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里的稻象甲虫用什么药最佳?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20:17:50
字号:

稻水象甲,成虫啃食水稻叶片上表皮和叶肉,仅剩表皮,于叶尖、叶缘及沿叶脉方向形成宽约0.9毫米的白色长条状斑痕,影响光合作用。幼虫蛀食根部,破坏根系组织,阻碍营养吸收和传导,导致分蘖减少、植株矮化、黄化枯萎、抽穗延迟甚至全株枯死,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危害。 防治稻水象甲危害,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或噻虫嗪于傍晚喷雾防治。

水稻里的稻象甲虫用什么药最佳?

稻水象甲于1996年5月10日在黄岩江口芦村、北城新宅首次发现。当年全区只有2个镇、2个村发现稻水象甲,发生面积为882亩,涉及面积36589亩。疫情发现后,立即引起了区、镇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技部门加强了疫情监测和技术指导,取得了当年发现当年予以控制的成效。但1997年5月,在黄岩南部边缘沿线的院桥、沙埠、茅畲3个镇(乡)又发现稻水象甲疫情。当年发生范围有5个乡镇、18个村,发生面积5492亩,波及面积68432亩;1998年,有5个乡镇20个村,稻水象甲发生面积6386亩,涉及面积仍为68432亩。为进一步做好稻水象甲防控工作,黄岩区政府出台了“以奖代补”政策,对达标乡镇根据发生面积多少给予0.5万~1.0万元不等的奖励。在此同时,黄岩区农业局再按发生面积,每亩补助防治经费2元。

对稻水象甲防控工作,黄岩区按照省政府“封锁控制,分割围歼,逐步压缩,综合治理,限期扑灭”的20字方针。省、市对黄岩提出的在稻水象甲第一代成虫发生期,百丛虫量控制在0.1头以下的基本扑灭标准。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在发生稻水象甲的江口、城关、院桥、沙埠、茅畲等镇乡,每年年初,会同当地政府,认真研究防治扑灭措施,抓住关键时期,选用对口农药,组织防治专业队,打好两大战役,开展防治扑灭工作,实现了浙江省提出的3年内不越过黄岩黄土岭这一目标。

根据稻水象甲成虫为害早稻秧田和本田初期的特点,抓住越冬成虫防治这一关键,采取“狠治越冬代成虫,兼治一代幼虫,挑治第一代成虫”的防治策略,打好两大战役,即抓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的防治工作。秧田期可选用20%三唑磷乳油、50%倍硫磷乳油或40%水胺硫磷乳油每亩100ml。用机动喷雾机喷雾时加水10kg,用背包式喷雾器时加水40kg喷雾(下同)。本田期除上述药剂外,也可选用0.3%锐劲特颗粒剂1~2kg/亩,拌细泥10~20kg撒施或5%锐劲特乳油50ml/亩、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4g/亩,对水50kg,喷雾。在防治过程中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行动,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田,保证防治工作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对控制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幼虫取得了显著效果。1998年7月6日,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组织专业技术干部,对5个镇(乡)进行实地抽查,共查16个村,197块田,39400丛水稻,平均百丛成虫量为0.046头,达到了基本控制标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48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