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可以洋洋洒洒几万言,也可以高度概括为一个字,那就是——穷。所以所有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最终目标就是让农民富起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在具体研究时又可分为若干子课题。尽管我不是三农问题的专家学者,但我有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且双亲现居于农村务农。这些年经常性的思考也使我积累了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今日简单罗列一部分,还望各位斧正。
1.关于土地问题。中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可以说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不过时过境迁,今日为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好多人提出了土地私有化的构想。我是一直不赞成这样想法的,并且真心希望有这样构想的同志能亲身去农村调研一年。
有人说土地私有化后农民就会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土地,那样随着土地产量增高农民的收入也就提高了。首先我想说在农村尽管土地没有私有化,但在农民的意识里已经私有化了。我们现在买的商品房使用权也就70年,不过没有人不把他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吧。现在的土地又续约继续承包五十年,农民很少会有人时刻惦记着“这些土地到底是国家的不是自己的”。国家对耕地的使用也没有什么限制,除了一条就是必须保护耕地。所以说事实上土地在农村已经“私有化”了。
还有人说土地产权不明,导致各种圈地占地现象时有发生,侵害农民权利,导致全国耕地流失严重。就我所了解的情况,圈地占地现象大都发生在城乡结合部,并没有代表性可言,也不是造成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我老家唯一的一次大规模占用耕地是为了修铁路,国家补偿到位,并没有发生什么纠纷,家乡父老盼这条铁路倒是盼了许多年了。其实造成全国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也同样是造成农民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农产品价格低,土地产出太低。土地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已经成为了实实在在的鸡肋。种之,不赚钱,仅够口粮,不够老人看病孩子上学的花销;不种,又可惜,至少还能有些口粮吃。正因为这种原因,许多的耕地便被闲置,故而耕地面积会下降。可以夸张一点说,如果种田能有当前房地产一样的暴利,那我们的耕地面积增加20%应该不是不可能。
2.关于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问题。好多人总是感叹于中国农村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确,我们大多数农村除了用一些化肥外基本上还是沿袭了西汉以来的耕种方式,机械化程度相当低。但这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首先,中国的土地平原少,山地多。机械化不可能在山地梯田中推行,只能在一些平原地区推行。所以山地还得保留原来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再者,中国几千年的精耕细作传统练就了中国农民一身伺候土地的非凡本领。如果全改为机械化作业,反而不如农民手工劳作的产量高。而国外(譬如美国、澳洲等)的情况是地广人稀,他们只需要把最容易耕作的土地用机械化耕作就完全够吃了。另外劳动力的不足也迫使他们不得不机械化。最后就是机械化后解放出来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安置。这些人涌向城市带来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总之,如果我们单纯追求机械化,我想我们是能够办到的。但考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还是维持原状对现阶段的中国较有利。
3.关于农村教育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秋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村地区的教育,关系到农民的的世代利益;关系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前景问题;关系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问题。农村教育发展了,农家子弟受了高等教育或者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拥有了一技之长了,就可将农村的青年转化为中国工业化所需的大量的技术工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吸收和消化。留守在农村的一小部分青年则可肩负起农业现代化的使命,放弃一些不容易耕作的山地在平原地区采用机械化耕作。至于由此带来的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则可通过农业科技手段或国际市场采购来弥补。这样既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有利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也可以有效减少农业人口,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提高中国的整体国民素质。总之,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工业,但教育又是发展工业的先决条件。
所以教育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重中之重,但教育又是一个见效慢的方法,需要时间来完成。所以要早下手早收益,时不我待啊。不过再先于教育之前还必须解决的是教育的投资问题,当然国家应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货真价实地做到九年义务教育。另外还应该通过财政手段补贴农产品价格,使农民在短时间内手头能宽裕起来。相信我们吃苦耐劳的农民朋友有了钱后是不会挥霍的,他们肯定会投资于子女的教育,使他们能早日跳出农门置身城市。还有就是农业税的问题,现在全国各省纷纷取消农业税。不过农业税全国总共不到三百亿,一个农民三十多块,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实际作用不会很大。不过这项政策所表现出的政府提高农民收入的决心要比这项政策本身更重要。所以中国的农民最需要的不是减负,而是增收。因为他们的绝对收入就低,再减负也不会很高。
总的说来,对于三农问题,我认为可行的思路如下(按时间进程依次列出):
1.利用国家财政直接补贴提高农产品价格使农民增收,为农民投资教育创造条件。
2.国家重视农村教育,农民也投资于子女教育。
3.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许多青年经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培训后拥有一技之长从而转型为技术工人。
4.没有转型为工人的青年在农村完成农业现代化,粮食生产的不足通过农业科技提高或国际市场采购弥补。
5.最后,中国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农民只是一种职业而不是鄙夷的代名词,三农问题灰飞烟灭。
总之,提高农民收入已成为国家各项工作计划的重中之重,我们真心期待着农民收入的早日提高,也期待着农村教育的大发展能早日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