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瓜。黄瓜喜欢温暖,不耐低温,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优良品种在35度的高温中也能正常生长,光合作用不受到影响,如果遇到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需要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大白菜。大白菜适合在8月上旬中旬种植,生长期为60天左右,此时种植10月份即可收获,大白菜种植较为复杂,要提前育苗,后按间距50厘米左右栽种,生长期间注意除草,防治病害。
3、茼蒿。茼蒿病害虫很少,生长期短,适合在夏季种植,气温在20℃以上时进行播种,撒播或条播皆可,播种后覆土1厘米,生长期为35-45天,株高15-20厘米时即可采收,也可掐其幼嫩的茎梢,等待二次采收。
4、萝卜。小萝卜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属于速生菜类型,其中六缨萝卜于8月初播种,一般条播,约4-5天后出苗,可按苗间距8-10厘米定苗,施少量肥,维持土壤的湿润,在9月底即可收获。
果品和蔬菜在种植业种占比是60%,因为果品和蔬菜是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用食品,所以占比比较高。
综合运用时序变化趋势、空间集聚分析等方法,从种植结构类型和种植比例变化趋势分析了1980年以来中国县域种植结构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① 近30年来中国前10位的种植结构类型有16种,2002年后多元种植结构逐步替代单一型种植结构。粮食作物占优的单一种植结构类型呈逐年递减趋势,其中1980年全国82.7%的县级农业种植结构是水稻、小麦、玉米及其组合种植类型,2002年后的果蔬类型增加改变了种植结构格局。② 全国种植县中有47%的水稻、61%的小麦和29.6%的玉米的种植比例显著减少,其他作物呈现增加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