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治蝗虫?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1:36:59
字号:

蝗虫农业防治:(1)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2)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3)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4)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

怎么防治蝗虫?

生物防治:(1)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也可在山坡放养鸡、鸭、鹅等家禽防治。

(2)大面积施用微孢子虫。

蝗虫从最初的样子到成熟需要经历:

从受精卵开始的,刚孵化出来的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和成虫差不多,只是身体小,没有翅膀,不会飞只会跳,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经过5次蜕皮后,长出翅膀能飞变成成虫,所以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食物范围广,可取食小麦、水稻、谷子、玉米、豆类、烟草、芦苇、蔬菜、果树、林木及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和嫩果等,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大发生时可将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生活习性:

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仅诸如日本黄脊蝗、短脚斑腿蝗等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在1年中发生的世代数,取决于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不同地区的年有效积温、食物、光照及其各虫期生长发育情况。

例如亚洲飞蝗在我国分布区1年发生1代。东亚飞蝗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分布地区为2代,而江、淮河流域的高温干旱年份则为3代或不完整3代;华南地区4~5代。中华稻蝗在长江及其以北地区1代,江南则为2代。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z/4_52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