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有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6:11:50
字号:

法律分析:一、鼓励双季稻种植。对种植双季稻的种植户,当年度给予一次性补助400元/亩;种植面积达100亩的,当年度再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种植面积每增加100亩追加奖励1万元,单个种植户当年度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20万元。二、鼓励发展再生稻。对再生稻种植面积达30亩以上的种植户,当年度给予一次性补助300元/亩。三、鼓励新流转耕地改种水稻。对当年度新流转的耕地调整种植用途改种水稻,且种植面积达30亩以上的种植户,给予一次性补助200元/亩。四、鼓励抛荒撂荒耕地种植粮食作物。对抛荒撂荒耕地复耕后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且相对集中连片种植面积5亩以上的种植户,当年度给予一次性补助400元/亩。五、支持水稻生产功能区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稻生产功能区内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复和完善项目,优先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中央、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补助的基础上,市、县两级配套180元/亩,按照2:8比例承担。六、支持小农户购买水稻生产代耕代收服务。对水稻生产购买使用机械代耕、代收服务的小农户,当年度给予一次性补助50元/亩。七、加强粮食生产金融支持。对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购置插秧机、收割机、谷物烘干机所产生的利息,给予50%的贴息补助;引导本地金融机构专门开发用于促进粮食生产的信贷产品。八、支持粮食保护价收购。执行籼稻谷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敞开收购本市域内农户当年度新粮。国有收储企业收购产生的价差由本级财政资金补足。

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有哪些

法律依据:《关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八条措施》 一、鼓励双季稻种植。对种植双季稻的种植户,当年度给予一次性补助400元/亩;种植面积达100亩的,当年度再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种植面积每增加100亩追加奖励1万元,单个种植户当年度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20万元。二、鼓励发展再生稻。对再生稻种植面积达30亩以上的种植户,当年度给予一次性补助300元/亩。三、鼓励新流转耕地改种水稻。对当年度新流转的耕地调整种植用途改种水稻,且种植面积达30亩以上的种植户,给予一次性补助200元/亩。四、鼓励抛荒撂荒耕地种植粮食作物。对抛荒撂荒耕地复耕后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且相对集中连片种植面积5亩以上的种植户,当年度给予一次性补助400元/亩。五、支持水稻生产功能区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稻生产功能区内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复和完善项目,优先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中央、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补助的基础上,市、县两级配套180元/亩,按照2:8比例承担。六、支持小农户购买水稻生产代耕代收服务。对水稻生产购买使用机械代耕、代收服务的小农户,当年度给予一次性补助50元/亩。七、加强粮食生产金融支持。对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购置插秧机、收割机、谷物烘干机所产生的利息,给予50%的贴息补助;引导本地金融机构专门开发用于促进粮食生产的信贷产品。八、支持粮食保护价收购。执行籼稻谷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敞开收购本市域内农户当年度新粮。国有收储企业收购产生的价差由本级财政资金补足。

香蕉黄叶病(Banana panama disease)又名:香蕉巴拿马病( Panama disease )

◎发病生态与传播方式:整年均会发生,但10月至次年2月为发生严重时期。由蕉株根部或块茎感染。病原菌可靠河水、灌溉水、农具及病苗而传播。本省南部地区自民国57年首次出现黄叶病以来,病势逐年扩散,现已波及多数高屏蕉园,蕉农将发病残株废弃於水沟和自病区取苗乃本病传播迅速之主要原因。

病原菌在病株组织内可产生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但在土壤中主要以厚膜孢子存活,其存活期可达数年之久。一般言之,本病在酸性砂质地较易发生,又排水不良及伤根情况下可促进本病发生。本病病原菌有四个生理小种,引起台蕉(北蕉、仙人蕉)黄叶病者为第四生理小种(race 4),引起吕宋蕉(芭蕉)黄叶病者属第一生理小种(race1)。病原菌自感染到出现外部病徵,潜伏期可长达5~6个月,本省南部蕉园种植期在3~5月,因此一般在每年10月以后才开始出现外部病徵。本病为土壤性传播病害,病原菌可经病苗病土及流水传播,有时病菌会从母株块茎穿过吸芽相连部位而侵入吸芽。病原菌可以厚膜孢子在土壤中存活多年,亦可在莎草、香附子、拟青天白地及飘佛草等田间杂草根部存活。

◎防治方法:

可於轻微至中度黄叶病园种植耐病品种(台蕉一号)。土壤深厚而肥沃,排水良好之蕉园为佳。排水不良及砂质酸性土壤,不宜种植。

发病率超过10%以上之蕉园,宜转作其他作物(以种水稻最佳)。经废耕或转作水稻2年以上之病园,如欲再植香蕉时,蕉苗应取自无病区。病园与旱作轮作则无治病效果。

发病率低於10%以下之蕉园,欲再种植香蕉时,应做病株处理。发病株以杀草剂巴拉刈或克芜踪10倍稀释液装於压力式喷雾器之药筒内,喷头装上注射针,每株注射5孔,每株需约杀草剂稀释液200公撮。经注射1星期后,病株之叶片急速枯乾,待2个月后叶片和假茎完全枯乾,即可引火烧毁。病穴残留有部分块茎组织尚未腐烂,亦应挖出切碎,连同假茎一并烧毁。又可注射嘉磷塞於病株,可顺便杀死吸芽。

栽培管理上应注意事项:

蕉苗取自无病蕉园,以块茎种植。从病蕉采苗时,须将块茎外层削除,并检查根迹及脐部组织,若有褐色斑点者即为病苗,应予淘汰。然后将剥乾净之健康块茎浸贝芬得500倍液加0.75%出来通(X-114)作表面消毒3秒钟后种植。

发病蕉园在种植前,应多施有机肥(经发酵之猪牛鸡粪、甘蔗叶)或绿肥,以提高防治效果。

减少造成根部块茎伤口之机会,如吸芽自地上部切除等。

改善蕉园排水。

所有处理病株后的工具,必须以火烧法,或以15%福马林浸洗,如此可避免工具沾染病原菌,而感染其他健康蕉株。

病田轮作水稻或芋头等水生作物。

不要自病田引水灌溉。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4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