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份:地上部分含正-三十一烷醇(n-hentriacontanol),茎叶含大黄酚(chrysophanol)。
性味:甘苦;平;无毒
归经: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通便。主黄疸,暑热吐泻,小儿疳积,水肿,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疔疮痈肿,毒蛇咬伤
宜忌:过量服用引起腹泻,孕妇多食引起流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外用: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消食,生津。治疳积,止烦渴。
2.《广东中药》:治劳伤积瘀,内伤咳嗽。
3.《贵州草药》:清热消肿,利水通淋。
4.《广东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积。治毒蛇咬伤。
5.《广州植物志》:山扁豆,印度有用其根以治胃痉挛。
摘录:《中华本草》
别 名:翼柄决明、翼轴决明、翼柄旃那、翅荚决明、有翅决明、对叶豆、印度黄槐、山扁豆、七金烛台
原产地:衣索匹亚等热带地区(或热带美洲),台湾于 1909 年由田代安定氏从印度引入,复于 1967 年顾元亮氏从美国引入。
分布:常被种植为庭园观赏树。
用 途:
1. 观赏庭园树。
2. 行道树。
3.药用:
性味:全草:叶:辛、温。
效用:
全草:袪风燥湿,杀虫止痒,缓泻。治皮病,疮扬肿毒,便秘;种子:治蛔虫病。
茎:株高 3~5 公尺,直立,具有多数分枝,枝条细长而粗壮,带有柔毛,幼枝有下垂现象。
叶:大形偶数羽状复叶,长 40~60 公分,互生,小叶 8~12 对,最下位一对刚好生长于叶轴基部而抱茎,跟其他小叶保持有显著的距离,其他小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 8~12 公分,宽 3.5~4.5 公分,先端钝或极少数凹头状,基部钝而略不对称,厚纸质,边缘带红褐色,花后并延伸至叶片的先端;小叶柄短,长 0.2~0.3 公分。
花:花**,多数,自花梢顶生,呈总状花序排列;花序长 50~70 公分(无花部份长 10~20 公分),先呈覆瓦状排列,后脱落(早落性);花苞尖端褐黄,下部金黄,老化的花苞逐渐由下部脱落,显露出细致的花梗,花色艳丽;花梗长 0.8~1.5 公分;萼片带有橙红色泽,膜质,5 枚大小形状相似;花瓣 5 枚多不扩展,略呈兜状,卵形或长椭圆形,长 1.5~2 公分,先端钝;2 枚前位雄蕊有大而强弯曲的花药。花期秋至春天。
果:果实为荚果,长 12~18 公分,宽 2.5 公分,四周有宽阔的翼状物,成熟时沿着腹缝线开裂,内有种子 50~70 枚;种子菱状楔形,扁平。
特征:粗状直立灌木,幼枝和幼叶有下垂现象,一回羽状复叶,小叶 8~14 对,最顶端一对最大。秋至春季开花,花序很特别,直立于茎顶,多枝簇集,每枝约 20 公分左右,花冠鲜黄,具脱落性大笣片。荚果有翼,线形,树姿优美显眼,花香叶绿,是常见的观花及观果植物。
海胆简介
(一)花的组成部分:花一般由花梗、花托、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几个部分组成。
1. 花梗:又称为花柄,为花的支持部分,自茎或花轴长出,上端与花托相连。其上着生的叶片,称为苞叶、小苞叶或小苞片。
2.花托:为花梗上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膨大部分。其下面着生的叶片称为付萼。花托常有凸起、扁平、凹陷等形状。
3.花被:包括花萼与花冠。
(1)花萼:为花朵最外层着生的片状物,通常绿色,每个片状物称为萼片,分离或联合。
(2)花冠:为紧靠花萼内侧着生的片状物,每个片状物称为花瓣。花冠有离瓣花冠与台瓣花冠之分。
离瓣花冠:即花瓣彼此分离的花冠。花瓣上部宽阔部分,称为瓣片,下面狭窄部分,称为瓣爪。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从基数性划分有:三数性的花冠(如葱)、四数性的花冠(如菘兰)及五数性的花冠(如梅)。从形状上划分有:蝶形花冠(如槐)、距形花冠(如延胡索)及兰形花冠(如白及)。
合瓣花冠:即花瓣彼此联合的花冠。花瓣联合的下方狭窄部分称为花冠管部,上方宽阔部分称为花冠舷部,花冠管部与花冠舷部交会处称为花冠喉部,而花冠舷部外侧未联合部分则称为花冠裂片。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除亦可从基数性进行划分外,主要是从外形上进行划分,这些花 冠是:钟状花冠(如党参)、壶状或坛状花冠(如滇白珠树)、漏斗状花冠(如裂叶牵牛)、高脚碟状(如迎春花)、轮状或辐状花冠(如枸杞)、钉状花冠(如密蒙花)、管状花冠(如红花)、唇形花冠(如丹参)、有距唇形或假面状花冠(如金鱼草)、及舌形花冠(如蒲公英)。
此外,既有花萼又有花冠的花称为重被花(如月季),仅有花萼或花冠的花称为单被花(如芫花),即无花萼又无花冠的则称为无被花(如杜仲)。
(3)花被的排列:
1)镊合状排列:即花被片彼此互不覆盖,状如镊合的(如桔梗)。
2)包旋状排列:即花被片彼此依次覆盖,状如包旋的(如木谨)。
3)覆瓦状排列:即花被片中的一片或一片以上覆盖其邻近两侧被片,状如覆瓦的(如夏枯草)。基本属于此种排列方式,但较特殊的,尚有下列两种排列。
真蝶形排列:即花瓣5片,上方1片宽大如旗的称为旗瓣,两侧2片稍小,附贴如翼的称为翼瓣,下方两片最小,相对着生如船龙骨状的称为龙骨瓣,具有此种形状的花冠,且旗瓣覆盖着翼瓣,翼瓣覆盖着龙骨瓣的,为真蝶形花冠(如葛)。
假蝶形排列:即花瓣5片,亦有旗瓣、翼瓣、龙骨瓣之分,但其覆盖情况则是翼瓣覆盖着旗瓣,同时亦覆盖着龙骨瓣的,为假蝶形花冠(如云实)。
4.雄蕊群:由一定数目的雄蕊组成,雄蕊为紧靠花冠内部所着生的丝状物,其下部称为花丝,花丝上部两侧有花药,花药中有花粉囊,花粉囊中贮有花粉粒,而两侧花药间的药丝延伸部分则称为药隔。
(1)雄蕊的类型:
1)分生雄蕊:即雄蕊多数,彼此分离,长短相近(如桃)。
2)四强雄蕊:即雄蕊6枚,彼此分离,4枚较长,2枚较短(如油菜)。
3)二强雄蕊:即雄蕊4枚,彼此分离,2枚较长,2枚较短(如茺蔚)。
4)多体雄蕊:即雄蕊多数,于花丝下部彼此联合成多束(如金丝梅)。
5)二体雄蕊:即雄蕊10枚,于花丝下部9枚彼此联合,另1枚单独存在,形成2束(如葛)。
6)单体雄蕊:即雄蕊多数,于花丝下部彼此联合成管状(如黄蜀葵)。
7)聚药雄蕊:即雄蕊5枚,于花药,甚至上部花丝彼此联合成管状(如半边莲、旋覆花)。
(2)花丝的着生:雄蕊花丝在药隔上的着生方式与位置有:
1)底着:即花丝着生在药隔基部(如莲)。
2)背着:即花丝着生在药隔近基部(如白花曼陀罗)。
3)丁着:即花丝着生在药隔中部(如石蒜)。
4)个着:即花丝着生在药隔顶部,花药叉开形如个字(如地黄)。
(3)花药的开裂:雄蕊花药开裂的方式有:
1)孔裂:即花药顶部孔状开裂(如龙葵)。
2)瓣裂:即花药中部瓣状开裂,并能自动开启如盖(如豪猪刺)。
3)纵裂:即花药由上至下纵向开裂(如蒲草)。
(4)雄蕊的花粉粒:
花粉粒在显微镜下,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特征,并对花类药材种属的鉴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1)花粉粒的组成:常见的有:单粒(如一般被子植物),四分体(如石南科植物),花粉块(如部分兰科植物)。
2)花粉粒的形状:常见的有:圆形(如月季);椭圆形(如蜡梅);三角形(如丁香),五边形(如三色堇)。
3)花粉粒的表面常见的有:光滑的(如银杏)。
具槽的:包括单槽的(如黄精),三槽的(如蛇莓),多槽的(如薄荷)。
具萌发孔的:包括单萌发孔的(如扁豆),三萌发孔的(如丁香),多萌发孔的(如瞿麦)。
具突起的:包括细小突起的(如细辛),刺状突起的(如旋覆花)。
具网纹的:包括细网纹的(如水寥),粗网纹的(如蒲公英)。
具气囊的:(如马尾松)。
5.雌蕊群:由一定数目的雌蕊所组成,雌蕊为花最中心部分的瓶状物,相当干瓶体的下部为子房,瓶颈部为花柱,瓶口部为柱头,而组成雌蕊的爿片则称为心皮。若将子房切开,则所见空间称为子房室,室的外侧为子房壁,室与室间为子房隔膜,子房壁或子房隔膜上着生的小珠或小囊状物为胚珠,胚珠着生的位置为胎座,胎座的上下延伸线是为腹缝线,而腹缝线的对侧则是背缝线。
雌蕊的类型很多,依心皮的联合状况划分有:
(1)离生心皮雌蕊:即心皮2个以上,各自于边缘愈合成分离的雌蕊,所成子房为单子房(如乌头)。
(2)合生心皮雌蕊:即心皮2个以上,彼此愈合成1个合生的雌蕊,所成子房为复子房(如藜芦、黄精、葱)。
依子房位置划分有:
(1)子房上位:即雌蕊子房着生于凸出或平坦的花托上,而侧壁不与花托愈合。由于花的其它部分的基部位于子房下面,所以又称为花下位(如白花曼陀罗)。
(2)子房周(中)位:即雌蕊子房着生于凹陷的花托上,而侧壁不与花托愈合。由于花的其它部分的基部位于子房四周,所以又称为花周位(如桃)。
(3) 子房下位:即雌蕊子房着生于凹陷的花托上,而侧壁与花托愈合。由于花的其它部分的基部位于子房上面,所以又称为花上位(如丁香)。
依胎座的类型划分有:
(1) 边缘胎座:即心皮1枚,自行于边缘愈合成单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内侧壁的腹线上(如扁豆)。
(2) 侧膜胎座:即心皮数枚,彼此于边缘愈合成单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内侧壁的腹缝线上(如龙胆)。
(3) 中轴胎座:即心皮数枚,彼此愈合成多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的中轴上(如白花曼陀多)。
(4) 中央胎座:即心皮数枚,彼此愈合成单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的中央。包括:
1)特立中央胎座:为胚珠多枚着生于子房中柱上的中央胎座(如过路黄)。
2)顶生胎座:为胚珠1枚着生于于房室顶上的中央胎座(如芫花)。
3)基生胎座:为胚珠1枚生于子房基部的中央胎座(如红花)。
至于胚珠,其下端有珠柄胎座相连,胚珠外有珠被1~2层,珠柄末端与胚珠会合处为合点,合点相对的另一端有小孔为珠孔,胚珠的珠被以内的中心部分为珠心,珠心中有胚囊,胚囊中有卵细胞、极细胞、反足细胞与辅助细胞。以后卵细胞将受精形成胚,极细胞将受精形成内胚乳、而整个胚珠则最终将成为种子,内、外珠被则转变成为内外种皮,至于珠被内的其余组织或细胞,则将在胚与内胚乳成长过程中渐次退化或被吸收,如有残留则统称为外胚乳。
胚珠的类型:主要是由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来确定的。珠柄轴,即珠柄在胎座上的着生点(或其脱落后脐点)与合点间的连线。胚珠轴,即合点与珠孔间的连线。
直生胚珠:为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近于平角的胚珠。
横生胚珠:为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近于直角的胚珠。
弯生胚珠:为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近于锐角的胚珠。
倒生胚珠:为珠柄轴与胚珠轴间的夹角近于零度的胚珠。
目录 1 拼音 2 海胆中毒 2.1 诊断 2.2 治疗 3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胆 3.1 拼音名 3.2 来源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海胆的用法用量 3.6 摘录 4 《中华本草》:海胆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英文名 4.4 海胆的别名 4.5 来源 4.6 原形态 4.7 生境分布 4.8 性状 4.9 化学成份 4.10 海胆的药理作用 4.11 鉴别 4.12 炮制 4.13 性味 4.14 归经 4.15 功能主治 4.16 海胆的用法用量 4.17 附方 4.18 各家论述 4.19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海胆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海胆的中成药 1 拼音
hǎi dǎn
2 海胆中毒全世界有海胆约600~700种,其中有毒海胆28种。我国有刺冠、环刺棘、冠刺棘、喇叭毒棘、白棘三列、饭岛囊及马粪海胆等8种有毒海胆。海胆体表的叉棘有毒,可分泌黏性透明液体的毒液。叉棘螫刺人体即可发生中毒。从白棘三列海胆中分离提取的毒蛋白对小鼠的LD50为50~70μg/kg。[1]?
2.1 诊断海胆中毒的诊断要点为[1]?:
1.蜇刺处剧痛、红肿、烧灼感,变成紫色,疼痛持续约1h,伤口变色常持续3~4d。
2.可有眩晕、心悸、呼吸急促,舌、眼睑、面部、手足肌肉麻痹,持续数小时。严重时发生语言障碍,甚至昏迷死亡。
2.2 治疗
海胆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
1.用5%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或浸敷伤口。
2.若有叉棘断留伤口时应去除,必要时予以切开拨出。
3.用0.25%~0.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可以解毒止痛。
4.对症处理。
3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胆 3.1 拼音名Hǎi Dǎn
3.2 来源球海胆科动物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A. Agassiz)、刻肋海胆科动物细雕刻肋海胆Temnopleurus tereumaticus (Leske)刻肋海胆T. hardwickii (Gray) 或大连紫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 (A. Agassiz)的石灰质骨壳。
3.3 性味咸,平。
3.4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化痰。用于淋巴结结核,痰积不化,胸胁胀痛。
3.5 海胆的用法用量1~2钱。
3.6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4 《中华本草》:海胆 4.1 出处出自《本草原始》
4.2 拼音名Hǎi Dǎn
4.3 英文名Sea urchin
4.4 海胆的别名海肚齐、刺锅子、刺海螺、海锅
4.5 来源药材基源:为球海胆科动物马粪海参胆及光棘球海胆、长海胆科动物紫海胆或刻肋科动物细雕刻肋海胆及北方刻肋海胆等的石灰质骨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A.Agassiz)2.Strongylocentrotus nudus (A. Agassiz)3.Anthocidaris crassispina(A.Agassiz)4.Temnopleurus toreumaticus (Leske)5.Temnopliurus hardwickii (Gray)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去掉肉及棘刺,洗净,晒干。
4.6 原形态1.马粪海胆,体呈半球形,直径约36cm,高度约等于壳的半径。密生能活动的棘,除去棘后,显出硬壳。扁凹面称口面;相对的隆起面称反口面。口面有5枚钙质齿,其四周为围口区,微向内凹,不生棘。反口面中内不 *** ,其周围有1块筛板、4板生殖板及5块眼板,其中第1块和第5块眼板接触围肛部。自顶端向四周辐状排列的壳板,为相间排列的5个步带及5个间频带,至赤道部步带和间步带几乎等宽。在步带板上生有管足,每4对管道部步带和间步带几乎等宽。在步带板上生有管足,每4对管足孔排列成斜弧形,各间步带板有1个大疣和56个中疣,另外散生著多数小疣,并生有多数大棘,棘长56mm。管足内常有C形骨片。
2.光棘球海胆,体关球形,过薄而脆,直径一般为67cm,也可达810cm。口面平坦,围口部边缘稍向内凹,相近的步带等于或略宽于间步带,但向上则频带较窄,约为间频带的2/3,每个步带成斜弧形,管足内有C形骨片。赤道部各间步带板上有大疣1个,其旁有中疣和小疣1522个,排列成半环形。顶系稍隆起, *** 偏于后方,围肛部近几乎圆形。大棘粗壮,长可达3cm。
3.紫海胆,体半球形,壳坚固,直径67cm,高23cm。步带和间步带各有大疣2纵行,大疣两侧各有中疣1纵行,其间沿中线还有交错排列的中疣1纵行。赤道部的管足孔一般是8对排列成一斜弧,口面的管足孔对数减少,有孔带宽展成瓣状。顶系较小,第1和第5眼板接触围肛部。大棘强大,末端尖锐。常一侧长,另一侧短。管足内有弓形骨片,两端尖细,中有突起。
4.细雕刻肋海胆,体呈高圆锥形,壳厚而坚,直径通常为45cm,步带宽约为间步带的2/3,各步带板的缝合线处有明显的三角形凹痕。管足孔每3对排列成弧形。赤道总和 步带板有大疣和中疣各1个,小疣多数,各间频带板上有大疣3个和多数中、小疣。顶系稍突起,各生殖板上有多数小疣,眼板都不接触围肛部。仅口面有大棘短小呈针状;赤道部的大棘最长,末端宽扁;口面的大棘较长略弯曲。
5.北方刻肋海胆,形似上种,但壳较低平,壳一般直径为3cm左右,最大约为4.5cm,高约2cm。步带狭窄,其有孔带很窄,管足孔很小。间步带宽,各间步带板缝合线处的凹痕大而明显,边缘略倾斜,且内端深陷成孔状。反口面的大棘较短,为黄褐色,无横斑,但基部为黑褐色。口面的大棘稍扁平,颜色略浅。反口面各间步带的中玫和缝合线的凹痕为灰白色。
4.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活时壳为暗绿色或灰绿色 。棘的颜色普异很能够大,通常为暗绿色,也有带紫色、灰红色、灰白色、褐色等。栖息于潮间带至水深红4m的海藻繁茂的巖礁间或沙砾底及石缝中繁殖季节在34月间。
2.生活时壳为灰绿色或灰紫色,棘为紫黑色,幼小个体的棘为紫褐色或黑褐色。栖息于沿岸浅海至水深180m的海藻较多的巖礁底。繁殖季节在67月中旬。
3.生活时全体黑紫色,幼小个体壳暗绿色,棘常有灰褐色、灰紫色、灰绿色、紫色或红紫色,口面的棘常带斑纹。栖息于潮间带巖礁间或水洼中及水深85m的沙砾底。繁殖季节在57月。
4.生活时壳为黄褐、灰绿等色。大棘灰绿色或黄褐色,带有34条红紫色或紫褐色的横斑。少数的个体全为白色。常成群栖息于从潮间带至水深4050m的沙泥底,产卵季节在67月下旬。我国分布于南北各沿海。
5.栖息于水深535m浅海的沙砾、石块等底质。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黄海、渤海沿岸,向南至浙江、福建浅海。为我国和日本的特有种。日本以卵作为制作“云丹”(海胆卵酱)的原料。
2.我国分布于辽东半岛及山东半岛的北部。现快已进行人工养殖。卵可食用,可为“云丹”的原料。
3.我国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卵可为“云丹”的原料。
4.我国分布于南北各沿海。
5.我国分布于黄海、渤海,向南可至舟山群岛和台湾海峡。
4.8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中空的扁球形,大小不一,直径2.84cm,厚1.53cm,扁平的一面为黄棕色,中央有圆形口孔,围口处略向内凹下,口内边缘着生5个U字形互相连接的薄片状齿。背面隆起;棕色,其中心有一个十角星状的孔,为“顶端系统”脱少后形成的,从顶端系统至口孔有石灰质骨板辐射状排列,列成10个带,其中带较窄,疣状突起较小,外侧有无数舅孔的步带区,与步带区间隔排列的5带有较大的疣状突起,而无细孔的为间布带区。质坚硬而轻,不易折断,断面呈淡蓝色。气微,味辛。
显微鉴别,取海胆粉壳粉碎过80目筛,石油醚浸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众多聚集在一起的骨壳颗粒。
4.9 化学成份光棘球海胆含磷脂,包括磷脂酰胆堿(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二磷脂酰甘油(diphosphatidylglycerol);还含糖脂、糖部分,包括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木糖(xylose),鼠李糖(rhamnose),及1O乙基D葡萄糖(1ODglucose)。此外,还含多羟基萘醌类:6乙基2,3,5,7,8五羟基1,4萘醌(6ethyl2,3,5,7,8)A。
本品性腺含3种唾液糖脂(sialoglycolipids)的混合物,已分离出2种,分别为N乙醇酰神经氨基α(2→4)N乙醇酰神经氨基α(2→6)吡喃葡萄糖基β(1→1)神经酰胺[Nglycolylneu raminylα(2→4)Nglycoloylneuraminylα(2→6)glucopyramosylβ(1→1)ceramide]。还含17种氨基酸,较称定的有:天冬氨酸(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赖氨酸(lysine)。卵母细胞在原生质阶段含糖原(glycogen),中性粘多糖(neutralmucopolysaccharide)。
肉中含醛缩酶(aldolase)。
过中含抗肿癌糖蛋白(glycoproteins)。
马粪海胆卵含海洋(卵)微管蛋白(marine egg tubulin)。蛋黄含水溶性脂肪蛋白,β胡萝卜素(βcarotene)和海胆烯酮(echinenone)。
细雕刻肋海胆未受精卵含过氧化氢酶(catalase)。
性腺含角鲨烯(sgualene),正十七碳烯(nheptadecene),正十七烷(nheptadecane)。
卵含酸性磷酯酶(acid phosphatase).
4.10 药理作用海胆提取物波乃利宁(Bonellinin)有抑制癌细胞生长作用,其生殖腺中所含有二十碳烯酸占总脂肪酸的30%以上,二十碳烯酸是预防心务管病的有效药物。海胆(Stronglyocentrotus droebachiensis)生殖腺提取物,对豚鼠回肠具有前列腺素样平滑肌兴奋作用,并能抑ADP、肾上腺素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5羟色胺的释放。海胆含有海胆毒素,其作用各不相同,有的对动物的红细胞有溶解作用,并能引起心脏的激活和使肌肉对外直接性 *** 不起反应。喇叭毒棘海胆(Toxopneustes pileolus)毒素,能使青蛙心脏周围的血管产生暂时收缩,对平滑肌有明显收缩作用,胰凝蛋白酶能使其失去活性。此毒素是一种肽式蛋白质,对平滑肌具有激肽的行为。绿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droebachiensis)的糖蛋白Sirongylostatin1和2均具有抗肿瘤活性。白棘三列海胆(Tripnenstes gratilla)毒素,能促使离体豚鼠回肠持续收缩,并与剂量成正比;豚鼠心脏冠脉灌注,可产生心博幅离与速率的改变,也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脏阴滞。该毒素对兔、人、豚鼠、牛、绵羊和鱼的红细胞有溶血活性,在整体动物中引起血压下降。对回肠标本的作用不受阿的托品的阻滞,但能被去每灵(pynibeniamine)部分阻滞,被D澳麦角酸与甲硫哒嗪(mellaril)不同程度地阻滞,被保泰松完全阻滞。并可使螯虾腹深伸肌标本对间接 *** 产生阻滞。对细胞内 *** 的肌肉反应也引起不可逆的阻滞。在豚鼠神经一膈标本中此种毒素可使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收缩减弱,与无脊椎动物系统的相似。初步发现,白棘三列海胆中存在着有毒不而热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释放组胺或产生激肽,表明这种物质具潜在的药学价值。
4.11 鉴别理化鉴别(1)取海胆粉末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20mmol/L盐酸,可见反应剧烈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将此气体引入盛有氢氧化钙澄明的溶液的试管中可见试管中溶液逐渐混浊,并形成白色沉淀。
(2)取上述年轻酸反应液,滴在载玻片上,再滴加1mol/L硫酸1滴,放置片刻,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结晶成簇状存在。
4.12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残肉、棘刺及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4.13 性味味咸;性平;小毒
4.14 归经肝;肾;胃经
4.15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主瘰疬痰核;哮喘;胝肋胀痛;胃痛
4.16 海胆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每次2g。
4.17 附方治颈淋巴结核:海胆二钱,海藻五钱,夏枯草五钱,浙贝母三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4.18 各家论述1.《本草原始》:治心疼。
2.《中药志》:软坚散结,化痰消肿。治瘰疬痰核,积痰不化,胸胁胀病等证。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4.19 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