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材,性温对于肝经以及肾经都有很不错的保健作用,熟地黄可以发挥出滋阴补血以及生精补髓的功效。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挑选的生地黄熟地黄的功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地黄的功效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1.清热凉血。该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该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该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该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熟地黄的功效中药材熟地黄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其表面乌黑有光泽,质软而柔韧,味甘,性微温,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等功效。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
凡血虚心脾失养,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者,宜与当归相须为用;凡肝肾阴虚,头目昏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者,可与山茱萸,山药,牡丹皮等配伍;若在此基础上,加知母、黄柏,可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梦遗,尺脉有力者。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熟地功效: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10~30g。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1、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
2、肾阴不足,遗精,盗汗等.
3、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等.
4. 熟地黄吃多了会有碍消化,使得痰多,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稀.
功能主治功效: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10~30g。
性状鉴别:为不规则的块状,内外均呈漆黑色,有光泽,外表皱缩不平。断面泣润,中心部往往可看至光亮的油脂状块,粘性大,质柔软。味甜。 以块根肥大、软润、内外乌黑有光泽者为佳。
药膳:地黄花粥、生地黄粥、百合地黄粥。
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晒干即成生地,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即为熟地。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切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外形区别: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快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6~12cm,直径3~6cm,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端面乌黑色,有光泽、味甜。
药效区别:
生地黄:性寒,功能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由生地为主所制的六味地黄丸,就是千古著名的补肾良方,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熟地黄:性温,其功用也发生变化,为补血要药。配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者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所以生地黄和熟地黄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无论在外型上还是药效上都有所不同,所以购买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熟地黄的食用方法1、熟地黄当归酒
配方:熟地黄30克,当归3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香附15克,白酒3斤。
制法:将上述各药加工成碎末,用纱布袋装,扎紧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15天后开封,取去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功效:补益气血,理气解郁。适用于血虚气弱,气郁不舒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身软乏力,食欲不振,神疲声微等。
服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15――20毫升。
2、熟地黄猪蹄煲
材料:猪蹄500克、油菜100克、,葱段、姜片各10克、药包1个(内装熟地黄20克,酸枣仁10克)、料酒10克、精盐3克、味精1克、胡椒粉0.5克、清汤1000克、芝麻油5克。
制作:
1、油菜从中间顺长剖开。猪蹄治净,从中间顺骨缝劈开,再从关节处斩成块,下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
2、沙锅内放入清汤、料酒,下入药包烧开,下入猪蹄块、葱段、姜片烧开,煲至猪蹄熟烂,拣出葱、姜、药包用。
3、下入油菜、精盐烧开,炖至熟烂,加味精、胡椒粉,淋入芝麻油即成。
功效: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此款菜肴能滋阴补肾,补血安神,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月经紊乱、眩晕、心悸、失眠多梦、心烦不安、宫冷干燥、潮热盗汗者有较好的食疗功效。
3、熟地黄祛颤汤
配方:熟地黄20克、木瓜20克、枸杞子20克、何首乌20克、当归10克 川牛膝10克、白芍10克、丹参10克、鸡血藤10克、乌鸡1只(500克)、料酒20克、姜10克、葱15克、盐4克。
制作:
1、配方中几味药物除熟地黄、当归、枸杞子、何首乌外,均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何首乌润透切片;熟地黄切片;当归切片或节,枸杞子洗净去杂质;乌鸡宰杀后,除去毛、内脏及爪;姜切片,葱切段。
2、将乌鸡放入炖锅内,抹上料酒、盐,把药包放入鸡腹内,加入姜、葱、枸杞子、熟地黄、何首乌、当归,注入清水1000毫升。
3、将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2次,喝汤200毫升。吃鸡肉50克,吃枸杞子、当归、何首乌。
生地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中药材,是一种块根状的中药材。通常都是新鲜的时候服用,或者是将生地切成片状服用,再者是跟砂仁、酒、陈皮一起进行反复的蒸晒,直到质地变软、颜色变黑为止,也就形成了熟地黄,也就是生地的第三种吃法。生地有很多的功效,可以跟很多种药材相配。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生地黄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津的功效。在平日的中药材中,添加一些生地黄可以治疗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燥热伤肺、吐血、非外伤所致的某些部位的外部出血证、发斑发疹等各种疾病。
1、地黄中含有有效成分(R-BP-F),经过实验研究证明,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2、生地黄还含有止血的作用,经过实验研究证明,生地黄能够缩短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功效;
3、生地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抗凝血酶的作用,以此来产生抗血管内凝血的功效;
4、能够治疗肝炎,生地黄配上甘草一起服用,临床实践证明,有治疗肝炎的功效。
生地黄的食用方法生地黄鸡
生地黄作为一种中药材,经常被用到了食疗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药膳。今天就来讲一道乌鸡生地汤。特别适合治疗肾精亏虚导致的腰酸背痛,四肢无力,盗汗,不能久站等症。
准备 :乌鸡、生地黄、枸杞、葱姜香菜、盐料酒、鸡精、胡椒粉
做法 :
(1)乌鸡洗净切块,用水浸泡十分钟,生地黄、枸杞都浸泡十分钟。期间,葱、香菜切段,生姜切片;
(2)将乌鸡大火煮沸,捞出鸡块,漂去浮沫;继续煮,一直将浮沫漂净再倒入鸡块、生地黄、枸杞、葱姜、胡椒粉,然后大火煮一个小时左右即可;
(3) 加盐、鸡精后再炖20分钟,关火撒上香菜即可出锅。
喝生地蜂蜜水有效治便秘
经常便秘者可喝生地蜂蜜水效果很不错。
方法:取生地黄10克,注入500毫升水后煮半个小时,待药水稍凉后加入20毫升蜂蜜搅拌均匀,平均分成两份分成早晚服用,时间应以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前为宜。
生地黄偏寒。凉血、生津。蜂蜜本身就有很好的通便润肠作用,两者搭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