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莲别名叫什么?怎么种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13:29:38
字号:

独角莲别名叫什么?怎么种植?

独角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是其块茎可以入药,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白附子。独角莲在幼苗时期的叶片是向内蜷曲的,看上去好像一个独角,所以叫这个名字。独角莲是我国特有的品种,一般五月到十月份进行采摘。下面一起来看看独角莲别名叫什么?怎么种植?

一、独角莲别名叫什么?

独角莲的别名叫做滴水参、野芋、白附子、天南星、禹白附、疔毒豆、芋叶半夏等。

独角莲是一种多年生的擦本植物,喜欢在气候湿润、温暖的地方生长,常见于山坡、荒地、水沟旁阴凉、潮湿的地方。

独角莲主要分布在我国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至西藏南部。现在广东、广西也有种植。

二、独角莲怎么种植?

1、土壤要求

独角莲对于种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像一般的沙壤、黑壤都是可以生长的,只要不是黏土或者碱性土壤。

2、繁殖方法

独角莲一般采用的是种子和块茎繁殖良种方法。

3、种植时间

独角莲通常是在四月份下旬进行栽种,将土壤进行整理好以后在土地上面做一个畦,大概一米多一点的宽度。然后在畦上面开一个横沟,注意沟距离和沟的深度。

4、基肥

在种植独角莲之前每亩要施用一定量的基肥,然后盖上土壤,与畦保持平整,每亩需要的独角莲块茎大概在五十斤的样子。在秋季采收独角莲的时候将球茎四周生出来的小球茎当作种进行栽种。注意,小球茎分为带根系和不带根系的良种,不带根系的小球茎在终止后的来年才能收获,带根系的则当年可以收获。

5、田间管理工作

独角莲是属于生长期比较短的植物,但是出苗时期比较晚,通常六月左右的样子才会长出小苗。等到六月份在中旬时,要做好田间管理一系列工作,像中耕、除草、浇水、施肥等。等到八月份上旬要再一次进行中耕、除草、追肥1次。

记住,独角莲喜欢湿润,所以对水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要让其处于干旱的环境中,尤其是气温比较高的夏季,要注意浇水工作。尽量选择早晚进行,以免灼伤叶片。追肥的时候要根据独角莲的生长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不要一次性施肥太浓、太多。

黄独编辑?[huáng dú]

黄独(拉丁学名:Dioscorea bulbifera L.),别名黄药(本草原始),山慈姑(植物名实图考),零余子薯蓣(俄、拉、汉种子植物名称),零余薯(广州植物志、海南植物志),黄药子(江苏、安徽、浙江、云南等省药材名),山慈姑(云南楚雄)。

多年生草本野生藤蔓植物。块茎卵圆形或梨形,外皮紫黑色,密布须根,茎左旋,单叶互生,广心状形,基部宽心形,先端长尾状,叶全缘,单性花,雄花序穗状下垂,丛生于叶腋、花小密集,浅绿白色;雌花紧贴中轴,茎中结有若干卵圆形小球,似山药豆。

黄独生长快,在露地致缠绕棚架可达20余米,家庭阳台盆栽可达10余米,室内营养钵培一栽年可达3~4米。其次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盆土十分干旱和块茎放在水中,仍然能顽强的生长。三是耐阴能力特别强,从春季到冬季,一直放在室内,虽然长期没有阳光照射,仍然叶绿藤鲜。四是栽培简便。只要盆土湿润,每年施2~3次氮肥,每次用30~40粒尿素颗粒,生长更为旺盛。块茎越大生长越旺。用于家庭内绿化装饰不占地方,小花盆放在柜子顶上自上而下茎叶下垂,着绿添彩,使室内显得清静雅致。

茎含呋喃去甲基二菇类化合物及黄药子萜A (Diosbulbin A)黄药子萜 B(Diosbulbin B)黄药子萜 C(Diosbulbin

C)后三者均有苦味,主治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外用治疮疖。清热消肿解毒,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用于瘿瘤,咳嗽痰喘,瘰

疬,疮疡肿毒,毒蛇咬伤等。

药用块茎;苦,平。有小毒。

中文学名

黄独

拉丁学名

Dioscorea bulbifera L.

二名法

Dioscorea bulbifer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百合目

亚 目

百合亚目

薯蓣科

薯蓣属

黄独

中国植物志

16(1):088

英文植物志

24:287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1060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