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
一、防治高温热害
从当前气候来看,虽然到了立秋,但是未来一段话时间温度还是比较高,这对于水稻的中后期生长,打苞孕穗、灌浆不利。因为高温可以导致花儿不实,尤其水稻处于不同生育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水稻分蘖盛末至拔节期;分蘖期根的生长最适宜温度25-30度;那么发生分蘖的最适宜温度30-32度,高于38度水稻停止分蘖!高温促使叶片温度升高,降低叶片同化能力,叶片蒸腾量加大,加速植株的呼吸速率,使水稻早衰!这样水稻产量不高!
2、打苞孕穗至抽穗扬花期,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5°尤其是开花时段遇到35°以上高温胁迫造成花药开裂率降低,花粉粒失活,导致不育花的数量增加造成受精障碍,严重影响结实率。
3、针对与高温热害的解决办法:一是合理的做到灌水保浅水来降低地表温度,改变田间小气候,如果有条件可以做到日灌夜排,这样不但降温,还能促进水稻生长,也会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
二是通过根外施肥来提高水稻的抗性,三是叶面补施微量元素,加强叶片的厚度,降低蒸腾速率,从而减轻高温带来的危害!
二、防治后期早衰
由于水稻早期干旱生长根系不好,中期出现了持续的阴雨,根系一直在烂泥土中半无氧呼吸,导致了水稻根系差,长势差,夜幕出现泛黄,用手扒开水稻,水稻东倒西歪,根系不牢固。所以水稻中后期长势对N、P、K营养元素需要量大,对正常的水稻田可以亩施4-6斤尿素,钾肥8-10斤,长势差的田块可以适当增加用量,长势旺的田块可以不施肥,这样延缓营养生长期,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可以减轻高温热害,也可以减轻后期倒伏!
三、防治后期病虫
由于今年水稻的生育期差别比较大,气候也比较特殊,打乱了原有的病虫发生规律,出现了防治无规律,重发区域有轻发田块,轻发区域有重发田块。所以农民朋友的防治意识差别也很大,这就导致了立秋以后早晚温差大,有利于病虫发生,那么农民朋友一定要重视,做好最后的防线!
1、两迁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
由于今年阴雨时间比较长,同时最近的田飞比较活跃,就导致了两迁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危害严重,尤其偏施氮肥,水稻嫩绿的田块;另外田间湿度大水稻抗性下降,纹枯病发生严重的田块,水稻稻飞虱发生也比较严重。如果防治不好就会导致后期的倒伏减产!稻纵卷叶螟主要危害水稻三片功能叶,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的光合作用,导致不能灌浆,减产严重!
那么两迁性害虫建议选择速效性好加上持效期长的药剂,因为虫期乱,入侵峰次不齐,所以稻飞虱和导致卷叶螟可以选择四氯虫酰胺+虱螨脲+烯啶虫胺吡蚜酮+敌敌畏,另外施药时候一定要加入植物油,用足水量,稻飞虱一般早上有露水施药效果好!
2、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属于气候性病害,尤其立秋以后台风活跃、雨水多的年份比较容易发生,他它随风、随着雨水传播,速度比较快,同时对于水稻叶片比较宽大的品种也容易感染;那么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不能正常的光合作用生长!
所以细菌性我们必须见一点打一片,见一片打一块,从未发病区域向已发病区域围攻施药,避免施药器械和人的走动带动病毒感染!细菌性条斑病不建议使用飞防!药剂选择可以使用含有噻霉酮、噻唑锌、碱式硫酸铜之类的药剂!严重田块7-10天补防一次!
3、穗期病害
由于立秋以后,从天气预报来看,还是多雷阵雨,那么对于打苞孕穗期的水稻必须做好穗期病害的综合防治,主要是水稻穗颈瘟的防治和水稻稻曲病的防治:一个是绝对水稻产量的病害,一个是决定水稻品质的病害!
水稻稻曲病预防效果大于治疗!(水稻剑叶抽出至叶枕平);第一次全田三分之一以上主茎秆最后一片叶子全部抽出,即俗称“打大肚苞,也就是能看到裂苞时期”时用药(约距出穗时间5~7天左右),第二次齐穗期需要补防一次)药剂选择可以选择含有戊唑醇复配甲氧基丙烯酸酯的杀菌剂,例如烯肟菌酯+戊唑醇,肟菌酯+戊唑醇
那么针对穗颈瘟的防治,当水稻处于打苞孕穗期至破口抽穗期的时候,我们要做好穗颈瘟的重点防治,同时使用药剂的时候选择在破口期5-7天的稻曲病防治。那么药剂选择一般使用75%的三环唑,比较实惠,预防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