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蔬菜种类最多的国家,总数大约有160多种。常见的蔬菜有100种左右,其中原产我国的和引入的各占一半。
原产地是我国的蔬菜有白菜、萝卜、芥菜、韭菜、薤、苘蒿、竹笋、草石蚕、百合、莲藕、荠菜、金针、木耳、蘑菇等。从中亚和非洲一些国家引入的有蒜、豌豆、蚕豆、胡萝卜、菠菜、莴苣、豆角、黄瓜等。从美洲各国引入的有番茄、辣椒、马铃薯等。这些引入的蔬菜,经过菜农长期的精心培育,逐渐改变了它们的习性,创造了适应我国风土特点的许多新的优良品种。如原产印度的茄子,原始类型只有鸡蛋大小,而我国很早就育成了长达7寸~1尺的长茄和重达几斤的大圆茄。如今,华北的紫黑色大圆茄已引种到许多国家。
蔬菜生产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一个陶罐里保留有芥菜和白菜一类的菜籽,时间大约在6000年前。据甲骨文推测,大约在35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开始围篱种菜。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城镇的发展,我国已有了专业种菜的园圃,汉代开始出现利用人工温室种菜。长期以来,我国培育出了许多的优良蔬菜品种,如野生芥菜,在古代是取它的种子磨碎做成调料,现在已经培育出大叶芥、皱叶芥、结球芥、芥菜头、大头菜、雪里红等优良变种或品种。
荷兰把农业当作一门科学。2019年,荷兰农产品出口总额估计达到945亿欧元(约合7560亿元人民币)。荷兰是个小国,面积仅有大约4.2万平方公里。
荷兰政府与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密切,荷兰的农民借助大学提供的先进农业耕种技术对荷兰的农地进行有效的耕种。效益不好的农场会被建议种植其他作物。
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种植国之一。荷兰的番茄年产量是法国的两倍。同时荷兰还是欧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荷兰还向海外销售许多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
值得一提的是,荷兰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保持着良好的交通运输关系。鹿特丹港和史基浦机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史基浦机场和荷兰航空拥有着庞大的运输网络,每日可将新鲜产品运往世界各地。比如,今天从田里采摘的鲜花,通过空运的方式,明天就可以送到阿根廷或日本的配送中心。
荷兰多亏了瓦赫宁根大学,传统农业正在被高科技的农场所取代。
瓦赫宁根大学通常会调查某些作物需要多少水。这种调查能节省大量的水,对环境有好处,最重要的是,节省了成本。
比如在露天地里种植一公斤西红柿需要60升水,而使用现代技术只需要15升水。蒸发出来的水分被作物重新利用
尽管荷兰的农业发达,但是荷兰多年来一直是欧洲农业补贴最少的国家之一。因为,一旦荷兰农民申请欧洲补贴,他的农场就会受到政府和瓦赫宁根大学的审查。大学会通过高科技技术检查哪些作物最适合它的田地并且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他们会建议农民种植指定的作物,甚至要求停止耕种之前的农作物。例如,瓦赫宁根大学对土壤的调查显示,洋葱在明年的某个月长得很好,几个月后,种植胡萝卜或土豆会长得很好。
那么他们会建议农民明年最好耕种这些作物。这种灵活的耕地方式使得农田可以生产更多种类的作物,从而实现最大经济利益化。
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大多数农民拿到补贴后,而没有对他们自己的土地进行进一步的技术研究。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农业都能被机器人或机器所取代。
瓦赫宁根大学对农业进行了大量的精准研究。并在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帮助下,尽可能准确地确定出作物生长的地点、方式和效率。同时,瓦赫宁根大学为农民提供精准化农业知识培训。
比如:农民必须学会控制无人机,并将农业数据及时发送到大学。有了农民提供的信息,大学就能为农民实现更准确、更有效地耕种提供更有利的科学指导方法和经验。
配备先进LED照明设备的农场,每年可为农民节省9万欧元的能源成本。郁金香田由几个楼层组成。在郁金香投入运输之前,它从未见过自然光。
苹果园间的绿机器人。机器人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路线行走。当遇到障碍物时候,机器人会自动停下来,农民会收到短信通知并赶来清除障碍。
室内种植可以保持全年温度不变,还可以赶走讨厌的害虫。因此,可以不用使用杀虫剂。这使得农作物能够以绿色健康的方式生长。生产出来的都是有机蔬菜,吃起来对人的健康也有大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