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洛阳必带的特产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9:04:20
字号:

来洛阳必带的特产如下:

来洛阳必带的特产

1、孟津黄河鲤鱼,河南省洛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21年4月,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孟津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0年04月0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孟津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3、洛阳三彩艺术,是陶瓷史上的创举,是中国历史文化之瑰宝。“洛阳三彩艺术”把中国陶瓷文化的潜能和优势充分彰显出来,是中国陶瓷文化悠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经验、技术、审美等文化理念的结晶。

4、嵩县银杏,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7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嵩县银杏”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5、汝阳红薯,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汝阳红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国最出名的荔枝在广东茂名。

茂名荔枝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唐朝时期已被列为朝廷贡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茂名是中国最大的荔枝产区,荔枝种植面积达140万亩,拥有3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高州荔枝、茂名荔枝、白糖罂荔枝),4个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高州荔枝、电白荔枝、茂名白糖罂荔枝、沙田鸡嘴荔枝)。悠久的种植历史,存续了优良的荔枝品种。

茂名有发展荔枝的规模之最、品质之优、文化之魂、产业之基。茂名是全球最大的连片荔枝生产基地,全市荔枝种植面积约145万亩,年产量约50万吨,产量约占广东的五分之二,占中国的四分之一,全球每五颗荔枝就有一颗产自茂名。

茂名有白糖罂、妃子笑、桂味、糯米糍、冰荔、仙进奉、贵妃红、三月红等40多个优良品种;拥有4个区域公用品牌,3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茂名更是中国古荔树的重要起源地,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千年古荔”。

历史来由。

据史学研究者李爵勋考证,茂名在秦末汉初已产荔枝,茂名栽培荔枝已有2200年以上的历史。宋苏轼《荔枝叹》自注云:“汉永元中,交州进荔枝、龙眼,千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死亡,罹猛兽毒虫之害无数。唐羌为临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之。”

对此,李爵勋指出,东汉交州曾辖高州、电白、化州等地,可见东汉时期茂名荔枝栽培业已很发达。

《西京杂记》记载,早在西汉初年,南越王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就将茂名荔枝作为岭南珍品向汉高祖进贡,这是关于荔枝进贡的最早记录。

据历史记载,茂名荔枝成为贡品,有一条独一无二的“绿色通道”。唐玄宗在位时,身边有一位重臣名叫高力士,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第六代孙,祖籍高凉(辖今茂名高州、电白等地),本姓冯,名元一,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后改名高力士。

这位高力士当年知内侍省事,封渤海郡公,权倾朝野。他念及家乡出产的荔枝佳果,为取悦皇上,不辞山高路遥,引荐进贡朝廷,让荔枝成为“贡品”。

据说,杨贵妃吃荔很挑剔,先看颜色,赤者熟透为最佳;再看肉质,厚实清香,雪白如银,蜜汁流溅者为上乘,核小如米者则最好。

由于荔枝是一种娇气的亚热带水果,保鲜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当高力士将鲜红的荔枝摘下来的时候,很为荔枝保鲜犯愁。

正在发愁的一个中午,高力士因为太疲惫在荔枝林边的拴马树下睡着了,梦中见一老翁风度翩翩而至,在他的耳边吩咐了几句:“瓮能装,竹能装,有水便能到长安……”高力士一觉醒来,没见到什么老翁,只见他那匹拴在树上的白马正用舌头舔他的耳边。

高力士大喜,便按照梦中那白发老翁说的“竹可装……”的话语,将上千个两头有节的竹筒用水浸两天,等水分充满竹筒里,再将荔枝一颗颗塞进去,用蜂蜡封口。这一方法果然真灵,荔枝一直运到长安,丝毫无损,颗颗新鲜,唐玄宗与杨贵妃大悦,与宫中各大臣饱食一顿。

有人说,那托梦的白头老翁不是什么神仙,而是高力士的那匹朝夕相处的大白马,那棵拴马树上的一条条缰绳疤迹,还隐约可辨。

据《茂名市地名志》载:“荔枝圩,在高州县高州镇南3公里,属高州镇,人口591。隋朝(公元581~618年),此地产荔枝,居民就地摆卖,附近有些荔枝小贩也来此摆卖,故有‘荔圩’之称(俗称‘荔枝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东茂名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97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