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1:29:19
字号:

问题一:什么是中药饮片与中药材的区分 主要区别要点是:

中药材是什么?

中药材是在原产地以传统方式采收、加工的半成品或成品。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中成药是以中药为原料,经批准依法生产的成方中药制剂。其中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对于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如很多种子类、花类药。

问题二:班根中药是什么 你好,痘印是由于皮肤引起炎症后, *** 皮肤色素增加,叫炎症后色素沉着症;一般会慢慢褪掉的,需要时间,可以口服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E胶丸,有助于色素减退,可用中药调理,祝早日恢复。

问题三:是什么药材 有可能是阴地蕨:请核对。

阴地蕨

Botrychium ternatum (Thunb.) Sw.

阴地蕨科 Botrychiaceae 阴地蕨属

别名:阴地蕨 背蛇生 春不见 春寒草 大羽阴地蕨 丹桂移星草 冬草 独脚鸡 独脚金鸡 独立金鸡 独秧七 肺心草 花蕨 蕨叶一支蒿 破天云 三太草 蛇不见 小春花 一朵云 荫地蕨 地棱罗 独蕨箕 鸡爪莲 劲直阴地蕨 郎鸡细辛 满天云 小种底线补 鸭脚细辛 一支箭 一支蕨

问题四:这是什么中药? 中药名:路路通

枫香树的干燥成熟果子

概述:本品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Liquidambar formoana Hance的果实。秋冬季采集。晒干。生用。

别名:枫果、狼眼、枫球,枫木上球

性味与归经:味苦,平。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利水,下乳。用于风湿痹痛,肢节麻木,四肢拘挛,水肿,小便不利,气血壅滞,乳汁不通,风疹瘙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煅存性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或烧烟闻嗅。外用适量。

贮藏: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四川中药志》)治风湿肢节痛:路路通、秦艽、桑枝、海风藤、橘络、苡仁。水煎服。方中路俯通祛风湿,通经络,为君药。

2.(《浙江民间草药》)治耳内流黄水:路路通15g。煎服。方中路路通通经络,利水,为君药。

3.(《古今良方》)治脏毒:路路通(烧,存性)1个。研末,酒煎服。方中路路通祛风湿,通经络,利水,为君药。

问题五:元芪是什么中药 元芪是黄芪的别称。古代又写作黄耆

性味归经

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功效主治

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问题六:必大是什么中药 牛皮癣外用秘方有幸读古籍《串雅内外编》发现一治牛皮癣外用秘方,晃觉与我祖传治牛皮癣方有异曲同功之妙!我突发灵感,两方取长补短,自偏一方,试用至今,效果极佳。此方系外用方。如与内服方同用效果更妙。能到治痊愈的效果!现见网坛谬论言治牛皮癣无效药和牛皮癣无法治愈论。打消了我珍藏秘方的念头!我把方献出来,大家可按方自用并广而告之p友们 桑枝、槐枝、桃枝、柳枝各50克、西红花20克、鸡矢滕50克、碧桃干60克、柿霜30克、冰片10克、当归30克、毒蛇胆五枚、青鱼胆5枚、狼毒10克 共打细成粉,布包先酒泡后加醋泡!然后擦p处,每日多次,若溃烂处不可擦,再别误入眼晴、口内 上方为皮损初起面积不大!用之特效。 如若久病经年,皮损遍身,非得用以下方,煮水泡浴才行,个把月必大效,再坚持用3、4月必愈。方也公之与众,方便大家按方索用:桑枝、槐枝、桃枝、柳枝各50克、金莲花20克、鸡矢滕50克、碧桃干60克、柿霜30克、冰片10克、当归30克、狼毒10克、白鲜皮30克、大青叶30克 上药共捣为粗粉状,用纱布包裹,加水适量、煮水泡浴,每天泡浴全身2次 广为告之,功德无量。 欢迎继续交流

问题七:请问这是什么中药材 有点像漏芦

问题八:请问这几味中药材是什么? 上:藿香(梗),下:吴茱萸。

问题九:三七是什么中药材,有什么用? 病情分析: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意见建议:功能:止血;散血;定痛。 主治:跌扑瘀肿,胸痹绞痛,症瘕;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疮痈肿痛。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中药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1、蒲公英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急性,淋巴腺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酸等;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又有保肝、利胆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2、板蓝根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流感脑炎、乙型、丹毒、热毒发斑、火眼、疱疹等。板蓝根为十字花科大青叶属植物菘兰和草大青的根,含板蓝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板蓝根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条钩端螺旋体作用。临床上用板蓝根煎剂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疗流行性乙型有显著疗效;对急慢性均有一定疗效,能缓解或消退症状,促进改善;用板蓝根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如单纯疱疹,玫瑰糠疹,扁平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3、地骨皮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和症等。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著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4、芦根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5、连翘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性等。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6、牡丹皮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7、知母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咳嗽,烦热消渴,骨蒸劳热,小便不利,大便燥结等症。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含多种皂甙及皂甙之,此外还含有两种黄酮类成分、芒果甙等。试验证明:知母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潮热均有明显疗效。 8、决明子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9、金银花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疮、痈、疖肿等热毒壅盛之症。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绿原酸,肌醇,黄酮类成分等;药理试验证明:金银花有抗炎和解热作用,对流感病毒和多种致病菌、皮肤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银花的清热解毒功效。 10、夏枯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疠,瘿瘤等。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内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齐墩果酸,挥发油及,氯化钾等;药理研究证明:夏枯草的全草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其煎剂对某些常见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多种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 11、栀子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虚烦不眠、、目赤、衄血、热毒疮疡等症。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含多种苦味素甙,还含甘露醇,熊果酸等,栀子有利胆作用,或使胆汁分泌增加;同时栀子有降温,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还有抗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及多种皮肤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12、玄参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20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