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旧藏上自什么时代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21:26:45
字号:

两岸故宫分藏的旧藏明代龙泉青瓷之中的大部分藏品在造型和装饰纹饰等方面完全相同,从整体上反映了明初龙泉青瓷“官器”的烧制面貌。

清宫旧藏上自什么时代

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炉

故宫对院藏龙泉青瓷藏品时代的认识主要建立在自身丰富的藏品以及老一辈专家们的鉴定经 验和窑址考察成果之上, 随着新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的不断补充, 对各期龙泉青瓷时代的鉴 别水平也不断提高。例如20世纪50年代,这批青瓷 中有不少被鉴为是元代制品。但是,老一辈专家冯 先铭先生等其实早就发现,其中有一批体型硕大、 做工精美、釉色出众的器物,无论在造型和装饰纹 样上都和景德镇明初洪武、 永乐青花瓷器非常相像随着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洪武、永乐地层 出土明洪武、 永乐时期景德镇窑青花及釉里红器 时代特征的确定,故宫专家依据两窑器物的横向对比,把这部分藏品制作时间改为明代。

元,龙泉窑青釉净瓶

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传至清宫旧藏明代龙泉青瓷共计211件。清宫旧藏中明代龙泉青瓷香炉、香熏共计16件,其中香炉15件,香熏1件3明代龙泉青瓷香炉、香熏在清官原藏陈设的位置如下古董房1只,古物所9只,顾和轩1只,,坤宁宫1只,崇敬殿1只,盆库1只,上书房1只,未定位置1只,太庙香熏1只。(我们选取一些经典的器型介绍)

明代龙泉窑刻划八卦纹简式三足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该炉陈设于坤宁官。坤宁宫为紫禁城后三宫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明代为皇后所居之正官,清代为宮中祭神和皇帝大婚的洞房。

该炉高29、口径20.5、足径32.6厘米。器敞口,筒形腹,平底下承三兽足,里外施青绿色釉。外壁釉下刻划花装饰,腹中间别地凸刻八卦纹。底心涩胎,中间有孔。此炉作为明代遗存的祭祀礼器,在道光十五年(1835)时仍陈设于坤宁宫东暖阁。

明代龙泉窑青釉刻划花几何纹双方立耳三足炉

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藏

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成立于1914年2月,同年10月设于紫禁城外廷西路武英媺内的展室正式对外开放,其展示和保存的文物为清代两处行官即承德避暑山庄和沈阳奉天故宫的原藏文物。

此炉高18、口径14.5、足径7厘米。炉直口,深腹,平底,下承三柱形足,口唇平沿之上置对称方形双耳为饰。通体施淡青色釉,外壁饰儿何纹及如意纹,外底中间涩胎无釉。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藏明代龙泉窑青釉刻花筒式三足炉(图4),高17、口径24.5、足距17厘米。炉敞口,深腹,平底,下承三蹄足。通体施青绿色釉,外壁饰刻花折枝花卉纹。炉内底凸出,外底内凹中空。

明代龙泉窑青釉刻花绳耳三足炉

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

该炉陈设于重华官。重华官位于内廷西六之北,原是明初所建之乾西五所的第二所,后为乾隆皇帝做皇子和结婚后的居所,乾隆登基后升级为官此明代龙泉窑青釉刻花绳耳三足炉,高18.6、口径24.5、足径13厘米。

炉折口出沿,短颈,鼓腹,平底,底承三柱足,口唇平沿之上装双绳耳为饰,通体施青绿釉。外壁釉下刻花为饰,颈部饰以回纹,腹饰折枝花卉纹。炉内有涩圈一周,外底中心无釉。附清代配紫檀木炉盖,带白龙形炉顶提钮。此炉道光十九年(1839)时仍陈设于重华宫正殿,至光绪二年(1876)时仍陈设于此,清末改陈至重华宫后院翠云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旧藏明代龙泉窑青瓷中,许多工艺严谨、纹饰精美的器物 应是明初龙泉窑生产的供宫廷使用的青瓷 “官 器”,根据最近的窑址考古发现,其中部分器物应 该是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场的产品。而这批龙泉窑 青瓷与文献记载的相互印证表明, 处州龙泉窑不 仅是一处烧制青瓷的著名民间窑场, 而且在明代 早期,处州龙泉与景德镇一样,也按照宫廷定样烧 制了一定数量的青瓷“官器”。窑址考古发现和清 宫旧藏传世品都证明, 明代早期的龙泉窑依然具 有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和相当高的烧造水平。由此 可以确定,明代早期是龙泉窑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399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