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差异化最关键的是农产品从业人员要树立差异化的思维,在农产品普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找出自己的核心差异点,从而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品种差异化
第一,品种是影响农产品品质最基本的因素。
为什么杂交水稻比一般的水稻亩产高出许多?为什么白羽肉鸡比土鸡长得快?最关键的是因为品种的不同,也就是遗传基因不同。这其实很好理解,就像北方人身高普遍高于南方人一样,所以选择好品种是农产品品质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第二,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品种。
同一品类的农产品有几十、几百个品种,各有各的特性。例如,常见的萝卜就可依据根形、根色、用途、生长期长短及栽培等情况分类,依根形可分为长、圆、扁圆、卵圆、纺锤和圆锥等形状,依据皮色可分为红、绿、白、紫等颜色,依用途可分为菜用、水果及加工腌制等类,依生长期的长短可分为早熟、中熟及晚熟,在栽培上一般依收获季节分为冬萝卜、春萝卜、夏秋萝卜及四季萝卜四类。
对于农产品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经济效益。所以,农产品企业选择品种和其他消费品的产品不同,一般的消费品是从市场需求出发,然后通过价格战,或者差异化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农产品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种植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例如,水稻如果不适合当地,再有市场需求也不行。
其次,考虑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现状。一般的生活必需农产品已经实现了买卖全国,如海南的豇豆、广西的香蕉卖到了全国,因此农产品企业要考虑不同品种,品种的不同,产品品质也不同,这是竞争的一大法宝。
最后,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品种。大家可能认为同样的白羽鸡你可以养,我也可以养,所以,对农产品企业来说,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种更重要。
一般来说,有以下两种创造属于自己品种的方法,第一个是自己育种,然后给这个品种起一个专属名字,如台湾一种新的菠萝品种就命名为“金凤钻梨”;第二个是把一个大家都用的品种起一个专属名字,如新西兰的奇异果其实就是我国的猕猴桃,神户牛肉本质上还是牛肉。创造新品种的最关键是要注册相关的商标,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种养殖方式差异化
第一,种养殖方式不同,农产品的品质也不同。
可能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现在的菜吃起来没以前有味道?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是因为以前农村自己家养鸡,是散养,平时都是鸡自己找虫子吃,再喂些稻谷,这样的鸡和鸡蛋吃起来和现在工厂化大规模养出来的鸡味道当然相差很远。农产品企业家可以充分利用农产品的多样化种养殖的特性,建立自己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第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种养殖方式。
既然农村传统的种养殖方式好,是否每家农产品企业都选择那样的种养殖方式呢?其实也不尽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一种方式有其优势,也必有其劣势,例如,农村的散户自己种菜、自己养鸡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成规模,而且有些种养殖方式还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要素的约束,很难找到合适的、足够的生产要素,如土地、人工和生产资料等。
所以,农产品企业家考虑种养殖方式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和竞争对手的差异,还得考虑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
消费者差异化
不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同。前面我们已经谈过老百姓吃的目标已经由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安全,而农产品的生产,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的短缺到20世纪90年代的供求平衡,到现在的过剩。所以,现在老百姓对农产品就挑着吃、换着吃,不停更换。这样,就给了农产品企业家一个机会,生产符合不同消费者,以及同一消费者不同需求的产品。
农产品企业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指标来细分消费者。一般情况下,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按收入来细分,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和普通百姓,或者按年龄来细分,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少年等。
对农产品,特别是高端农产品,按照特殊需求来细分更合适。什么是特殊需求呢?例如,家里有新生儿,母亲和婴儿对农产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就有不同的需求;家里有“三高”老人,对于农产品的营养品质要求也不同。农产品企业先决定生产什么,然后与合适的消费群体匹配,把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让差异化策略产生高额的利润。
农产品市场具有哪些特殊性?
1、品种繁多、数量庞大。
2、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的矛盾,使其销售渠道更加复杂。
3、对销售渠道功能要求高。
4、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产量不稳定。
扩展资料
市场价格——
产品跌价原因复杂造成产品跌价原因很多,有市场的、社会的,也有经营者本身的原因,归纳起来影响产品跌价的因素有:
1、经营者生产能力过剩,但又不能通过产品改进和加强销售工作扩大销售,只能考虑采取跌价措施。
2、在竞争压力下,迫使经营者通过降价来扩大市场份额。
3、经营者生产成本比其他竞争对手低。
4、竞争对手采取降价措施。
农产品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具有一些固有的特殊性。
(1)农产品市场交易的产品具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双重性质。农产品市场上的农副产品,一方面是可以供给生产单位用作生产资料,如农业生产用的种子、种畜和饲料等;另一方面,农产品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必需品。
(2)农产品市场具有供给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的周期特点,使农业生产有淡旺季之分,数年之中也有丰产、平产、欠产。因此,在农产品供应中解决季节性、周期性的矛盾,维持均衡供应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3)农产品市场风险比较大。农产品是具有生命的产品,在运输、储存、销售中会发生腐烂、霉变、病虫害,极易造成损失。
(4)农产品市场多为小型分散的市场。农产品生产分散在千家万户,农产品集中交易时具有地域性特点,通常采用集市贸易的形式,规模小而且分散。
(5)农产品市场的基本稳定性。农产品供求平衡且基本稳定,是社会稳定和保证经济发展的要求。
农产品市场的这些特性,使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具有自己的规律。农户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要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指导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的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