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虫属钻蛀性害虫,完全变态昆虫,从卵→幼虫→化蛹→成虫(蛾)为一个世代。主要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台湾稻螟、褐边螟等,是我国水稻最为常见、危害最烈的一类害虫,俗称“钻心虫”或“蛀心虫”。
二化螟危害症状:水稻苗期和分蘖期初孵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危害,造成枯鞘;长至2、3龄的幼虫,分散蛀入茎内,危害成枯心;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幼虫蛀入危害,造成死孕穗和白穗;在乳熟期危害造成虫伤株,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由同一卵块上孵出的蚁螟危害附近的稻株,枯心或白穗常成团出现,致田间出现“枯心团”或“白穗群”。
二化螟的防治适期在幼螟盛孵期。第一,采取农业防治,主要是消灭越冬虫源、灌水灭蛹和选用抗虫品种等措施。第二,采取物理防治,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稻田养鸭、保护青蛙等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减少下代虫源。第三,药剂防治:当分蘖期孵化高峰后5~7天,每亩有“枯鞘团”100个或枯鞘率1%~1.5%;或当破口期,株害率达0.1%时,应进行药剂防治。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200~250毫升,或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或5%氟虫腈悬浮剂40毫升,对水50~60千克喷雾或对水200千克泼浇。也可用80%杀虫单粉剂35~40克,或5%杀虫双颗粒剂1~1.5千克拌湿润细干土20千克制成药土撒施。施药时要注意按要求对足水量,细雾均匀喷施,不留空白;药后田间保持3~6厘米水层3~5天。要注意药剂轮换使用,延缓产生抗药性。
三化螟危害症状:幼虫蛀食水稻茎秆,分蘖期受害,心叶纵卷成假枯心造成枯心苗;孕穗期受害造成枯孕穗;破口抽穗期受害造成白穗;灌浆后受害造成虫伤株。
防治三化螟枯心苗的适期在每亩“危害团”超过50~60个或丛危害率2%~3%进行药剂防治。预防白穗的适期在卵块超过100~120块/亩,破口期防治,若发生量大,齐穗期再防1次。采取农业防治时,下面主要是冬季消灭越冬幼虫;在开春化蛹盛期,灌水淹没稻根3天,杀死稻茬内越冬虫蛹。药剂防治与注意事项同二化螟。
没有打不死的虫,只有喷不好的药……
这三种虫子同时防治吗?那就需要配药咯!
稻纵相对好防治,主要是钻心虫,目前来讲,在二、三化螟上,效果比较好的就阿维三唑磷、氟虫腈、毒死蜱、水胺硫磷 一般都要用到100ml一亩地了。预防为主的话,前期就得用药,氯虫苯甲酰胺以及类似物用的比较多一点。
稻纵卷叶螟,用的是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 20ml一桶水,48小时死虫率在90%以上。
具体药剂,因地而异,每个地方用药水平不一样,药抗性就不一样。 整体稻区主流药剂:国外产品——康宽、垄歌、福戈、凯恩、艾绿仕等,国内的有阿维菌素、甲维盐、甲维氟铃脲、甲维虫酰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