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药,在各大药店都有售卖,掌握正确的服用方法,对健康可以带来不少的好处,那么中药白术可以治疗便秘吗?怎么用白术治疗便秘?白术是可以治疗便秘的,但是需要掌握方法,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如何用白术治疗便秘吧。
1、白术能治便秘吗
白术属于菊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临床以根茎入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生白术长于燥湿利水,炒白术健脾益气作用强一些,常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证。
《本草汇言》评价白术说:“用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不少传统健脾益气名方中,都离不开白术。
2、如何用白术治便秘
很多医生发现,重用生白术(30克以上)可以起到通便的作用,对老年便秘尤为合适。老年便秘多由于脾肾虚弱、胃肠蠕动减慢,生白术既有健脾益气的功能,又能调理中焦气机,促进胃肠蠕动,标本兼治,既能通便,又能补脾。
研究表明,白术水煎液对家兔离体肠管活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兴奋作用,当肠管受乙酰胆碱作用而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呈抑制作用;当肠管受肾上腺素作用处于抑制状态时,白术又呈兴奋作用,能使肠管活动恢复。根据临床实践,对于脾虚便溏要用炒白术,老年便秘则用生白术。
白术的炮制不同,功效也有所差别。临床常用的白术炮制方法有:
1、生白术: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2、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10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3、焦白术:又名焦术、白术炭,即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喷淋清水,取出晾干。焦白术以温化寒湿、收敛止泻为优。
4、土炒白术:取一份灶心土(伏龙肝)研为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5份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土炒白术功能健脾和胃、止泻止呕。
生白术煎服有助通便,想要治便秘的朋友可要注意了。
3、白术治便秘的方法
1、用生白术500克,粉碎后加入小量白糖,用温水调为糊状,每天30克,大概能用两周多,需要冷藏保存。如果保存条件有限,建议每次调一周的白术糊,即放200-250克生白术,随用随做,以防变质。
2、中医治疗习惯性便秘专用经验方: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本方中白术用量需60克上下为宜,大剂量始有宣通功力,若少用常反致腹胀壅滞。
3、也可做成白术粥,取白术40克,大米60克。取白术40克煎水取汁,加大米60克同煮成稀粥,每日早晚服食。适用于气虚便秘。
4、枳实白术煲猪瘦肉为略带中药气味的药膳汤饮。它与一般润肠通便药膳不同的是,它有益气健脾、助肠蠕动的功效,同时为中老年人便秘之用。枳实、炒白术、山楂各8克(中药店均有售),猪瘦肉100克,生姜1片。各物洗净,药材稍浸泡。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清水1000毫升(约4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500毫升(约2碗量),下盐便可。为1人量,1日分2次进饮。
4、便秘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美容:便秘患者由于粪块长时间滞留肠道,异常发酵,腐败后可产生大量有害的毒素,易生痤疮、面部色素沉着、皮疹等。
2、导致肥胖:毒素导致大肠水肿,下半身血液循环减慢,易形成梨形身材及胖肚子。
3、产生体臭:毒素的聚集可引起口臭和体臭。
4、饮食无味:便秘可使腹部胀满,产生恶心、厌食、食而无味。
5、神经衰弱:便秘病人可有烦燥不安、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状。
6、引发痛经:慢性便秘病人由于长期盆腔肌肉刺激,常可引发痛经。
7、欲望减退:长期便秘病人可有欲望减退,导致男子阳痿、早泄,女子性冷淡或性高潮缺失,使性生活质量下降。
8、并发疾病:便秘病人可并发肛肠病,如痔疮、肛裂、直肠脱垂和结肠憩室。此外,还易患荨麻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及胆结石症,头痛以及肩凝症等许多病。
9、诱发癌症:此外,尚可诱发乳腺癌:便秘病人的有害毒素持续刺激肠粘膜,易导致大肠癌,此外尚可诱发乳腺癌。
10、造成猝死: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便秘的肛门怒挣可使血压急剧上升,造成中风甚至猝死。
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很多,主要有五大养生方法,包括:精神养生方法、起居养生方法、饮食养生方法、运动养生方法、药物养生方法。
中医学将能够补益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益药,或补虚药。药物养生法,正是指应用补益中药的调养来保养生命的方法。
中药学认为儿童为幼稚之体,正处生长发育时期,应按照人体的正常规律成长。儿童时期如果过多服用补益药,有如拔苗助长,非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还会产生毒副作用。补益药主要适用于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
中药属于天然药物,中药材的质量与其产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分布和生长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各地的水土、气候、日照等生态环境有很大差异。植物和动物对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各自的特定要求,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所产的药材质量最好。所以某地区出产的特定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是指通过长期的使用、观察、比较,确定某地区所产的特定药材,其质量与疗效优于其他产区,其产地出产的药材称之为“道地药材”。如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细辛,四川的川芎、黄连,浙江的杭白药、杭菊花,河南的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的三七、茯苓,广西的蛤蚧,福建的泽夕、白木耳,山东的阿胶,山西的党参,宁夏的枸杞,甘肃的当归,内蒙的黄芪,西藏的冬虫夏草等,均被称为道地药材。
中药材炮制的作用。中药材炮制是根据医疗用药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中药材进行处理,使药物消除或降低毒性及副作用。增强疗效,改变性能,便于调配、制剂、服用、贮藏等,已达到提高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一、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
川乌、草乌、附子、半夏、天南星、马钱子等生用内服易于中毒,炮制后毒性降低;巴豆、大戟、甘遂等药性猛烈,炮制后能缓和药性。
二、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蜜炙百部、紫菀、款冬花,能增其润肺止咳作用;
蜜炙麻黄,能缓和发汗之力,增强其止咳平喘作用;
蜜炙黄芪,能增强其补中益气的作用;
蜜炙甘草,药性变温,增强补中益气、润肺的作用;
麸炒山药,增强补益脾胃的功效;
麸炒乌药,增强其焦香气味;
麸炒苍术,增强其健脾作用;
麸炒枳壳,可缓和其攻破之性,增强理气和胃作用;
麸炒枳实,可缓和峻烈之性,增强消积健脾作用;
麸炒五谷虫,矫味,以增强健胃消食作用;
麸炒僵蚕,矫臭、矫味;
酒炒升麻,助其升提,麸炒去其燥性,不伤膈气;
香附:姜汁能增加止呕作用,盐制能增加理肾气作用,酒制能增强活血行经的作用,醋制能增强止痛作用。
黄连:引药上行清上焦之火;
续断:酒润麸炒,可增强壮筋骨、通血脉的作用;
山茱萸:酒蒸可增强温补肝肾作用;
女贞子:酒蒸后能增加有效成分溶出,改变油脂的滑性,增强补益功效;
乌梢蛇:酒制去其毒性,增强活血祛风作用;
紫河车:酒制后可矫味,增强补益作用;
元胡:醋制后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增强止痛祛瘀功效;
狼毒:醋制解毒,增强止痛作用;
商陆:醋制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
棉大戟:醋制缓和毒性;
五味子:醋制增加收敛作用:
乌梅:醋制可增强其酸湿收敛,涩肠止泻,止血作用;
柴胡:醋制引药入肝,增加舒肝止痛作用;
三棱:醋制引药入肝,增加破血软坚止痛之功;
莪术:醋制后入肝经血分,增强破血止痛作用;
巴戟天:盐制引药入肾,增强补肾作用;
知母:盐制引药入肾,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泽泻:盐制引药入肾,增强利水渗湿的作用;
小回香:盐制能缓和辛散之性,温肾暖肝;
川栋子,盐制引药入肾,增强利湿热的作用;
车前子:盐制引药入肾,增强下行利水作用;
沙苑子:盐制增强补肝肾,益精作用;
补骨子:盐制增强入肾温补命门的作用;
益智:盐制引药入肾,增强暖肾固气,涩精的作用;
杜仲:盐制,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作用;
远志:甘草水制解毒,缓和远志苦燥之性;蜜制增强润肺化痰之效;
厚朴:姜水制可消除对咽喉刺激,增强温中和胃的功效;
吴茱萸:甘草水制解其毒性,油砂炒后便于煎出有效成分,盐制引药入肾;
肉豆蔻:滑石粉制后,可除去油分,增强湿肠止泻的作用;
焦术:土炒增强健脾止泻的功效。
三、改变药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地黄生用为生地黄,功效以凉血为主,制熟后为熟地黄,功效以补血见长,何首乌生用解毒泻下通便,用黑豆汁制后,功效转为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生姜重在辛散解表,煨制则温中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