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矿泉水
零添加的食品未必安全健康! (以下内容来自生命时报)在一些媒体和企业的渲染下,食品添加剂逐渐被妖魔化,不少人谈“添”色变,“零添加”甚至成了衡量好产品的金标准。很多食品标注“零添加”在北京市朝阳区某超市的调味品货架前,售货员向《生命时报》记者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千禾”牌零添加酱油的好处:“一分价钱一分货,你别看它贵,这可是没有添加剂的酱油,吃着更安心……”记者发现,这一品牌的调味品主推“零添加”概念,其生产的生抽、醋等产品,在包装显眼处标注了“零添加”“不加防腐剂”“不加味精”“0%添加着色剂焦糖色”等字样。与同类产品相比,“千禾”牌的配料中确实少了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谷氨酸钠等,但价格明显高出一大截。此外,植物油、挂面、燕麦片、豆浆粉、扁桃仁、水果干、酸奶、果汁等食品中也常见“零添加”字样,尤其是粮油区的产品。以麦芯小麦粉为例,“金沙河”标注了“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福临门”未作标注,但两者的配料都只有小麦一种。据售货员介绍,不少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心存芥蒂,因此包装上强调无添加剂的食品卖得更好,有些人甚至会指定只要“零添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