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稻是怎么被培育出来的?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9:28:31
字号:

康熙帝应用单株选择法,成功地选育了一种早熟高产的优质水稻——御稻。据《康熙几暇格物编》的记载,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次,康熙帝在田间巡行,”忽见一科高出众稻之上”的稻子。他还发现这株稻与普通稻子不同,它成熟较早。当时正阴历六月下旬,普通稻“谷穗方疑”,然而这株稻的子实,却“已坚好”。为了证明这种早熟性状是否能遗传下去,康熙帝便把这株稻的种子单独收下来,准备第二年在田间试验。第二年试验结果证明,这株稻的早熟性状是遗传的,六月时,此稻果然先熟,并“从此生生不已,岁取千百”。长时期来,它一直成为御用稻米的主要来源。由于它最初是从皇宫用粮的稻田中发现选育成的,所以人们称它为“御稻”。御稻的选育成功和推广,与康熙帝的卓识是分不开的。由于“御稻”早熟,生长期短,所以既适合在无霜期短的东北地区种植,也适于在无霜期长的江南地区实行一年两熟。康熙帝决定在更大的地区范围推广这种稻种。公元1715年,他首先在江浙地区推广,令民种植。果然,第一年就在苏州地区获得一年两熟的成绩。在推广“御稻”的过程中,康熙帝始终将“御稻”与普通稻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是“御稻”在江浙推广的第二年,两季相加亩产已达到五石二斗,比对照田每亩要多收一石三斗。四月两季相加,亩产已高达六石八斗。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所以很快就被推广到安徽、江西等地。

御稻是怎么被培育出来的?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6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