,就是我们所吃的乙酰水水杨酸,也叫阿斯匹林,ASPIRINE。他们并没有再熬树皮喝。因为里面可能会有无用的、有害的物质。至于中药的荒诞无稽、刮痧、气功、针灸荒谬,在本专栏、论坛我已有发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向前翻看。我始终认为,关心自己、自己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的同志,应该买一套大学《中医学》(现在可以GOOGLE搜索《大众医药网,中医学基础 第二章 阴阳五行》大学教材),至少可以学会算卦、相面、占卜、看风水等非常使用的“知识”。科学、真正的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外国的化肥到中国照样管用.原子弹有"中西"吗?医学只有真假,没有"中西’. 中医使用《易经》不着边际的“阴阳论”,不去客观解刨人体,认识人体。大脑在中医中是无用的废物,与消化无任何联系的脾反而成了消化器官。什么肾虚脾虚阴虚火旺心火肝火元气中气等等玄虚的东西,成了胡乱生发的所谓"辩证施治'. 各级中医医院,中医门诊不过是幌子、招牌省级中医院里面最多也只有1—2间中医门诊,其余全是CT、B超、MIR、化验、手术、青霉素。而综合医院,没有中医科,就不够档次,不能评三级甲等医院,这是硬指标。 导致肾衰的木通,是粗粉条样、海绵状的,甚至可以说是通心粉,想像一下他应有什么功能?对治水肿:比我们西医用的橡胶道尿管强多了,这东西插进尿道,水还不像海绵吸水样给吸出来。怎耐不知趣的非专业老记给捅出来,不光不治水肿,肾衰以后水肿更厉害。紫河车---既动物的胎盘,治疗妇女不孕(想必新兴医院每天消耗很多胎盘,嗷,不对,中医叫紫河车)。鸡内金,就是鸡的胃,君不见,鸡吃石头,想像一下鸡内金的作用,对!可治疗消化不良。所有以上药物当然要给你编出来一套一套的理论--当然是“辩证施治”的结果,什么阴阳虚实、望闻问切……埃伯斯(Ebers)发现的公元前1550年的古医书记载着大约700种药物和800种药方。美索不达米亚的药物与古埃及的十分相似,印度古代吠陀医学常用的动物药材,有胆汁、血液、肉、粪尿、精液;比《本草纲目》稍晚由此可见,在古代,世界各国使用的药物与我国的本草大致类同,不同是因为就地取材,在观念上没有根本的差别,本质都是交感巫术所衍生的。其实,中国的传统医药从汉、唐开始,就已经受到印度、波斯、阿拉伯和东罗马帝国医药的影响,从这些地方输入了许多医学知识、药物和医术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疗所用的药材,都是当地产的动植物,和中医药也大体相似,所不同的在于地域、物产和文化的差异。我国的传统医药内容庞杂,只是因为我国历史悠久积淀太多,加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提倡(解放前没一所中医学校,KMT政府从卫生部组织专家论证到KMT中央会议多次开会;解放后从未论证,仅凭“中医学是伟大宝库应努力挖掘加以提高”的最高指示,一夜之间上马了几百所学校、医院),并附会了现代医药的一些说法和做法,影响将更为深远。
1.关于“采药”的诗句有哪些
1.点绛唇·采药归来 宋代: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2.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登鹿门山怀古 唐代:孟浩然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4.南池 宋代:陶弼
五月红莲繁盛时,隼旆同赏郡南池。
额名旧载零陵志,碑字新镌子厚诗。
采药衔杯愁满满,折花行令笑迟迟。
明年岁熟歌声稳,伴醉清香宛是谁?
5.酬濬上人采药见寄 唐代:刘商
玉英期共采,云岭独先过。应得灵芝也,诗情一倍多。
2.关于采药的诗句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怀庐岳书斋(杜荀鹤)长忆在庐岳,免低尘土颜。
煮茶窗底水,采药屋头山。是境皆游遍,谁人不羡闲?无何一名系,引出白云间。
赠庐岳隐者(杜荀鹤)自见来如此,未尝离洞门。结茅遮雨雪,采药给晨昏。
古树藤缠杀,春泉鹿过浑。悠悠无一事,不似属乾坤。
登鹿门山怀古(孟浩然)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初识,浦树遥莫辨。
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养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海漫漫-戒求仙也(白居易)海漫漫,直下无底傍无边。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秦皇汉武信此语,方士年年采药去。
蓬莱今古但闻名,烟水茫茫无觅处。海漫漫,风浩浩,眼穿不见蓬莱岛。
不见蓬莱不敢归,童男丱女舟中老。徐福文成多诳诞,上元太一虚祈祷。
君看骊山顶上茂陵头,毕竟悲风吹蔓草。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和王丞诗(鲍照)限生归有穷。长意无已年。
秋心日逈绝。春思坐连绵。
衔协旷古颜。斟酌高代贤。
遯迹俱浮海。采药共还山。
夜听横石波。朝望宿岩烟。
明涧子{氵公}越。飞萝予萦牵。
性好必齐遂。迹幽非妄传。
灭志身世表。藏名琴酒间。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杜荀鹤)仙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一宵同。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泉领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心在闲难遂,明日马蹄尘土中。
3.关于采药的诗句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怀庐岳书斋(杜荀鹤)
长忆在庐岳,免低尘土颜。煮茶窗底水,采药屋头山。
是境皆游遍,谁人不羡闲?无何一名系,引出白云间。
赠庐岳隐者(杜荀鹤)
自见来如此,未尝离洞门。结茅遮雨雪,采药给晨昏。
古树藤缠杀,春泉鹿过浑。悠悠无一事,不似属乾坤。
登鹿门山怀古(孟浩然)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初识,浦树遥莫辨。
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养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海漫漫-戒求仙也(白居易)
海漫漫,直下无底傍无边。云涛烟浪最深处,
人传中有三神山。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
秦皇汉武信此语,方士年年采药去。蓬莱今古但闻名,
烟水茫茫无觅处。海漫漫,风浩浩,眼穿不见蓬莱岛。
不见蓬莱不敢归,童男丱女舟中老。徐福文成多诳诞,
上元太一虚祈祷。君看骊山顶上茂陵头,毕竟悲风吹蔓草。
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和王丞诗(鲍照)
限生归有穷。
长意无已年。
秋心日逈绝。
春思坐连绵。
衔协旷古颜。
斟酌高代贤。
遯迹俱浮海。
采药共还山。
夜听横石波。
朝望宿岩烟。
明涧子{氵公}越。
飞萝予萦牵。
性好必齐遂。
迹幽非妄传。
灭志身世表。
藏名琴酒间。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杜荀鹤)
仙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一宵同。若看山下云深处,
直是人间路不通。泉领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
求名心在闲难遂,明日马蹄尘土中。
4.关于“采药”的诗句有哪些1.点绛唇·采药归来 宋代: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
作个闲人样。 2.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登鹿门山怀古 唐代:孟浩然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4.南池 宋代:陶弼 五月红莲繁盛时,隼旆同赏郡南池。
额名旧载零陵志,碑字新镌子厚诗。采药衔杯愁满满,折花行令笑迟迟。
明年岁熟歌声稳,伴醉清香宛是谁? 5.酬濬上人采药见寄 唐代:刘商 玉英期共采,云岭独先过。应得灵芝也,诗情一倍多。
5.采药的古诗点绛唇·采药归来宋代: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
作个闲人样。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唐代: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登鹿门山怀古唐代:孟浩然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南池宋代:陶弼五月红莲繁盛时,隼旆同赏郡南池。
额名旧载零陵志,碑字新镌子厚诗。采药衔杯愁满满,折花行令笑迟迟。
明年岁熟歌声稳,伴醉清香宛是谁?采药唐代:王绩野情贪药饵,郊居倦蓬荜。青龙护道符,白犬游仙术。
腰镰戊己月,负锸庚辛日。时时断嶂遮,往往孤峰出。
行披葛仙经,坐检神农帙。龟蛇采二苓,赤白寻双术。
地冻根难尽,丛枯苗易失。从容肉作名,薯蓣膏成质。
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且复归去来,刀圭辅衰疾。
南吕四块玉_天台路采药元代:马致远天台路采药童,乘鸾客,怨感刘郎下天台。春风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见开。
命薄的穷秀才,谁教你回去来!紫芝路雁北飞,人北望,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小单于把盏呀剌剌唱。
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浔阳江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
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马嵬坡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患。
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凤凰坡百尺台,堆黄壤,弄玉吹箫送萧郎。送萧郎共上青霄上。
到如今国已亡,想当初事可伤,再几时有凤凰?蓝桥驿玉杵闲,玄霜尽,何敢蓝桥望行云?裴航自有神仙分。原是个窃玉人,做了个赏月人,成就了折桂人。
洞庭湖画不成,西施女,他本倾城却倾吴。高哉范蠡乘舟去。
那里是泛五湖?若纶竿不钓鱼,便索他学楚大夫。临邛市美貌才,名家子,自驾着个私奔坐车儿。
汉相如便做文章士。爱他那一操儿琴,共他那两句儿诗,也有改嫁时。
巫山庙暮雨迎,朝云送,暮雨朝云去无踪。襄王谩说阳台梦。
云来也是空,雨来也是空,怎捱十二峰。海神庙彩扇歌,青楼饮,自是知音惜知音。
桂英你怨王魁甚?但见一个傅粉郎,早救了买笑金,知他是谁负心?水龙吟(采药径)宋代:葛长庚云屏漫锁空山,寒猿啼断松枝翠。芝英安在,术苗已老,徒劳屐齿。
应记洞中,凤箫锦瑟,镇常歌吹。怅苍苔路杳,石门信断,无人问、溪头事。
回首暝烟无际,但纷纷、落花如泪。多情易老,青鸾何处,书成难寄。
欲问双娥,翠蝉金凤,向谁娇媚。想分香旧恨,刘郎去后,一溪流水。
蓝溪期萧道士采药不至唐代:卢纶春风生百药,几处术苗香。人远花空落,溪深日复长。
病多知药性,老近忆仙方。清节何由见,三山桂自芳。
送李侍御入茅山采药唐代:张南史苦县家风在,茅山道录传。聊听骢马使,却就紫阳仙。
江海生岐路,云霞入洞天。莫令千岁鹤,飞到草堂前。
见寄唐代:刘商玉英期共采,云岭独先过。应得灵芝也,诗情一倍多。
6.描写药草的诗句1、药圃无凡草
唐
朱庆馀
《赠陈逸人》
2、药出山来为小草
宋
陆游
《涧松》
3、寻草烧茅烹药柜
宋
白玉蟾
《万法归一歌》
4、寸草曾收药笼功
宋
陈允平
《僧房薜荔》
5、笑拈草化烧金药
宋
方回
《隐者》
6、烧药炉存草亦灵
宋
方岳
《又和晦翁棹歌》
7、不将瑶草充大药
宋
胡寅
《和诸友春雪》
8、是草皆为药
宋
释文珦
《幽栖》
9、把手与药兮谁寻本草
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10、草侵药种多难辨
宋
王之道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11、长生瑶草成丹药
宋
王镃
《山居即事》
12、药收阳地草
宋
翁卷
《寄沈洞主》
13、药苗如草长
宋
徐照
《题丁少瞻林园》
14、药署深严才草诏
宋
杨亿
《梁舍人奉使巴中》
15、滋草犹拈药
明
阮汉闻
《示弟》
16、药多前代草
明
童佩
《送盛朝用读书方山》
17、草香千品药
明
杨基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