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元胡等中药材防冻措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9:57:21
字号:

3月上中旬是浙贝母、元胡等中药材生长旺盛时期,如遭受严重倒春寒或春雪会折断植株、冻裂茎秆、叶片冻死等,甚至全株冻死。如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严重影响产量。预防及灾后田间管理要点:

?浙贝母、元胡等中药材防冻措施

1、已开花的浙贝母冻前做好摘花工作,以免嫩茎受冻。倒春寒或春雪后及时清理植株上的积雪,以免冻害,同时修剪被雪折断植株。并做好清沟排水,有条件的可进行浅松土,降低田间湿度,有利土壤升温,使植株迅速恢复生长。灾后应适当推迟浙贝母摘花工作。

2、生长偏嫩的浙贝母、元胡植株,冻前及时撒施炉灰或喷施植物动力2003等,以提高植株抵抗能力。冻后待植株恢复生长,应适当施用N、P、K等速效化肥,可进行根外追肥,以补充植株营养,减少损失。

3、灾后气温上升至15℃以上时,应做好病害的预防工作,可用托布津、百菌清、大生等农药预防浙贝母灰霉病、元胡霜霉病等病害。

生活中,我们的身体很容受到风寒、湿邪的入侵,进而侵袭到我们的经络,或者关节,就会导致经络组织不通,出现关节疼痛,特别是经常在户外,或者长期生活的环境较为潮湿的人群中比较常见,一方面是受外邪的侵袭,主要指的是风、寒、湿;另一方面主要是指患者口中经常说到的受风了、受寒了、受凉了,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我们肢体关节的疼痛。

寒湿引起关节疼痛的主要表现?

引起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一般以酸重为主,特别是酸痛,或是有肿胀,在阴雨季节症状更明显,中医学上这种情况属寒湿痹症。 主要是指的寒、湿等邪气侵入人体的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另外呢,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肝肾气不足也会导致关节疼痛,所以在治疗上,中医以温补肝肾,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为主。

我们可以从我们的双脚来达到这个目的,比如泡脚疗法,为什么呢?

我们的双脚在人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体的“第二大脑”,中医学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经络的重要起始部位,我们的脚上有136个穴位,人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反应区。

而我们的双脚是在身体的最下方,也是阳气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受风寒湿邪的入侵,久而久之,体内就会出现寒湿加重的情况,进而导致一些因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

通过泡脚能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防御外邪入侵对关节造成疼痛。

巧用这几位中药泡脚熏洗,关节更 健康 。

当归、赤芍、熟地、川穹、桃仁、红花、伸筋草、透骨草、桑枝、丝瓜络、桂枝、薏仁、艾叶,这几位药材分别有温补肝肾,散寒通络,祛风除湿的作用,每天用这几味药材泡脚,对风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有很好效果。

用法:首先将上述药材浸泡1日,再进行煎熬,熬30分钟左右即可,然后将药液倒入瓷盆内,趁热熏洗双脚(先熏后洗),每次泡脚20分钟左右即可。时间允许的话,每天早晚各两次, 泡脚的时候,水位尽量淹过脚踝。

泡完脚之后,趁热打铁,可以做下反射区的一个按摩,那么我们脚部关节的反射区在哪里呢?

1、膝关节

在我们外边踝关节的正下方,然后去找痛点或者酸胀的点,重按10次,反复做2组。

2、肩关节

肩关节的反射区在小指指根后侧,同样找到酸胀的点,重按10次,反复做2组。

另外,上述已经说过,肾和关节的 健康 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此时也可以找到肾的反射区进行按摩。脚底肾反射区就在人体左右脚板的正中间,同样找到酸胀的点,重按10次,反复做2组

总结:

我们的关节对天气的变化非常敏感,关节组织往往随气候改变而收缩和松弛,造成旧病复发,关节疼痛。所以,对于关节炎等疾病的预防和调养首先要保暖防寒,特别是关节和脚部的保暖。每日泡泡脚,并且适当按摩脚步相应的反射区,可以起到很好的通血活络、散寒祛湿的作用。对于比较严重的关节疾病,除了防潮保暖外,还应及时就医,及时做出相应的治疗。

#关节炎# #寒湿#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73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