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可以报销生孩子费用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6:35:55
字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生孩子是可以报销的。新农合生孩子报销流程是这样的,如果是在本地住院,到医院新农合窗口备案,出院后凭住院收费票据、出院证、准生证明、社保卡、母亲的身份证到本院新农合窗口报销;如果在异地住院,住院前或住院后三日内须办异地住院转诊手续,执转出医院的转诊证明或所住院县外医院的住院证明、合作医疗证、母亲的身份证、准生证明到新农合部门转诊处办理转诊手续。

新农合可以报销生孩子费用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育保险条例》第十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依法为其缴纳生育保险费的,职工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第十二条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生育的医疗费用、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其他项目费用。生育的医疗费用指女职工在孕产期内因怀孕、分娩发生的医疗费用,包括诊治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医疗费用。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指职工放置或者取出宫内节育器、施行输卵管或者输精管结扎及复通手术、实施人工流产术或者引产术等发生的医疗费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报销的有哪些

1、因交通事故、意外伤害、刑事及民事案件、工伤、行凶斗殴、酗酒、吸毒、自伤、自残、医疗事故等导致伤病引发的各项医疗费用;

2、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煤气中毒有第三方责任人而引发的各项医疗费用;

3、挂号费、病历工本费、出诊费、中药煎药费、救护车费、陪床费、会诊费、伙食费、生活用品费、健康教育、空调(含取暖)费、终末消毒费、个人生活料理费、护工费和医疗费用结算单中的“其它”项目中的费用。

农村合作医疗生孩子能报销多少

生孩子新农合可以报销。但是只有在新农合有效期内生孩子,并且只能在参保的一年内生孩子才可以报销。如果是在参保地生孩子的话,报销的比例会高一些。如果是在异地生孩子的,则是无法直接使用新农合报销的。需要把相关资料提交给参保地的办事处,然后才能按照步骤申请报销。

新农合报销的流程:

1、住院时首先要在医院新农合窗口进行备案,备案好之后等出院时再去窗口进行报销;

2、如果是异地住院的话,还需要在3日内办理异地转院转诊手续,办理完手续之后才可以备案,然后去当地新农合部门报销;

3、因各地新农合对生孩子报销的比例有差别,实际比例以当地规定为准,不过一般来说新农合生孩子报销不了很多钱的。

新农合报销需要的材料:

1、门诊报销携带资料:门诊发票、合作医疗证历本(或病历);

2、住院报销携带资料:住院发票、合作医疗证历本(或病历)、费用明细清单、出院小结、其它有关证明;

3、门诊特殊病报销携带资料:门诊发票、特殊病种合作医疗证历本;

4、办理特殊病种携带资料:特殊病种门诊治疗建议书、合作医疗证历本、病历、有关化验报告单、照片二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农村医保生孩子比例是剖腹产新农合报销比例:报销起付线为2000元;2000元医疗费用≤7000部分,按45%报销;医疗费用7000部分按65%报销。

顺产新农合报销比例:在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实行限价内定额补助300元;在县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新农合定额补助450元。

合作医疗报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本地医疗卡直接在办理出院手续结账时刷卡结算;异地医疗,出院后携带相关证件去报销;特殊病种门诊报销,出具相关检查报告资料以及新农合特殊病种门诊治疗审批表向新农合业管中心提出申请,经过审核批准后,其门诊医药费用可以列入到新农合的报销范围内。

合作医疗,全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在群众自愿互助的基础上,依靠集体经济,在防病治病上实行互济互助的一种福利性质的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为:参加人员在统筹期内因病在定点医院住院诊治所产生的药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等符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部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设立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医院年起付标准以下的住院费用由个人自付。同一统筹期内达到起付标准的,住院两次及两次以上所产生的住院费用可累计报销。超过起付标准的住院费用实行分段计算,累加报销,每人每年累计报销有最高限额。新农合报销范围,大致包括门诊补偿、住院补偿以及大病补偿三部分。参保者出院后,将经患者本人签字或盖章的住院发票、出院记录、费用清单、转诊证明及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或户籍证明缴本乡镇合管所,经审核后集中统一送交市农保业务管理中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五十五条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95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