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旅游,只有两天时间怎么可以吃到最地道的潮汕美食呢?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1:59:37
字号:

在潮州,只有两天怎么吃

潮汕旅游,只有两天时间怎么可以吃到最地道的潮汕美食呢?

潮州是一个值得为了吃特意飞过去的城市,好吃的实在太多了,实在适合两三天的短途说走就走的旅行。如果只有两天时间,要计划好路线和食量,才能保证吃到最多的潮汕美食~

一定少买!少买!

各种粉粿一样买一个分着吃,汤类点一份就好。

秉承着少吃多餐的原则,才能吃到绝大多数潮州经典美食。(不然真的撑啊

第一天

Day1吃货地图建议路线,由西马路起至环城西路止

1.粉粿春卷

李记小食

店名:吴进平小食店、李记小食

地址:从环城西路进入西马路,向内走1公里

各种潮州特色粿子,桃红粿,笋粿,以及春卷等等。

2.甘草水果

店名:西马路甘草货

地址:西马路247号

强推的甘草水果,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吃法。新鲜的水果淋上店家自制的甘草汁,香甜得不能自拔。

青木瓜会有点酸,鸟梨和杨朵干是北方少见,另外推荐吃草莓!

3.糖葱薄饼

店名:西马路糖葱薄饼

地址:西马路 西马甘草货对面

糖做成葱白一样,撒上黑芝麻裹在薄饼里,黑芝麻的香气加上甜甜脆脆的饼,超级甜。

4.粿汁

店名:开元老七粿汁

地址:开元路猷巷36号

感觉像北京卤煮,有卤鸡蛋、猪肠豆腐等等,但是甜口的,甜丝丝的肉,有广东胃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很破旧的小店,下午去的所以人不多,饭点儿可能要等位。

5.甜汤

店名:李记甜汤

地址:开元路36号

典型的广式糖水,可以加很多地瓜芋头等等在里面。位置在开元寺西边路边。

接下来就可以逛逛牌坊街啦,一路往牌坊街走,可以扫荡后面到很多小吃。

6.蚝煎

店名:老彬专工蚝烙糕粿

地址:?水平路50号

这家蚝烙据说很正宗,料很足很鲜,不过个人觉得有点咸。还有他家的糕粿也要吃。

7.粽球

店名:兵马司林粽球

地址:牌坊街司徒世家大宅

牌坊街上不会错过的点。没吃,因为实在太撑了。就是粽子,甜的咸的都有,卤肉、蛋黄、绿豆沙之类的馅料很丰富,感觉应该勉强自己尝一尝的(捂脸)。

8.豆方

厚记小食 cr.马问问公子 (厦门)

店名:厚记小食

地址:水平路27号(近开元寺 广济门)

潮州老字号,各种糕点,是有些干干的那种。可以只买一两个尝尝,也可以当手信带回家。推荐腐乳饼。

9.鸭母捻

店名:胡荣泉

地址:太平路183-185号

牌坊街上有两家,基本都推荐要吃偏北的那家。鸭母捻类似于汤圆,但是做法不同。软软糯糯的,甜汤里还有银耳莲子等等,吃腻了咸的东西刚好来喝一碗。

10.肠粉

店名:一家人肠粉

地址:?太平路159号(胡荣泉斜对面)

真的是太好吃了,潮汕地区的肠粉不同于广州肠粉,大大的米粉皮儿和蛋皮儿裹着馅料,大口大口吃好满足,他家的辣酱也很好吃,一定要沾。

一家人肠粉,早晚才营业,晚上是4点开门好像,记得看好营业时间。

11.牛杂牛肉丸

店名:镇记老尾牛杂

地址:环城西路107号(近古玩玉器)

12.牛丸汤

牌坊街走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北上奔潮州西湖吃镇记老尾牛杂 。牛杂汤分量很足,牛肉丸是真劲道啊,配送的辣酱非常好吃,甜辣的口味。胃口小的女生,一碗足以吃得饱饱的。

店名:阿八弟牛丸汤

地址:?环城西路103号(西湖路段)

往前走不远就是阿八弟牛丸汤 ,这家牛肉丸更好吃更弹牙,个人觉得是吃过有名的几家里最好的了。小碗5个丸子,大碗10个,他家还有微信和淘宝,可以远程买回家。

13.浮豆腐

店名:凤凰浮豆腐

地址:西马路阿娇烟店

炸豆腐配甜辣酱,有点类似于泰椒酱,但是更甜更酸一些,好吃。

14.杏仁茶

店名:谢记杏仁茶

地址:环城西路21号(即华侨城酒店斜对面)

路边一个小门脸,类似于满记的一个甜品店但是好吃一万倍。黑芝麻茶、杏仁茶可以单点,也可以双拼,温温热热的正好喝

还有豆浆和小油条等等其他的小吃。

甘草汁酸梅酱芒果酱怎么放在一起呢

福建的 美食 简直太迷人了。在福建省内,每个地方又有自己浓烈的特色。厦门的海蛎煎、烧仙草、鼓浪屿馅饼。。。福州的福鼎肉片、红鲟饭。。。到了泉州,那就是小吃的天下了。

泉州知名小吃集中在西街、关岳庙清净寺、庄府巷壕沟漧一带。走走看看吃吃喝喝,一天八顿,实现毫无压力。下面就给大家看看,我们一行四人,在泉州一天都吃到了什么特色小吃。

特色:位置好,烧肉粽的酱汁很别致

一早在泉州下了高铁,先打车到东街吃侯阿婆烧肉粽当早餐。选这家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位置好,挨着西街和中山中路,吃饱喝足去开元寺顺路;第二是口碑不错,各路朋友的推荐都能看到这家。

环境:

坐落在东街骑楼的一层,店面不大,但装修比较新,桌椅也干净。在进门口的位置点单,刚坐下食物就送上了桌。

口味:

[招牌干贝肉粽],侯阿婆家的招牌粽子,一粒很大颗,干贝、五花肉、海蛎的份量中规中矩。口味上,与厦门吃到的肉粽很不同,这里的沙茶酱中加了花生酱,辣酱味道也不明显。粽子裹得紧实,但吃着吃着米呀料呀就散了一碗,刚好把碗底的酱汁裹挟起来消灭掉。

[肉燕汤], 肉燕又称太平燕子,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传统小吃。打制燕皮,猪肉必选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蕃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处;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虽然与北方的馄饨神似,但是福建的肉燕个头小小的,不当主食而是小吃。

[牛肉羹], 牛肉羹起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省泉州市的一道传统特色 美食 ,属于闽菜系。入秋之后,天气转凉,喝一碗牛肉羹是泉州人这个时节补身子的常见之物。经过处理的精牛肉已经没有了粗纤维的口感,反复捶打后吃到的是软软滑滑的Q弹。

地址:东街59号(中国工商银行斜对面)

营业时间:8:30-21:30

人均消费:12元

特色:品种超多的本地店

环境:位置超级好,走几步就是古城地标钟楼。

店面非常宽大,装修与座位安排是浓浓的本土气息。档口上面大大的照片配字,吊起了十分的胃口。早上吃过候阿婆,晚上过来吃这家。

口味:选择太多了,粽子就有十多种,还有沙茶拌面,肉燕汤等本地特色小吃。价格比候阿婆便宜一点点。

[干贝肉粽],粽子个头很大,料有干贝、五花肉、香菇,干贝比较金贵,个头小一点。酱料依旧是沙茶、花生酱和辣酱,就着油脂丰富的肉粽又罪恶又美味。

[大肠沙茶面],心心念的沙茶面终于吃上了,但比厦门的差一些。沙茶中加了花生酱,有些粘腻。厦门的沙茶面顶料甚至比面多,这里的面量大,酱汁又比较糊,一个人完全吃不下。当然,12元的价格是非常便宜了。

[肉燕汤],肉燕比较大,形状长长方方的,关键是肉的颜色比较可疑,淡粉色,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加的多造成的,味道没有侯阿婆的出色。

柜台还售卖真空包装的粽子,适合当伴手礼。但肉粽一粒又沉又便宜,想想背回家也是辛苦。

地址:东街27-29号(钟楼旁)

营业时间:7:30-21:00

人均消费:12元

特色: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吃,配料全

石花膏是福建闽南一带的特色小吃,别地儿难见。主要因为食材的当地性,以及闽南夏季气候让人喜欢食用。石花膏乍一听以为是石膏,完全是两种东西。 石花草是海水里的一种植物,采出来再熬制,就成了半透明状的石花膏。

吃的时候,用刨刀刮下来一条条的,浇上蜜水,撒上各种顶料,就成了闽南夏季大家喜欢的街头甜品四果汤。功效和东南沿海的烧仙草一样,解暑降温。石花膏外观类似果冻,但在口感方面则脆而嫩。

环境:

这家店小小的,藏在人民政府旁边。仅有几张桌子,客人的流动却特别快。因为是街头小吃,大家渴了热了进来吃一杯就走,也不会特地坐很久。

柜台里的配料眼花缭乱, 薏米,绿豆,红豆,莲子,白木耳,各种水果,如菠萝、芒果、西瓜等,有的还有蜜饯,仙草,芋圆,布丁,圆子,我的天哪,瞬间选择障碍。

口味:

清清凉凉的水,石花膏是qq的果冻口感,一份可以选四种顶料,甜甜的绿豆红豆,酸甜的芒果,糯糯的芋圆是我的大爱。物美价廉,7元一碗,如果在北京,夏天有这么幸福就好了。

地址:庄府巷人民政府南行50米

营业时间:12:00-22:00

人均消费:7元

特色:地道福建小吃,一锅可以当正餐

姜母鸭是起源于泉州的福建小吃。东南沿海本就喜吃禽类,除了尊崇原味的吃法,泉州这种入了姜味和酱油的做法很博北方吃客的喜爱。

环境:

这家在泉州有很多分店,涂门街总店位于关帝庙清净寺旁边,玩累了正好过来吃饭。环境就是普通的餐厅,但是吃鸭子比较费时,店里还算宽敞,据说旺季也会经常等位。

口味:

前面的排挡可以看到若干排炉灶,每个灶眼架了一个砂锅,里面是一份姜母鸭。鸭子煲得慢,所以时候不赶巧,可能就要等等。

打开砂锅,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姜味,甜鲜的酱油十分诱人。有了这两味,鸭子本身的臭味就消除了不少。除了姜母鸭,店里的鸭胗更像小吃。大大的一颗,超级瓷实,口感Q弹,味道特别好。6元一个,路过就买几个带走,热着吃凉着吃都很好味道。

地址:涂门街总店

营业时间:9:30-21:00

人均消费:20-40元

特色:开元寺边上的面线糊,顺路来一碗

环境:东街过了钟楼,就是西街,因为临近开元寺,所以铺面、商业、游人都很多,那叫一个热闹。骑楼下的小铺面,是典型的沿海小吃店。最里面是厨房,半开放式,面线糊的浇头码放整齐垒在玻璃窗后面,一目了然。

老板坐在柜台前,点菜的时候还跟你聊上几句。挨着门口是几张可以坐四人的长条桌,简单且一目了然。

口味:

让我一下子爱上面线糊的机缘,是几年前在台北西门町的阿宗面线。和一众朋友,一人端着一碗肥肠面线,蹲在西门町热闹的街头,稀溜溜喝着烫口的面线糊,记忆中的味道甚是惊艳。

这之后,每到福建,都会各处寻找面线糊的踪迹,吃上几碗才罢休。台湾面线始于一衣带水的福建泉州,泉州面线至今有八百多年 历史 。正宗的面线为纯手工拉成,面身细如发丝,煮熟后成透明状,入口绵软。身体虚弱或者牙口不好,喝一碗面线糊可以快速补充营养和热量。

曾氏老记家的面线糊比较典型,泉州的面线汤比较稀,浇头有数十种选择,主要是猪下水、猪内脏或小海鲜。

强烈建议点一份油条,应该是炸过2遍,所以特别酥脆,配烫口的面线糊很赞。

地址:西街17号

营业时间:6:00-23:00

人均消费:10-15元

特色:闽南小吃-炸醋肉、炸紫菜

这家连招牌都没有的街头摊子,据说已经有十几年的 历史 了。每天下午到晚上出摊,就卖炸醋肉和炸紫菜。不少当地人骑个电动车,摊子旁边一刹车,买几块钱的醋肉拿回家,晚上就多加一个肉菜。

醋肉的做法和原理有点像北方的糖醋里脊,不同之处主要有两个。第一,泉州的炸醋肉用猪瘦肉,不局限里脊;第二,泉州炸醋肉就是不需要勾芡,醋酸香和一丝丝甜是融在了外边这层面糊中。

这种非常本地的特色小吃摊子,价格非常实在,几块钱就一兜子,刚炸出来是最好吃的。我们站在街头嘘着热气吃了好几块。摊子老板又送了我们两块炸紫菜尝尝。用地瓜粉和紫菜一起炸出来的,也是很香的食物。热量高,走累了吃几口瞬间回血。吃不完的放凉了,晚上接着吃味道竟然也是不错。

地址:胭脂巷3号毛仔牛羊狗鹅火锅城斜对面(深沪海鲜餐馆旁)

营业时间:16:00-20:00

人均消费:5元

特色:西街上值得吃的特色小吃

西街上的小吃店一个挨一个,被前来 旅游 的朋友们带火了,不少店已经成了网红。

走了一圈没有什么吸引我的,唯独看迷了吴式阿姨行云流水般制作麻糍的过程。

麻糍说简单是糯米制品,但其实原料还挺多的,有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 闽南地区喜吃麻糍,当地的糯米米粒粗而短,粘性介于糯米和梗米之间,糯米粉十分适合制作米粿或者麻糍。

现场阿姨娴熟地制作着麻糍。已经整理成型的麻糍团压扁,加入酥脆的炸扁食皮,少许芝麻糖、花生碎,包好后扔到花生粉里滚上几滚,热腾腾的麻糍就做好了。2元一个,咬一口软软糯糯,里面又酥酥脆脆,口味甜咸。真的很有特色。

地址:西街119号

营业时间:8:30-21:00

人均消费:2元/个

特色:美味的甘草水果,潮汕特色

从潮州之旅,就爱上了甘草水果。 乍一听甘草,一般都觉得是一味中药,在潮汕,甘草是一种特色的小吃。这次在泉州路过,毫不犹豫赶紧买。

橱窗正对街面,沐浴过甘草水的水果佳丽们,娇嫩欲滴地躺在果盘里,等着被翻牌,这场景看到就条件反射地吞口水。。我们选了水果一股脑装在盆子里,然后称重,价格比预想的要贵。

我们选了芒果、草莓、青芒果、杨桃、莲雾、芭乐,打包的时候有三种蘸粉分开小盒子装好,陈皮粉、南姜粉、梅子粉。带到茶室,配茶真好。

地址:涂门街92-94号

营业时间:10:00-22:00

人均消费:10元

甘草汁酸梅酱芒果酱放在一起的方法:

只见水果切块、分类,淋上特制的甘草汁或咸梅汁,裹一层南姜末,这水果的变身,让人垂涎欲滴。甘草水果如此受欢迎,纯属那勺甘草汁或咸梅汁,而且每家店的味道都不太一样。

“人生就像吃甘草水果,鼓起勇气,努力一次,群花盛放。”如果没有水果的酸甜点缀,那人生多剩苦辣咸,岂不憾哉。

甘草水果如此受欢迎,纯属那勺甘草汁或咸梅汁,而且每家店的味道都不太一样。

水果是主角,新鲜当季的水果自然不错,但若是水蜜桃等本身很甜又多汁的瓜果,则不太适宜如此剑走偏锋,反而是酸涩脆生之流,方能体会这般重新改造的甜蜜待遇。

青芒果去皮,切成条加盐腌制去水,再淋上甘草咸梅汁,此刻的青芒早已洗心革面,若是再蘸些酸梅粉,酸甜生津,爽脆可口。

此外爽口的还有李子,李子青翠欲滴却酸涩逼人,不禁想起读书时李子和橄榄都是我桌前必备的提神好手。

还有那番石榴,切块后淋上甘草咸梅汁,番石榴本身的清甜,配上这勺回甘的汁水,甜中带酸,一口下去,真怀疑之前吃的是什么果子。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09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