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家四重奏散文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1:33:48
字号:

题记:爱岗敬业,就是爱家;孝敬父母,就是爱家。

爱家四重奏散文

◎大漠小站

1、荒漠吐新绿

一声惊雷,在无边的荒漠炸响,荒漠开始了骚动。

同样是呼呼的风,却变得如少女般温柔。

同样是高悬的太阳,暖暖的,像母亲温柔的抚摸。

硬硬的如铁板似的荒漠,开始了吱吱的蠕动,踩上去如绵绵的地毯,舒服而又舒心。

煎熬了一冬的野草虽已枯死,总算完成了使命。以颓废枯败之身守住了生命的根,这种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让瑟瑟寒风也为之敬慕。

呼呼的春风感动了太阳,它作稍微的休憩,让春雨把大地滋润。

荒漠襁褓中的生命,允吸着春雨的乳汁,开始舒展筋骨,在一夜之间,纷纷露出了脑袋。

枯黄颓败的茫茫大漠,迷失了人们的眼睛。看似有浅浅的绿色装点,细看却又似有却无。

直到雀儿在飞,荒漠中弥漫出淡淡的青草味,浅浅的绿色洇染了整个荒漠,人们才真正地惊喜道:春天来了。

这是荒漠小站上的春天,是饱受了整整一个严寒冬季的春天,是带给小站无限生机和充满希望的春天。

2、站区现生机

伴随着春的到来,不大的站区也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

闲置了一冬的健身器材也开始活动起筋骨,一个赛过一个的忙碌着,好似一个个活力四射的青春少年,把青春在春风中飞速旋转。

那曲曲弯弯的花园小路,也迎来了一双双美丽的倩影和一声声动听的歌喉,惹得花园里的各种花草树木使劲地探出嫩绿的小脑袋,争先恐后地欣赏这人间春色。

任何时候都闲置不了的篮球场,只是这个时候更加的热闹非凡,场内场外同样的热血沸腾。一个漂亮的投篮迎来阵阵掌声,也激起一个个少女心海的波澜。场内你争我抢,各显英姿,一是在锻炼,更多的是在接受爱的点阅;场外你说我笑,各怀心思,一是在看球,更多的是在传递爱的暖流。

而那室内的阅览室、健身房、活动室则更是让春风驻足,嫩芽萌动。一本书就是一阵春风、一滴春雨、一缕春阳,把心的旷野滋润,生长出知识的胚芽,立志服务于跋涉的人生;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自身,乘着春天的时光,立下一个志向,让健康之树常青。

至于那房前院后的荒漠小路,也开始迎来一双双脚印。或大或小,或深或浅,一看便知道是他是她还是他们。只要你驻足细听,一定能听到立志的读书声和悠扬的乐曲声。如果运气好,也一定能听到让你面红耳赤的窃窃私语声。要不,路旁的迎春花为何要最早地绽放和吐露清香,那是因为她们的嫉妒心强,难道那张张笑脸和浓浓的体香,有她们绽放的灿烂和自然的醇香?

春天的站区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线路春潮涌

苦苦煎熬了一个冬季的铁路设备,在春风的吹拂下,也开始春潮涌动。

一杆杆标尺,测量线路的脊梁,计算春暖花开后钢轨伸展的距离;一把把铁镐,在一声声震天的号子声中,夯实松动的道砟,把故障的胚芽扼杀在襁褓里;一双双灵巧的手,脱去包裹在道岔杆件上的外衣,让道岔在春风里轻装上阵;还有那一个个空中的舞蹈者,在春风的吹拂下,舞出最美的安全乐曲。

至于那些站台上的帅男靓女,更是伴随着一声声汽笛,用嘴甜的话语送一个个旅客安全上车,把最美的微笑送给呼啸而过的旅客。

故此,鸟儿在线路上飞上飞下,叽叽喳喳。远处的一群山羊不时投来惊喜的眼神,并伴随着忽高忽低的咩咩的叫声。偶然的一两只野鹤凌空而过,投给线路上的是春天的喜讯。

也许在春雨频发的江南,抑或是草木丰茂的关中和秦岭,春的到来片刻间便会绿了整个大地,人们不会感到惊奇和更多的欣喜。因为春和它们有着更近的距离。

只有这干旱少雨的陕北和茫茫无边的荒漠小站,春的到来是如此的迟缓和艰难。正因为其迟缓和艰难,更显珍贵和惊喜。

◎乡村春景

1、清明时节雨纷纷

每年的清明,总是有春雨替路人落泪,也总能看到盛开的各种春花围着乡村的一座座坟茔诉说着路人对亡灵的哀思。现在是这样,一千多年前也是这样,要不然怎么会有那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只是现在的路人一改古人的步行,纷纷开上了一日千里的“坐骑”,整个乡间大道很难碰到牧童,醒目的标志指引你走进祖先的坟墓。杏花村的酒家固然令人羡慕,但那只能作为一种远古的憧憬,如今的任何一个乡镇,无数个酒家都是最美的杏花村。

祭拜祖先的亡灵是一种孝文化的传承,也再一次提醒漂流游子:既是你走得再远,飞得再高,也不要忘记祖宗,更不要忘记脚下的根。

2、正是花瓣雨落时

既是哀思亡灵的泪水,清明之后,便雨过天晴,春意盎然。

所有的乡村田间,便是一片花的海洋。

整片整片的梨花,白的像雪,像瀑布溅起的一朵朵浪花,像天上飘动的一朵朵白云;整片整片的桃花,粉红粉红的,可爱的如美丽少女脸上的红霞;整片整片的紫荆花,像是春天特意派给乡村的一个个华丽**,高贵妖艳,鲜艳靓丽,楚楚动人。

这个时候,只要你是回乡扫墓的城里人,你一定会被这花的海洋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扑入她们的怀抱,尽情地欣赏着、嬉戏着,或手机拍照,或亲吻花瓣,或引吭高歌,或赋诗作乐。这时,你会忘记一切的烦恼和疲劳,你完全沉浸在花的海洋里。这一树树厚积着的千姿百态的花,多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在向你招手,向你展示春天的艳丽。你穿梭于她们之中,多像贾宝玉无忧无虑的奔劳于金陵十二钗中一样,你欣赏她们的群芳争艳,她们欣赏你的痴情多意。你把最美的歌唱给她们,把最美的诗词吟给她们。她们把最艳丽的舞姿展示给你,把散发着浓浓体香的花瓣像春雨一样的洒你全身。此时的你,和满树满树的花海融为一体,你是洒满阳光的花的王子。心,便像花一样快乐,像花一样成为装点乡村春天最亮丽的主角。

3、地垄田头笑春风

春天把最艳丽的一面展示给一片片花海的同时,也把最鲜嫩的一面馈赠给乡村的地垄田头。

对城里人来说,这里同样的让你爱不释手。

那生长在地垄田头的一垄垄、一行行的新鲜蔬菜,嫩嫩的、胖胖的,如营养充足、呵护有加的可爱孩子,你多想轻轻地抚摸他们,亲吻他们。但却不忍心去碰他们,深怕稍稍的一点疏忽,便划伤了他们那一个个鲜嫩的肌肤。而夹杂于其中的那些蒜苗、香菜、韭菜之类的蔬菜,就更嫩的能掐出水来,恰如豆蔻年华的美丽少女,亭亭玉立,浑身散发着浓浓的醇香,醉了你,也醉了采蜜的蜂、嬉戏追逐的鸟。

在城里,也许你在菜市场见过很多种类似的蔬菜,可像这种鲜嫩、可爱的'蔬菜也只有在这地垄田头欣赏了。

正当你如痴如醉地沉浸在醇香包围中的时候,你会被一个个忙碌在地垄田头的乡亲所喊住,他们把一把把鲜嫩的蔬菜捧给你,也把乡村亲人们那朴实、淳厚的火一样热情捧给你。

这地龙田头的鲜嫩蔬菜,她们和那整片整片的花海一样,让你流连忘返,情意绵绵。

4、村村无处不飞花

清明时节的乡村,除了那花的海洋、鲜嫩的蔬菜招引你外,那处处弥漫着现代化新农村生活气息的情景,也让你羡慕不已,啧啧赞叹。

一排排新规划的红砖二层楼房高低一样,整体排列。如城里的高级别墅,室内有统一的卫生间,统一的厨房,统一装修:室外有统一的前后院落,统一的高大门楼,统一的门前花园,统一的自来水池,统一的排水渠道,就连每家每户购买的农用播种机,运输车也是统一的。在这里你完全看不到昔日农村那门前屋后乱柴堆放,家禽家畜乱跑乱飞,逢天下雨道路泥泞,白天黑夜臭气熏天的情景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粉刷一新的墙壁,门前院落的盆景,和那随出可见的醒目耀眼的宣传壁画。

在摆放着各种室外健身器材的村头文化广场,始终都聚集中一个个前来锻炼的男女老少。尤其在这春暖花开的傍晚,这里更是追随潮流,放飞梦想的场所,那些年轻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汇聚一起,在一首首激情高亢的音乐声中,欢快地跳起了广场舞,吸引着全村的老人孩子围成一圈,欢笑欣赏,鼓掌加油。

这就是今日的乡村,也是生你养你的春天的乡村。

它的春景,不仅在田间地头,更在一张张绽放着幸福笑容的乡亲们的心里。

◎自说姓名

“张”,十二种字义的解释几乎贯穿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它是伴随着远古兵器的诞生而走进文字的行列。

更让我为之骄傲和惊喜的是,我竟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后代,可见我血脉的正统和纯真。

查之历史,知我张姓,来源有三;一出皇帝之后,挥为始祖。因挥为弓正,始制弓矢,故子孙赐姓张氏。二出皇帝姬姓后代,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三出赐姓或他姓。

由此观之,张乃大姓。

至于历朝历代为官者中,姓张者更是不计其数。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

我虽为普通姓张者,但也觉得骄傲和光彩。

“积”,小时候,祖父以“积”作为我的名字,我很不理解,总觉得这个字不常用,也无法很清楚地解释它的含义。尤其在上学报名或记账什么的,无一例外地都要问“什么积?”而于年幼的我,更不能准确地说出到底是哪个字了。于是,便有了吉祥的“吉”,集合的“集”,更甚者还出现过小鸡的“鸡”,即便是父亲教过我应该是积极的“积”,但老师或同学记在本子上的仍然是“极”而不是“积”。总之,在我上小学的整个过程中,我的名字很少被老师写对过。至于祖父为何给我取名为这个字,我更是不得而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增多,再联系我的几位兄长的名字,一字儿排开来品味,更见其意味深长了。我大哥取名为“龙”,我二哥取名为“堪”,我三哥取名为“全”。在祖父龙堪全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以后,对于我的取名自然就是“积”了。是积累的“积”,积少成多的“积”,积善成德的“积”。由此可见,我祖父的良苦用心,更见其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至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积”便成了我永不改变的名字。既是有很多编辑老师在编辑了我很多新闻稿件或文学稿件后,还依然认定我是一位勤奋写作的女士。直到数年后偶然的相见,才知我是个地道的纯爷们。

可见,这“积”在某种意义上是女性的象征。但我查遍了所有的字典,没有一种解释有女性的意思。那如何会误导众人这么深呢,我不得而知。

但不管怎样,“积”是我的名,伴随我走过了五十五个春秋岁月,并将永远伴随下去。

我就是“积”,“积”就是我,已经血肉相容,形影不离。

“会”,我的名字往往给人以误导,本来很好理解的“会”,在“积”的左右迷惑下,“会”字也成了摇摆不定的“慧”或者“惠”了。因此,在众多的场合,不是写成“慧”就是写成“惠”,唯独简单的“会”字很少有人写。只有我急忙地纠正一句:就是开会的“会”,大会的“会”,对方才释然地说:“这个会呀!”好像我这个“会”和“积”字配在一起是那么的不和谐。

当然,“会”字作为我名,出自于我的“会”字辈。我姊妹七个,后面字皆为“会”,就连我的姑表姊妹也全是“会子”。“会”字在我同辈直系姊妹中不下十一二三。小时候我常想,怎么这么多会字,祖父怎么想出来了。真是造句的高手,看来祖父的有文化程度挺高的。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曾多次查询字典,了解“会”字的含义,以及和“会”字搭配在一起的名字含义。总觉得我的名字太普通太平常,没有一点让我人生出现转机的吉祥色彩。只有我偶然的一点点成绩或提升,好友者便纷纷惊呼:还是你的名字取得好,要不你那有机会呀。这哪跟哪呀,难道相同的谐音也能归功于名字的优劣。

但无论怎样,我喜爱我的名字。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了。它代表了我的品行、节操、诚信、友善。

在今后的道路上,我的名字将继续陪伴我,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用勤劳和智慧完美我精彩的人生。

◎回乡拜年

汽车距故乡很远,我便下车。让汽车跟我身后,我步行走进故乡。

这是规矩,也是素质,还有教养。

我拎着那条很久没有走过的小路,去拜访脚印;我持一束野花,去遇见童年。

我知道,故乡已经换了容颜,没有了以前的模样。砖瓦替代了泥土,钢筋替代了木梁,统一的规划,笔直的道路,家家通有自来水,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户户装有太阳能,大冬天也能讲卫生。走进童年的故乡,大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感觉。

我一一寒暄问候,把对故乡的思念写成微笑,寄上一支香烟,又亲手点着,我分明感到,缭绕于心中的烟味,是浓浓的乡情,醉了他们的神经。

一段不长的故乡路,我走完了一包香烟,走完了一张张可亲可爱的熟悉的脸。可就是走不完我曾留下的一个个脚印。

我要去祖宗的祠堂,用一颗游子的心祭拜祖先,子孙虽漂流在外,但根依然长留故乡。同时,祈愿祖先保佑我一家老小,事事顺心,岁岁平安。

我走在故乡的角角落落,尽力寻找儿时的记忆。我要拜赐我无数伤疤的老树,教我学会游泳的小河,给我无穷欢乐的草垛,送我改变命运的母校。给我讲故事的人,已经成了村里人嘴里的故事。

然后就逐一串门。有恩于我的,伤害过我的。如今都是亲人。给儿时的伙伴,如今的爷爷送一瓶好酒,几十年的情意都在酒里,一喝全都明白。碰上晚辈的孩童,随着一声甜蜜的“爷爷”,压岁钱早已塞到了怀里,他们可都是几十年前的自己。

最后一个我得去南坡脚下拜我的爷爷奶奶和我的母亲。

要过年了,我得请他们回家,和我去城里。要不他们孤单,我们也不团圆,哪来的团圆年。

2017.2.28夜

我相信人在某一些方面是有天分的,比如绘画,比如唱歌。

可惜,这两项我都没有,就会简笔画的小鸭子小猫和小猪,唱歌也会跑调跑出十万八千里,不过这可不影响我去欣赏去聆听的能力。

在我看来,再厉害的画家,调和的颜色,都不及自然的色彩。再厉害的歌唱家,也不及自然界声音的完美。

我在乡野中长大,看到太多太多种自然色彩的挥洒,你问天青色,你问晚霞色,你问黛青色,很多言语难以描述的颜色,自然会告诉你;听到太多太多美丽的声音,哗啦啦的流水声,笨笨的老牛的叫声,小鸡娃儿嫩嫩的叽叽声,还有坐在田间地头听到的蟋蟀的歌唱声,因为独一无二,所以弥足珍贵。

乡野,在我幼时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很多父母无法给与的,她都无偿的豪迈的给了我,以至于让我受益一生。

若说最为功利的受益,便是乡野告诉我太多无用的知识,而这些“无用”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大用。

听妈妈讲,小时候,因为在家无人照看,妈妈便把我带到田间地头,给我支起一个凉棚,我可以在那里安安静静的坐上数小时,不饿绝对不闹腾。我很惊讶,凭我现在的性格都难以做到,问她我一个人在田间地头,都会做些什么?

妈妈讲“一片叶子都能够让你翻来折去的看半天,一个棉花桃可以玩上许久都不厌,再大一点儿,我就会把撸下来的棉花放你面前,不知不觉你就学会劳动了。”

听着妈妈得意的语气,我心中大呼上当,那么小孩子,您倒是舍得让她干活儿。

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凉棚里坐着,看太阳的影子在眼前移动,它移动一寸,我就动一动屁股在凉棚下动一寸,它移动一尺,我就在凉棚下移动一尺,一个孩童天然的本能就在这个时候激发出来,在密密麻麻的庄稼丛中,在浩渺的天地之间,一个小小人,开始了与自然的最早对话。

大自然,哦,不,乡野教给我的第一堂课,就是色彩的变幻。妈妈讲,有时候坐着累了,我便会歪下身子,在阴凉处睡上一觉,待到太阳光线移到我的身上,暖融融的感觉会把我唤醒,有时候是照射到我的眼睛。

现在想来,那时候的我,是静止的,而自然界是运动着的,甚至连色彩也是运动着的。比如眼前的棉花叶子,早晨在露珠的映辉下,是翠绿色的,甚至带着些鹅黄;临近中午的时候,阳光变得烈了,叶子的颜色也会变得深沉起来,好似绿色素本身是运动的,阳光让它们变得更为活跃,白天聚集,傍晚散去。

儿时的记忆是模糊的,但幸运的是,我有20余年与乡野相处的时间。当亲历其中的时候,白天黑夜的在田野里劳动,心中不免有几分的幽怨,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在课余时间不用那么拼劲的劳动,而我却要像一株长在地里的庄稼一样,永远在乡野中劳动。

20余年后回头看,恰恰是那些最辛苦的回忆,构成了我和乡野之间最亲密的回忆。曾记得当年,在高三的课堂上,地理老师拿着一张试卷,来问我他当时怎么都想不明白的一道题。到现在我还记得,题目是关于方位和地球运动的题,这类题是地理课程中最难的部分,一个小细节都会影响做题的正确性,而我是当时班里唯一一个解答出来这个题的人。老师不解,找不到做题的突破口,我则从最为自然最为基础的最贴近生活的角度给老师汇报了一遍,老师惊诧的说,原来这么简单?

对,很简单,自然中没有复杂的知识,全部都是最简单的,大道无形,这样的知识,是在乡野中与天地万物日夜相处获知的能力,我把它称之为我身体的超能力。

这样的超能力,在生活中处处给我提供方便。

有一年的7月15日,民间的鬼节,我更偏向于称呼它为“中元节”,因为即便是鬼节吧,也应该有其可爱的名字。应朋友邀请,坐车千里来她的家乡,位于内蒙古东部的一个小乡村,农耕与游牧的过渡地带。在市里下车,晚上3点半,一轮皓月伴随着黑影幢幢的云,走出车站时,才想起来是中元节,心中不免有些突突的跳。面对这后半夜的月亮,站定几秒钟,迅速判定方向,朝着预定的酒店走去,同行的朋友以为我来过这里,后来才知我也是第一次来,但怎么都不明白我为什么知道我们订的酒店在哪个方位?

后来我告诉她,是月亮告诉我的。就像太阳在中午的时候是在正南一样,月圆之夜时,午夜的月亮会在正南,而凌晨时候,月亮会因为地球自转向西南偏移,知道了月亮的方位,方向自然就容易判定了。这下把她惊讶的不得了,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乡野行走中,一向特立独行的她成为我的跟屁虫,到一个地方看到一类植物,或者看到一种现象,就要问这问那,可我来自乡野的平原,很多知识到了草原,就失去了效能,也回答不了了。

到现在,乡野偷偷塞给我的礼物,还会时不时的给我一些惊喜,比如我养的花草,总会比朋友养的要丰茂一些;我在菜市场选得蔬菜总会要好吃一些;我在颜色上的敏感度要比一些人哟啊敏锐一些;我在自然风景的迷恋上更为贪婪一些……这些都是乡野这位无私的导师带给我的,我想我会因此受益一生。

所以,你要问我,如果给孩子选课程,会选高价的兴趣辅导课程,还是选择带着ta返身回到乡野,看日出日落,听鸟语虫鸣,好吧,我相信,透过文字,你就可以看出我的态度了。有些记忆,是课堂给不了的,却是刻骨铭心;有的经验,是课堂给不了的,却能相伴一生。

关于乡野,我有太多故事讲给你听,如果喜欢,让我们一路相随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92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