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菜地种植多种菜,被咱们农村人称之为自己的小菜园地,菜园虽小,但是菜地里种植着咱们农村人,一年四季享之不尽的绿色蔬菜吃,而且还一茬接一茬子滴。
在农村家庭菜地里,咱们春季种了辣椒,豆角,黄瓜,丝瓜,南瓜,白瓜,苦瓜,红薯,雪芋,芋头收获之后,又接着种植冬季所需要吃的小白菜,大白菜,沈阳青,香菜,菠菜,罗卜菜,油菜。
上面这些收获的蔬菜,咱们农村人吃不完的新鲜蔬菜,就可以拿去城里换钱,给外地打工的儿女们寄一些过去吃,平时有亲戚朋友们回家时,搭点新鲜蔬菜水果过去,也可以减少他们城市里的生活开支的是吧。
除此之外,象我们农村家庭菜地里的蔬菜,万分硬吃不赢时,我们可以晒干成干辣椒,干豆角,扑豆角,酸豆角,苦瓜干,南瓜干,黄瓜干,红薯干,磨成红薯粉,制成红薯粉丝储藏起来,到了冬春蔬菜少的时候吃,反正没有浪费了的是吧!
家庭菜地里种多种菜,普遍长势不好,可能是土壤肥力不够,或者是土壤板结,肥料没有发酵好所致的七星老农去年把屋前楠竹林用挖掘机开荒出来了一个新的小菜园子,用尼龙网把它围了起来,开始种植蔬菜的时候,许多的邻居们都说,你这菜地里尽是些死黄土,恐怕你要等两三年以后,等土壤肥了才有菜吃,我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谁叫我是三农人呢?对于种植蔬菜我还是比较很内行的是吧。
新菜地我一开始就买了一些菜饼肥与鸡屎回来了,我就把它们均匀撒一层在土壤上,再用锄头把土壤与肥料混合在一起挖转来,再用地膜覆盖上后让肥料在土壤中化酵了一个多月时间,到了清明节的时候,我就在地膜上打一些小洞,陆陆续续地把辣椒,豆角,玉米,凉薯,汗菜,莴笋,黄瓜,苦瓜,南瓜,红薯种,韭菜,空心菜,茄子都下种了。
不过我的两个妹夫种植蔬菜的情况就不同了,大妹夫种植蔬菜肥料没有化酵好,种一批菜就死一批菜,而二妹夫房子建在公路边的田里,菜地在屋后面,由于地势太平坦,又是深脚冷水田的菜地,地下水特别的丰富,种植的蔬菜由于土壤板结,根系不透气,造成了蔬菜经常烂根死苗,也没有菜吃了。
由些可见,家庭菜地种植蔬菜品种多样化,普遍长势不好,可能是你菜地土壤板结,加上今年雨水多,排水沟太浅,土壤不爽水,下雨后没及时疏松土壤,导致了种植的蔬菜容易发生根腐病烂根死苗,也有可能是你种植的蔬菜底肥没有化酵彻底,导致了土壤中温度高,细菌多,致使蔬菜轻度烧根停止了生长是吧。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
在茄果类蔬菜的栽培中,越来越多的菜农朋友有这样一个感受,辛辛苦苦种的蔬菜,等上市后,因为品质不好卖不到好价钱。我们种菜要的是经济效益,产量再高,效益不行,也是白忙活。而决定效益的第一因素是品质,品质决定了价格,因此,无论我们种的是什么,品质一定要有保障;第二个因素是上市时间,一般来说,上市越早价格越高;排在第三位的才是产量。因此,什么样的品质才能卖高价?决定茄果类果实品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茄果类蔬菜果实的品质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什么样的果是品质好的果?
虽然评判茄果类蔬菜品质好坏的标准有很多,但有许多方面都是共性的,如果型、果面、着色、大小等。
果型、果面:对于果型,讲究的是一定要周正、好看。在价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对消费者的购买欲起着决定作用;品质好的果蔬要求果面光滑,也就是果皮光亮,没有病斑、裂口等,光泽度要高。着色:品质好的果蔬要求着色均匀,不单单是指着色作物如西红柿、茄子等,对于叶菜类这些也是有同样的要求。着色除了和钙钾比关系最为密切外,还和微量元素锌,光照、温度等条件息息相关。大小:说到大小,我们许多菜农朋友都觉得果越大越好,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品质好的蔬果大小适中,符合品种的特性。口感:口感主要涉及的就是含糖量,影响含糖量最大的因素是激素。因此,做采摘、精品果的一定要控制激素的使用。二、决定果实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果实品质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品种:许多菜农朋友在栽培之前不怎么重视品种的选择。其实,在所有的因素里面,对果实品种影响最大的就是品种,这是由所栽培品种的基因所决定的,是我们种植后没办法通过田间管理等措施来改变的。如抗病毒的西红柿品种永远赶不上不抗病的品质,因为这是由抗病毒基因决定的。水肥供应:水肥里面包括底肥、追肥、叶补肥和浇水,这个是我们人为可控的,因为比较重要,所以我放在了如何种出高品质蔬菜的具体措施里的最后。激素的使用:一般我们在蘸花处理上如果已经用了激素,那么在后期的生长中就尽量不用激素。激素虽然对着色不会产生影响,但会对果实的口感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我们是多年种植的菜农,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西红柿、甜瓜等在花期利用激素授粉和蜜蜂或点花授粉出来的口感要差很多。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昼夜温差、光照、秧果比等,环境因素和我们的管理手段关系密切,在棚室栽培,是通过我们的人为手段可以调控的。如果非要对这几个因素对品质的影响比重做个划分,一般品种的影响占到了40%~50%,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品种选择的重要性,在栽培前,一定要选择好品种;水肥对品质的影响占比大约30%,仅次于品种;激素能占到10%,剩下10%就是环境因素。
三、如何种出高品质的蔬菜?
在了解了影响蔬菜品质的因素后,我们就可以着手从上面提到的这些因素去管理。
1、选择适宜的品种是前提
品种只要我们选择了并种植了,就没有办法再去改变。因此,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进行种植,北方的品种在南方根本就没法适应当地的环境。一个品种的确定,基本上要经过2~3年的试种和筛选才能确定,在确定时要把握一个总体的原则:适合当地的种植习惯、适合管理和适合市场。
2、激素使用要慎重
其实我一直不建议菜农朋友使用激素,前面说了,激素对蔬菜的品质影响很大。如果非要用,就是在一种情况下,那就是前期的秧苗没有控制住徒长,导致后期膨果膨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使用激素。
在激素的使用时,有两种方式喷施和冲施,一般来说喷施的成本要比冲施的成本高。在我们经常购买的桶肥里,厂家会宣传里面有膨果因子、着色因子,其实这些东西的本质都是激素,其有效成分主要是复硝酚钠、氯吡脲或者DN-6+氯吡脲,在这一点上我们菜农朋友应该有所了解,甚至有些不良小厂家,做桶肥的时候用硫铵+激素,水溶肥就这样做出来了。因为这些激素成本太低,一亩地15~10克,成本也就几块钱。
如果是喷施,建议选用有效成分含有GA4+7带嘌呤成分的,而且不建议单用,在喷施的时候可以加一些含有氨基酸的水溶肥,缓和激素对果蔬的刺激,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其实,只要我们规范我们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合理的光、温、热和水肥管理,膨果是没有问题的,不一定非要去用激素。
3、环境因素要重视
环境因素对茄果类蔬菜品质的影响主要是温度和温差。要想有好的品质,膨果期和成熟期的温度管理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膨果期的温度要比成熟期的温度高2℃,尤其是上膛着色类的蔬菜。如西红柿,在着色期温度一定不能超过26℃,温度太高不但着色慢,而且容易发软。
合理的昼夜温差也是获得高品质果蔬必不可少的条件。一般来说合理的昼夜温差为10℃左右。温差低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温差太高容易导致植株抗逆性变差,出现各种病害。
另外,在管理时秧果比也一定要重视。并不是秧子越旺越好,我们许多菜农朋友总感觉秧子弱,就使劲追肥,导致秧苗旺长,反而不利于果实的着色和干物质的积累。
4、水肥管理是关键
能否取得好品质,水肥管理是关键。针对管理我们提倡以下原则:施足基肥巧追肥,养根提质改良土,控氮促花重微肥,品质提升钙钾肥。
我们菜农朋友当前对底肥的施用,还存在随意性,其实底肥对品质的影响远远大于追肥。因此,施基肥时一定要施足,而追肥一定要巧,追肥次数控制不下来,品质就会永远提不上去。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氮肥过量,因为在氮、磷、钾三大养分中,氮肥是施入后最能显现秧苗长不长效果的,品质要想好,氮肥的量一定要控制住。
不仅仅是茄果类蔬菜,其它如叶菜类、块茎类的作物养根都要养好根,而在浇第一水定植水时,就要有养根的习惯,可随水冲施具有改土作用的生物菌肥或菌剂。这样,在保证苗子成活的同时,为根系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后期的追肥过程中,也要将改土的理念贯穿始终,每追2次肥,就要浇一次空水加养根肥,把土壤中被固定的养分释放出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促花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坐果。其实苗期是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花芽分化的好坏,决定了后期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促花一定要从苗期就开始。在定植10天左右后,我们一般要浇缓苗水,在浇缓苗水时可随水冲施2~3公斤配比为12-15-13左右的速效功能性水溶肥料,如果磷的有效成分为水溶性磷酐效果更佳。
要想提升品质,钙肥和钾肥的合理施用相当重要,并不是在膨大着色期钾肥施的越多越好。钾肥太多会抑制钙的吸收,不利于品质的提升。在着色上膛期我们菜农朋友喜欢用磷酸二氢钾,但随着肥料产业的发展,钾肥我们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一些有机钾,更有利于蔬菜对养分的吸收,在喷施钾肥时,一定要记住钾肥和钙肥同时使用。
进入采收期后,原则上不建议再追肥。尤其是西红柿栽培,一定要控肥,氮、磷、钾用的越多,越影响着色。采收期的核心管理工作是养根,防止植株早衰。
蔬菜品质的提升,是一个综合性管理措施,不能只靠改善一方面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管理中,既要选对品种、还要做好环境因素的调控,当然水肥管理更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