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密度一般是多少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11:37:07
字号: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水稻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前提,合理密植能协调水稻单株和群体结构的协调发展,改善田间的温光条件,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质的累积,增加产量.栽插密度应根据品种类型、地理条件、土壤肥力和种植形式等综合考虑.杂交稻、大穗型品种、肥力中偏上的田块和采用抛秧方式的栽(抛)密度偏稀,一般每亩大田栽

水稻种植密度一般是多少

1.2

万窝左右;常规稻、穗数型品种、肥力中偏下的田块和采用手工栽秧方式的密度偏密,一般每亩大田栽

1.5-2.0

万窝.杂交稻每亩栽

1.2-1.5

万窝,每窝插2粒谷秧苗,常规稻每亩栽

万窝,每窝栽4-5粒谷秧苗,保证杂交稻基本苗达到每亩3-4万,常规稻达到每亩7-10万.

水稻的移栽密度一般以多少为宜?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是中国高产的经济作物之一,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水稻不仅是我们的主要粮食来源,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那么要让水稻高产的种植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1、温度

插秧时的温度不宜过低(主要指早稻种植区域),正常情况下,稳定在15度以上即可,如果插秧时温度过低,容易导致秧苗出现冻害,影响返青、分蘖,不利于水稻在大田情况下的生长。

2、时间

插秧的时间也不能过早或过晚,如果过早,会出现上述所说的冻害情况(早稻),如果过晚,会缩短水稻的生育期,造成减产,由于不同区域气候会有一定的差别,全国范围内没有一个确切的日期,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具体来定。

3、水田沉淀

当水田整理完成之后,建议沉淀一天再去移栽,这样的话,秧苗移栽后,利于更快的返青和分蘖,如果未进行沉淀,移栽过程中,容易导致插秧时过深,延迟秧苗的返青和分蘖;相反,如果沉淀时间过长,插秧时不易插入到土中,也就是常说的“漂秧”,一样会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

4、插秧深度

插秧时建议浅插,如果插秧深度过深,秧苗大部分被淹没甚至全部被水淹没,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营养情况也变差,延迟秧苗的返青和分蘖,严重的情况下,秧苗会直接死亡,正常情况下,插秧深度控制在3cm即可,遵循8个字,浅水浅插,插直插稳。

5、插秧密度

插秧密度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值,从南到北,不同区域种植水稻的密度是有差别的,有些同一区域不同地块,种植密度也有差别,决定插秧密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秧苗质量、品种、土壤肥力、插秧时间等等。

6、对稻田的管理

对稻田的管理分为返青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拨节长穗期的田间管理以及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

在反青分蘖期中,主要以营养器官为中心,要注意查苗补缺,保证全苗;并对病虫进行综合的防治。

在拔节长穗期中,是保证增穗生长的重要时期,要注意巧施穗肥,促大穗;并进行合理灌溉;对病虫进行综合防治。

在抽穗结实期,营养生长处于基本停止状态,要注意养根保叶,保穗以及增重等。

综上所述,种植水稻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另外农民朋友要细心的对稻田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大家。

关于水稻种植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105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