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知丹参,有必要读一读清代医学家赵瑾叔写的一首诗——《丹参》:“赤参色合丙丁奇,独入心家听指挥。胎任死生俱有赖,血随新旧总堪依。排脓止痛功偏速,长肉生肌效可期。一味古称同四物,妊娠无故不相宜。”
要把这首《丹参》理解透,需要先了解“四物汤”:四物汤是古人治妇人病的传统药膳,由当归、地黄、川芎、芍药四味药材熬制而成,具有补血调经、减缓女性经痛的功效。
现在,这首诗就很容易理解了,大意是说,丹参能破宿血、生新血,安生胎、堕死胎,能够止痛、排浓、除瘀血、生肌肉;诗中强调了“一味古称同四物”,即一味丹参具有“四物”(当归、地黄、川芎、芍药)的功效;“妊娠无故不相宜”,赵瑾叔最后告诫大家,丹参擅长行血、活血,孕妇不宜服用。
现代医学专家对赵瑾叔的这首《丹参》非常推崇,现代医学对丹参功效的概括,与这首诗的意思大致相同:丹参能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心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治“三高”、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避免猝死、中风等意外。
丹参,是保护心脏和心脑血管的好药材。一起穿越古今,对丹参进行寻微探秘。
一、丹心圣药:一味丹参一片丹心
很久很久以前,在东海之滨的一个岛上,有一个百十户人家的渔村,村民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其中,有一个男人出海打渔时,遇上了台风,葬身海底,留下了孤儿寡母。孤儿名叫阿明,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阿明很小就很懂事,努力学本领,练就了一身好水性,跟父辈们一样,打渔养家,孝敬母亲,人称“小蛟龙”。除了打渔,阿明还跟一位老和尚学习中医,决心长大以后,凭自己的医术,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让母亲健康。
母亲由于生阿明时,得了产后瘀血症,长期腹胀腹痛,脸黄肌瘦。这一年,母亲的妇科病越来越严重,常常带下崩漏、下血。终于有一天,母亲连续几天发高烧不退,昏迷不醒。阿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一筹莫展。
正当绝望之际,和尚老师傅想起一件事:以前曾听说大陆上有一种花开紫蓝色、根呈红色的药草,能治产后瘀血症、带下崩漏,具体叫什么记不清了。阿明一听,喜出望外,立即动身前往大陆。当时,正是暴雨时节,水流湍急,往年这个时候谁都不敢离岛前往大陆,此时欲往者十有九死,老和尚和村里的人都为阿明暗暗捏了一把汗。
也许是孝心感动了天地,阿明冲破了无数惊涛骇浪,越过无数林立暗礁,终于登上陆地、进入大山,按照老和尚的描述,采了满满一筐紫蓝色花、红色根的药草。返回渔村后,母亲已经奄奄一息,阿明立即熬制草药,一剂喝下后,母亲醒过来了。阿明每日按时侍奉母亲服药,母亲的病很快就痊愈了。
后来,阿明发现此药不但能治母亲的妇科病,对胸痛、心慌、失眠、心烦和关节疼痛等也很有效果,于是经常往返陆地挖采此药,为渔民们治病,普度患病乡亲。村里人对阿明冒死采药为母亲治病、为乡亲免除疾患非常感佩,把此紫蓝色花、红色根的药草称为“丹心”,意指阿明对母亲、对乡亲的一片丹心、赤子之心。只是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取其谐音就变为“丹参”了。
二、武则天用丹参养颜,朱元璋以丹参救命
女人长寿不算什么,长寿而且美丽,才是优雅女人,武则天就是这样的女人。武则天活了81岁,年过花甲,她的头发依旧浓黑茂密,脸色红润,皮肤白皙富有弹性,演绎女人不老的神话。武则天驻颜有术,其中就有丹参的功劳。据典籍记载,唐代著名养生大师,六朝御医叶法善给武则天献上了一个养颜秘方:以丹参、三七、铁皮石斛为主要药材,按照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精心研制而成。此方重在养血与滋阴并重(丹参、三七养血,石斛滋阴),武则天服用该方达50年之久,即使到了暮年也依旧美丽,容颜不老。
在朱元璋的政治生涯中,刘伯温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在朱元璋的人生生涯中,刘伯温同样是举足轻重的,刘伯温曾用丹参泡酒,把朱元璋从死神身边夺了回来。公元1359年,鄱阳湖,朱元璋与老战友陈友谅、刘伯温并肩作战,与元军周旋多日,战斗失利。朱元璋心力交瘁,经常胸闷、心悸、头晕,在军营中多次晕倒,有一次还晕了一整天,差点死过去。刘伯温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他查阅很多古籍医书,在一本医书中找到了丹参入酒的方子,便让军医按照方子泡制药酒,朱元璋每天服饮丹参酒,不出几天,就康复如常。
三、中医论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
丹参为什么能够帮助武则天养颜,为什么能够救朱元璋的命!因为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之功效,对于这些功效,历代中医经典名著多有记载。
丹参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入心、肝二经。具有活血去瘀、凉血消火、宁心安神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丹参不但破瘀血、生新血,还能益气、养神。
《本草新编》记载:“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与文章开头“一味古称同四物”是同样的意思)。
《本草经疏》记载:“丹参久服利人益气,养血之验也。”养血,是中医治疗血虚证的重要方法,养血能使脏腑组织得到血液的充分濡养,使脏腑组织的功能恢复正常。
《本草求真》记载:“丹参,入心包络破瘀。”心包络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百病皆由瘀生,瘀被“破”了,病就好了。“入心包络破瘀”短短六个字,道尽了丹参的神奇功效。
《别录》:“丹参,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药性论》:“丹参,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日华子本草》:“丹参,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破宿血,补新生血。”《别录》、《药性论》、《日华子本草》除指出了丹参的养血功能之外,都强调了它治疗四肢关节疼痛的功效。丹参为什么能治四肢关节疼痛,其机理就在于它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本草纲目》对丹参的记载:“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疝痛,就是疝气所引起的疼痛,多指腹绞痛,患胆石症、肾脏结石症等疾病时常会发生腹绞痛(疝痛)。由此可见,丹参除了对心血管疾病有效,对腹绞痛(疝痛)也有疗效。
四、现代医学:丹参是救命药,最好的心脑血管药
心脏不好的病人,口袋里都有“救命的小瓶”。“救命的小瓶”除了硝酸甘油以外,还有丹参滴丸。救人无数的丹参滴丸,当然是用丹参提炼的,丹参滴丸是许许多多家庭必备的救命药。
现代医学认为,丹参是最好的心脑血管药,具有促进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具有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具有保肝、改善肝微循环的作用。丹参对心脑血管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活血液 :丹参中的丹参素能够强心,加强心肌收缩力,激活心脏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度,可明显改善胸闷气短、头晕头痛四肢无力等症状。
2 、溶血栓 :丹参中的丹参酮,能够提高纤溶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并能调节血脂、清理血瘀,从源头上防止血栓的形成。
3 、通血管 :丹参通过活血、溶栓,能够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血流增加。同时修复受损血管壁,防止血管瘀堵、破裂。
医学专家作过统计,丹参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并发症、心脏疾病处方中,使用比例高达63.8%!原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卫生部心血管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洪昭光教授统计,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中成剂超过600多种,含丹参的制剂400多种。含丹参的药剂(含其他剂型)年销售达200亿以上,稳居心血管用药榜首!
只要涉及心脏类疾病,必有丹参,而且丹参就是主药!全国心内科医生用药中,没有用过丹参的医生几乎不存在!
五、丹参的副作用及禁忌
即使再好的药,亦有利、有弊,服用丹参也有许多禁忌:
1、很多人爱用丹参煲汤喝,一些老年人特别喜欢用丹参泡水当茶喝。如果没有其它药材加减化裁,长期吃丹参,有可能会得低血钾症,建议服用丹参一段时间后,停服一段时间,间隔服用比较好。
2、无论是煲汤喝还是泡水喝,都不宜过量,每天3-5克为宜,如果过量会出现出现食欲不振、口干舌燥、恶心呕吐等不良的反应。
3、丹参忌同时食用牛奶、黄豆以及藜芦,少吃一些具有刺激性或者是生冷、油炸的食物,否则会降低丹参的药用价值。
4、丹参不可和阿司匹林一起服用。丹参和阿司匹林都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如果将两者一起服用,容易导致出血。同时,丹参也不宜与以下药物同时服用:①心得安;②阿托品;③维生素C注射液;④维生素K;⑤维生素B6、B1;⑥钙剂,如氯化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5、孕期、月经期的女性,一些过敏体质的人,不适合服用丹参。
六、丹参家庭调养实用方
1 、治血瘀型月经不调
丹参30g,切片,用纱布袋扎好,放入酒罐中,倒入白酒1斤,浸泡15天后服用,每次一小盅(约20-30毫升),每天2-3次。白酒通经活血,与丹参同用共收祛瘀止痛之功效。
2 、治女性痛经 :
丹参15g,郁金6g,用水煎服,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痛经是因为经络运行不畅,此方对女性痛经有较好效果。
3 、治慢性肝炎:
丹参9g,郁金9g,板蓝根9g,茵陈15g,用水煎服,分2-3次服用。适宜慢性肝炎、体虚肝郁患者。
4 、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丹参30g,土茯苓30g,金银花30g,赤芍30g,当归15g,川芎15g,用水煎服,分2-3次服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5 、治胃脘疼痛
丹参30g,檀香3g,砂仁3g,用水煎后服用,分2-3次服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疼,可治胃脘疼痛。胃脘痛,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发生的疼痛。
6 、治神经衰弱症
丹参15g,五味子30g,用水煎服,分2-3次服用。对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头晕等症状均有一定疗效。
7 、治贫血
丹参10g,黄精10g,绿茶5g,共研成粉末,用开水冲泡后服用,每日1剂。黄精补脾、润肺、养阴生津,与丹参共同作用,可治贫血。
8 、治冠心病和“三高”
丹参粉6g,三七粉6g、山楂粉6g,饭后用温水冲兑服用,适宜冠心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
9 、治脑血栓(中风):
丹参30g,黄芪20g,川芎10g,三七5g,水蛭5g,用水煎服,分2-3次服用。活血化瘀、补气通络,可治脑血栓中风和中风后遗症。
药名血参
别名乳腺草
汉语拼音xue shen
英文名Herb of Wallich Wedeli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edelia wallichii Less. 血篸
功效补血;活血;止痛。
考证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科属分类菊科
拉丁文名Herba Wedeliae Wallichii
主治贫血;产后大流血;子宫肌瘤;闭经;神经衰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坡草地、溪边路旁或山区沟谷中。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功效分类补血药;活血药。
食疗价值 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参的根和根茎。产于江苏、安徽、河北、四川等地。春、秋采挖,洗净,晒干。切片、段,生用或酒炒用。[性能]味苦,性微寒。能活血化瘀,凉血,安神。
[参考]含丹参酮、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丹参素、维生素E等。
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能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的恢复期,使网织细胞增多,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有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降低血糖;对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用途]用于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腹腔包块或肿瘤;慢性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血不养心或心火偏亢,心悸不安,心烦失眠。
[用法]一日5~15g。煎汤,浸酒,泡茶。
[附方]
1、田七血参:三七100g,血参15g。水煎取浓汁,加白糖适量,干燥成颗粒。每次20g,温水溶化饮。亦可将二药研为细末,每次10g,加糖适量,泡茶饮。源于《全国医药产品大全》。本方用二药活血化瘀,并降血脂,增加冠脉流量。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2、血参饮:血参15g,檀香、砂仁各5g。以水先煎丹参,后下檀香、砂仁煎沸饮。可加适量红糖调味。
源于《时方歌括》。本方以血参活血化瘀,檀香、砂仁行气止痛。用于血瘀气滞,脘腹疼痛。现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3、丹红酒:血参60g,红花、月季花各15g。以白酒500g浸渍。每次饮1~2小杯。
本方以三者活血化瘀,调经。用于血瘀经闭,月经不调,痛经。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4、血参玉楂饮:血参、玉竹、山楂各15g。煎水饮。
本方以丹参活血化瘀,并同玉竹、山楂降血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
性味味甘;性温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蟛蜞菊的全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该品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Labiatae 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Bge. 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应用
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常与川芎配伍应用。在治疗胸腹疼痛属于气滞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药同用。
用于温病热入营血、身发斑疹、神昏烦躁。常与鲜地黄、水牛角、玄参等药同用。
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药配合同用。用法用量煎服,9~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反藜芦。孕妇慎用。
[不良反应]
(1)个别患者会出现胃痛,食欲减少,口咽干燥,恶心呕吐,与丹参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有关。宜停药,并可口服胃舒平,普鲁苯辛等药,重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2)个别晚期血吸虫肝脾肿大患者,在服用大剂量丹参后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应停用丹参,并给予止血剂,维生素等。
(3)丹参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有的还伴见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甚则恶寒,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随即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血压下降,乃至昏厥休克等。应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以及非那根等抗过敏药,同时用中药生脉散加减调理。 别名赤参,山参,紫丹参,红根,红暖药,紫党参,红参,血参,血参根,血丹参,红丹参,赤丹参,血生根,血山根,木羊乳,连马,山红萝卜,活血根,靠山红,烧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大红袍,蜜罐头,蜂糖罐,朵朵花根,却蝉草根,奔马草根,长鼠尾草根,水羊草根。
商品名丹参。以根条粗壮,干燥、色紫红、无芦头及须根者为佳。
处方名丹参,赤参,紫丹参,炒丹参,酒丹参,醋丹参,丹参炭,鳖血丹参等。
处方中写丹参,赤参、紫丹参均指生丹参。为原药润透切片入药者。
炒丹参为丹参片用文火炒至深**,略见焦斑,取出摊晾,而后入药者。
酒丹参又名酒炒丹参。为丹参片用黄酒淋洒,闷透,文火微妙入药者。增强活血之功。
醋丹参又名醋炒丹参。为丹参片用米醋淋洒,微闷,文火微炒入药者。增强止痛之功。
丹参炭为丹参片用武火炒至焦黑,存性,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然后入药者。偏于止血。
鳖血丹参又名鳖血拌丹参。为丹参片用适量鳖血拌匀,晾干后入药者。偏于养血。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吴普本草
》载:“茎华小,方如茬(即白苏),有毛,根赤,四月华紫,三月五月采根,阴干。”《本草图经》称:“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干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花,红紫色,似苏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余,一苗数根。”《本草纲目》曰:“处处山中有之,一枝五叶,叶如野苏而尖,青色,皱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细子,其根皮丹而肉紫。”综合诸家本草所述,主要形态特征均与现在所用唇形科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完全相同。 不少传统药物名字很接近,例如以“参”为名的药物便不胜枚举。要吃“参”治病或补身,以为所有的参都是大同小异,是危险及错误的。
例如:丹参、人参及党参便是迥然不同的药物,所含成分不同,药理不一样,疗效更是有别。
人参属五加科(acanthopanax)植物,种类多达2000种,有Panax ginseng(东方人参oriental ginseng)、Panax quinquefolin(美国人参American ginseng)、 Eleutherococcus enticosus(西伯利亚人参或刺五加Siberian ginseng)、高丽参、吉林参等等,成分含多种人参皂甙(ginsenosides)。人参在不同文献中有不同的名称,如人衔、黄参、地精、孩儿参、野山参、移山参等。有必要根据拉丁文学名或科学名词证实药物正确。
丹参来自Salvia miltiorrhiza的根茎,是鼠尾草属植物,Salvia种类繁多,成分也不一样。
至于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属桔梗科(platycodon)植物,含黄芩素葡萄糖甙(scutellarein glucoside)、生物碱等成分。
一般人熟悉的田七(anthriscus sylvestris)也叫峨参,含峨参内酯(anthrioin)和异峨参内酯(isoanthrioin)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