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化主要是指那些原本自给自足的农产品等等开始互相交换
市场化主要是指商品在市场流通 获取利益
简单来说:农产品——交换——商品化——市场化。
农产品只能商品化 商品只能市场化
先有商品化才有市场化
用史实说明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
农业发展的表现,一般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来考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看历代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农业政策、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等.
特点:我国古代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唐朝时期茶叶已成为普遍的饮料,茶叶成为生活的必需晶,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是农产品商品化之典型.明清时期,棉花、蚕桑、茶叶、烟草、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农业商品化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重视农业,自秦汉至明清,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隋唐时,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利用,适于种植高产稻的圩田很普遍,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明清时,连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沙洼地也被利用起来.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展,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
③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经种植.明代引进了玉米和番薯.清代前期种植经济作物已很普遍.
④农业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不断发展.a.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战国时期铁农县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b.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c.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耕法以及耧车.d.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e.唐朝:曲辕犁和筒车.⑤农学著作:a.《齐民要求》;b.《农政全书》.
1.南北农作物交流,农产品商品化加强,如茶树栽培面积的扩大,棉花的种植和推广.南宋时经济重心移到南方;
2. 手工业生产规模有进一步发展.宋代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出现手工业生产中心,各少数民族手工业各有民族特色;
3. 商品经济活跃,宋代出现纸币,各政权间商贸联系增强,元交通空前发达,商业繁荣;
4. 外贸频繁.宋设市舶司,元的外贸港口世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