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受淹情况下,通气不良、光合受阻、呼吸消耗加大,生理活动受到极大影剧响,甚至死亡。水稻受淹程度与受淹时的生育期、淹水时间长短、水层深浅等有密切关系。一般苗期耐淹力较强,孕穗期最弱。
水稻被淹后所造成的损失,随着受淹时间长短而不同。水稻苗期耐淹能力相对较强。淹水4天内基本不受影响,淹没6~8天,出水后叶片会干枯死亡,但心叶未死大部分苗可恢复生长。出水后秧苗黑根多、苗矮小,分蘖少,抗病力弱。
分蘖期(移栽后15天)至拔节期水稻受淹,生育进程近乎停止。出水后株高变矮;高位分蘖增多,穗变小;抽穗期拉长,生育期推后延迟2~3天。淹没4天内产量损失较小,4天以上损失显著加大,一般减产2~3成,直至绝收。
水多水深,浸水时间长,造成沤根。及时排水再用咯菌腈,或甲霜铜,或络氨铜锌,或恶霉灵,或枯草芽孢杆菌,或氯溴异氰脲酸,或敌磺钠,或五氯硝基苯等淋灌根部,并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加天然芸苔素加腐植酸活性液肥加恶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