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千年驯化史说明文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3:09:51
字号: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驯化”这个概念。

种子千年驯化史说明文

通俗地讲,驯化就是我们的老祖宗从山上或者草地里看到合适的、心仪的野生植物,把它们带回住地去进行人工栽培繁殖,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祖宗们不断地选择他们喜好的那些植物(好吃的、产量高的等)保留下来,下一年接着种。这样,最开始的野生植物就慢慢变化成为了我们今天栽培的作物。

世界主粮作物主要有三大类:玉米、水稻和小麦。据考证,其中水稻起源于中国。约9000多年到约1万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在水稻的驯化上为全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玉米起源于北美州的墨西哥,准确地说是墨西哥西南部的一个盆地。而小麦则起源于亚洲西部目前依然战乱频发的地方,包括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可以说两河流域文明孕育了麦类。到现在这三大主粮在全球种植和食用,人类的祖先对这些作物进行了几千上万年的驯化,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农作物品种培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基因起着决定性作用,基因的变化决定了农作物从古到今的变化。

那么,基因是什么?专业地讲,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即“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片段,而DNA是由包含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以A、G、C和T表示)四种碱基的脱氧核苷酸通过碱基之间互补配对的方式,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连接而成的螺旋状双链大分子物质。通俗地说,基因就是生物体中决定这种生物体长成什么样子、具有什么样的特性,而且还能把这些样子和特性传递给它的后代的一种物质。不同基因中上述四种碱基(A、G、C、T)排列顺序的差别就决定了各个基因控制的特性不一样。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9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