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又称塑料大棚,是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形棚式设施,也是一种利用塑料薄膜覆盖的不加温的简易温室。它与玻璃温室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建造、拆装方便,投资少的优点。缺点是保温效果差,升温、降温较快,日温差较大。根据我国国情,应用大棚栽培设施生产盆栽花卉是现阶段最经济、最合理的种植方法。
(一)大棚的种类目前,盆栽花卉生产上应用的大棚,管理人员必须在棚内能自由作业。最常用、性能较好的大棚,有下列两种规格:
1.拱形大棚长30米、宽6米、高2.2米,栽培面积为180平方米,拱形管的间距为60厘米,材料可采用镀锌管或圆钢焊制。
2.拱形低棚长30米、宽2米、高1.5~1.8米,拱形管间距为40~50厘米。适用于花卉小苗的繁殖,材料用镀锌管。
近年来,随着盆栽花卉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塑料大棚除单栋大棚外,已有双连栋和多连栋大棚。其覆盖面积为1000~3000平方米(见图版2)。江苏常熟开成温室制造有限公司还生产双层塑料覆盖大棚。
(二)大棚的结构常用的塑料大棚有竹或竹木结构大棚、水泥结构大棚和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三种。
1.竹木结构塑料大棚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及黄淮地区应用较多。棚宽4~5米,高1.8~2.0米,长30~50米。棚内不设立柱。优点是投资费用少。缺点是牢度较差,容易受风害和雪害。
2.增强水泥大棚一般棚宽6米,棚高2.5米,拱间距1米,棚长30~50米。比较牢固,但遮荫面较多。
3.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棚宽可从2.5~10米,棚高2~3米,棚长10~60米,拱间距50~65厘米。优点是拆装比较方便,牢固。
(三)太栅覆盖簿膜的应用大棚覆盖薄膜的应用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产品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好。目前,最常用的大棚薄膜有以下三类:
1.聚氯乙烯(PVC)棚模优点是透光性好,吸尘性强,夜间保温性好,耐高温日晒,耐用,容易粘补。但耐低温性差。
2.聚乙烯(PE)棚模优点是透光性强,不易吸尘,耐低温性好。但耐高温性差,夜间保温性稍差。膜宽可达10米。
3.乙烯-醋酸乙烯(EVA)棚模优点是透光性好,耐低温,耐老化,机械强度好。
(四)太棚的坏境按制薄膜覆盖的大棚,其棚内的温度、光照和湿度与露地有较大的差别。同时,棚内的不同部位在温度、光照和湿度方面也有明显差异。
1.温度方面棚内温度受薄膜的质量和自然气温等影响,日温差和季节温差十分明显。一般白天棚顶附近温度最高,夜间接近地面温度最高,大棚两侧温度低于中间。可以通过适当通风和覆盖草帘来调节棚内温度。
2.光照方面棚内的光照强度不仅受到薄膜的透光性能好坏和自然光强弱的影响。而且还与大棚的方位和结构有关,差异十分明显。棚向南北延长的大棚,上午东侧光照较强,下午西侧光照较强。竹木结构的大棚其受光条件明显比钢管结构的差。单栋大棚的透光性比连栋大棚要好。光照的控制除通过遮阳网调节外,在盆栽花卉栽培时,适当更换位置,有益于茎叶生长整齐一致。
3.湿度方面大棚的空气湿度因棚温、天气的变化而升高或降低。常常通过通风和遮荫来调节。土壤湿度主要决定于灌溉,盆栽花卉时要避免白天的高温多湿和夜间的低温冻害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截止到2020年4月15日,温室大棚的造价大致在为每米1600~1700元不等,在其中日光温室大棚墙面工程造价约为每米1000元上下,棚面骨架图等棚面原材料工程造价约为600~700元上下。
温室大棚的造价与其建造材料的不同、面积的大小、地价的不同等有很大关系,因此尽量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建造温室大棚,以免花费多余的费用。
扩展资料:
温室大棚适用蔬菜水果食用菌菌种盆栽花卉桃树等栽培应用。规格型号墙体日光温室大棚跨距在816米,其墙面构造为红砖头或混泥土聚氨酯发泡砖砌墙,墙面薄厚一般为0.37~1米。
别的构造与泥墙日光温室大棚基础一样,全是由全钢架遮盖塑料薄膜保温材料被大棚卷帘机组成,假如应用几型钢架作为棚面支撑点,日光温室大棚造价每米还能减少还能减少。
人民网-一个大棚,就是一个金饭碗
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较大的北方地区,要想在四季都能食用到新鲜的蔬菜,必须靠大棚栽培。大棚蔬菜栽培是蔬菜中的主导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保证蔬菜的品质,必须掌握蔬菜栽培技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一、搭建大棚
在搭建大棚前应确定是用来长期栽培蔬菜还是短期栽培,长期栽培应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标准比较高、设施齐全,坚固的大棚。如果是用来短期栽培,可搭建简易的大棚,可降低投入成本。符合高标准要求的大棚,应具备高为2.2米以上、跨度为12米左右、使用金属或木质材料建设等基本条件。短期栽培蔬菜搭建中棚或小棚即可,标准为高度1.5米左右,跨度为3-5米。大棚内的土地面积主要依靠大棚的长度来确定,如果蔬菜栽培的量比较大,可以适当增加大棚的长度。
二、选择蔬菜种类
为了合理利用大棚,不至造成浪费,提高大棚投资回报率,应在经过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蔬菜的栽培及生长规律,在不同季节进行套作和间作,使大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春季以栽培黄瓜、番茄、茄子等时令蔬菜为主,夏季可栽培豆角、辣椒等,秋季可栽培大_菜、花椰菜等,冬季可栽培油麦菜、生菜、菠菜等,也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对栽培品种进行调整。进行套作和间作,就是按照蔬菜不同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交替栽培,使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上市。
三、栽培与管理技术
3.1育秧栽培
采取育秧栽培的方法,可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及生长效率。育秧一般是在钵体中进行的,钵体多用塑料制成,具有吸热保温的功能。土壤是秧苗生长的重要依托,育秧前应先进行营养土的配制,可选择山地腐殖土,过筛后与腐熟的有机肥掺混均匀,有机肥也需过筛。土和肥的比例为3:1,混匀后装入每个钵体内中。有机肥以鸡粪或牛粪农家肥为宜。用这种方法配制成的营养土,肥力高、疏松性好,可保温保墒,有利于幼苗根系发育,培育出健壮蔬菜秧苗。营养土配制完成并装入钵体后,在每个钵体中播种2-3粒,用薄土覆盖,再适量浇水,使钵体内的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待秧苗长到5厘米高时,进行分苗定植,即将秧苗分植在大棚土壤里。定植时可先将适量的生根粉撒在栽植坑里,可起到壮根的作用。
3.2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
定植后要立即进行浇水,以确保为秧苗提供充足的水分,还可以用水控制土壤的温度,避免发生低温冷害。浇水要在晴天、棚内温度达到20℃以上进行,避免浇水导致土壤温度过低。
(2)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应根据秧苗的生长和土壤表面的板结情况,适时进行。及时进行中耕培土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温度,清除田间的杂草。培土一般一年中需进行2-3次,幼苗期培土易浅,防止伤到苗根,成秧期可稍深,彻底破坏土壤板结,有利于土壤保温保墒,使幼苗在适温和良墒的条件下生长。稍深培土还可以将杂草根部斩断,防止杂草再生。
(3)适时炼苗
幼苗的生长期应进行适时炼苗,提高秧苗的抗性,使其对温度变化逐步适应。炼苗可选择在晴天进行,将大棚的通风口打开,进行适当通风。晴天时大棚内的温度会达到30℃以上,可利用通风的方法降低大棚内的温度,让秧苗适应稍低的温度环境,可以防止冻害或其它病虫害。
四、大棚的保温措施
大棚蔬菜栽培,控制温度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大棚白天的温度较高,但到了晚上温度会大幅度降低。为了防止秧苗出现冻害,应采取为大棚保温的措施。
4.1盖草帘
可采用晚上加盖草帘,白天揭去的方法,达到为大棚保温的目的。加盖草帘后,可减少大棚热量散失,使夜间大棚内的温度也能保持在18℃左右,比较适宜秧苗的生长。
4.2覆地膜
大棚育苗应以三膜育苗的方式为宜,三膜即覆盖三层地膜保温。第一层膜可在播种后覆盖钵体或苗床上,第二层膜覆盖在第一层膜上部50厘米处,双膜覆盖可以有效地隔绝冷空气。而第三层膜应在夜晚气温非常低时覆盖,在第二层膜上方30厘米处再覆盖一层膜。三重保险,可以确保幼苗远离冻害,健康生长。而在幼苗定植栽培后,要在地面上覆盖一层地膜,覆盖时应将地膜支起,与苗的尖部保持20厘米左右的距离,使秧苗生长空间内的氧气充足,并可以较好地储存热量。如果遇到极严寒天气,在夜晚于棚顶加盖草帘的同时,还应在草帘上再覆盖一层地膜,形成新的保温隔寒层,可防止大棚内温度过低。
4.3地膜选择
地膜应尽量选择深颜色的,有利于紫外线顺利透过地膜,辐射至大棚内,起到杀菌作用,还可以抑制秧苗徒长,提高秧苗对养分的吸收力。另外,深色膜还具有保温性好的特点,更有利于保温。浅颜色的地膜会阻止紫外线通过,不利于大棚内秧苗的生长。
五、防治病虫害
大棚蔬菜常见病虫害包括菌核病、灰霉病、霜霉病、蓟马、粉虱等。防治的主要措施是经常对大棚进行通风炼苗,增强秧苗的抗病性。将大棚内的温度和温度控制好,因为许多病虫害都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病虫害发生后要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将发现的病秧拔除,利用对症的农药兑水后喷洒。
六、结语
总之,栽培大棚蔬菜,是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良好渠道,也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途径之一。各地应该鼓励和支持大棚蔬菜栽培业的良性发展,为这项产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农业科技人员也应对大棚蔬菜栽培给予技术指导和服务,使大棚蔬菜栽培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