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天兴新能源有限公司是2018-07-31在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宜阳街道办事处宜阳北街海成机械公司。
宜君县天兴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222MA6X80D983,企业法人杜东亚,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宜君县天兴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光伏发电,电力销售;设备的采购和销售,合同能源管理;太阳能光伏并网、离网系统的开发、生产、销售;光伏发电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的研发、咨询、销售与管理服务;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能源项目管理;太阳能设备的销售;从事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农副产品研发;中草药材(贵重药材除外)的种植、初加工与销售;分布式农业光伏;分布式畜牧业光伏;生态农业光伏开发;生态光伏畜牧业开发;光伏农业大棚;光伏提水灌溉;旅游项目开发及运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宜君县天兴新能源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西汉高速什么时候解除封路
乡村振兴促发展喜看三农新变化
产业兴旺助振兴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只有产业兴旺了,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宜君县不仅重视发展传统农业,在时代大势之下,也牢牢牵住了产业升级的“牛鼻子”。
宜君县紧扣“产业联动、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创新驱动”发展目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上面是光伏发电,下面是温室大棚,这样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得到了双份创收,我们这个山区的村子能有这样的发展,全靠党的好政策啊。
宜君县云梦乡依托桐塬、县口、梁塬、刘家埝等5个村光伏领跑基地,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和光热资源,积极引进了1.5万亩光伏领跑基地项目及农光互补项目。全国光伏领跑基地已建成,光伏发电量位居全省第一。以新型“能源+养殖”为发展目标,形成风力发电和光伏新型能源、农光互补1.8万亩的中药材种植规模,建成了200座温室大棚,全力打造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综合体项目。
电商发展强振兴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宜君县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全县苹果产业发展实际,以数商兴农服务基地为依托,在宜君县尧生镇数商兴农服务基地挂牌成立“尧生镇电商人才”孵化基地,第一期电商人才培训紧随其后开班开讲,标志着宜君电商人才培育进入新阶段。
同时建立“4项”引育用才机制,让电商人才“活起来”。宜君县充分发挥支部、党员作用,探索实践“三老带三新”“头雁带雏燕”的人才孵化模式,建立“项目实践帮带”形式,把课堂设在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等阵地前沿。积极探索电商人才培育的新路径,建立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电商人才孵化实训体系,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采取集中培训、分类培训、专题培训、一线培训等方式,加强对技术素质硬和致富能力强的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建立容错机制,敢于让年轻人“挑大梁”“经风雨”,为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电商人才提供坚强保障。以“典型引路法”,通过人才引领放大示范带动效应,把人才引领作为培养电商人才的重要抓手,谋划举办系列评优表彰活动,充分发挥优秀主播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先进带动后进,引领带动电商人才转化。
文化赋能铸振兴
乡村振兴以来,宜君县以全县经济社会为依托、以农业产业为根基,有效统筹资源,激发发展活力,着力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为全县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强化阵地建设,打造精神家园。资源整合,腾出“空地”,才能建强乡村文化繁荣阵地。宜君县坚持把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整合镇村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阵地资源,做到制度上墙,统筹使用、协同运行,不断完善提升阵地建设水平及功能。全面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防汛防滑、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各类志愿服务中,参与人数2万余人次,经常性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及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题宣传宣讲,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成为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的主阵地。
西部网讯 (记者 王龙 乔剑) 自1月10日以来,受新疆到内蒙古冷空气南下和高原槽前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陕西省出现了一次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的降雪过程。据气象资料中显示,这次降雪是自1957年以来,在陕西省出现的一次罕见的降雪过程,陕西局部地区出现雪灾,损失严重。
多地降雪量出现历史以来极值
据资料统计,西安、宝鸡、汉中和渭南部分县市降雪持续时间和降雪量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截至22日08时,过程降水量陕北北部8-15毫米,陕北南部、关中大部地区和汉中西部、商洛北部15-27毫米,宜君最大31.8毫米,汉中东部、安康和商洛南部地区3-10毫米。其中12日、13日各出现一站暴雪,分别为澄城10.0毫米, 韩城10.5毫米。
连续性降雪也造成陕西境内严重积雪,截至21日20时全省积雪概况:榆林、延安西部县市积雪厚度4-10厘米,榆林、延安东部县市12-15厘米,延安南部和铜川市普遍在16-20厘米,洛川积雪厚度最大25厘米。宝鸡、咸阳、渭南北部地区和西安大部地区16-22厘米,宝鸡、咸阳、渭南南部地区以及商洛北部积雪厚度8-12厘米,商洛南部、安康和汉中积雪普遍较少,一般不足3厘米,且分布多在山区。致使高速公路封闭,交通运输受阻,农产品销售受阻,设施农业损失严重。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大棚菜等设施农业。由于持续性降雪带来的持续低温和缺乏光照,蔬菜大棚内形成严重的低温、高湿、弱光小气候环境,植株生长缓慢,生育期推迟,病害开始发生,部分大棚蔬菜遭受冻害或因积雪倒塌。
雪灾影响严重 直接经济损失6800多万元
据民政部门灾情统计,目前仅渭南、延安两市13个县区、115个乡镇42.35万人受灾,因灾伤病940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人口18.23万人;倒塌房屋147户243间,损坏房屋146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110公顷,绝收109公顷;27760座蔬菜大棚严重受损,倒塌鸡舍18座,死亡家禽(畜)5100多只(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800多万元。
大雪到来时,陕西省气象局准确积极的服务,有效减低了雪灾带来的损失,1月10日17:00省气象台发布“大到暴雪消息”,省长袁纯清于当日做出重要批示:“新闻媒体要予以报道,提醒注意防灾和交通安全。农业、交通、电力等部门都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预防可能出现的灾难,积极处置发生的灾难事故”,同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将降雪消息及时向外发布,截至22日,陕西省气象局共向政府部门报送《重要天气报告》2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1期,《雨情通报》1期;发布2次“暴雪蓝色预警信号”、5次“暴雪**预警信号”、3次“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及7次“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及时提醒相关部门做好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
24-29日 降雪将继续影响我省
另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造成陕西持续降雪天气的大气环流系统稳定,新疆有冷空气东移影响我省,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低槽活跃,其前部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在我省上空连续交汇,我省从24日到29日仍维持阴雪相间天气,30日随着冷空气东南移过我省,降雪天气自北向南逐渐结束。
主要降雪过程如下: 24-26日:全省阴天,陕北小到中雪,关中、陕南中雪,部分地区大雪。 28-29日:全省阴天有小到中雪,关中、陕南部分地区中雪。 30日:陕北、关中阴天转多云,陕南阴天小雪转多云。 31日:全省多云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