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三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五是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生活,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六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广大干部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最先提出这个术语的是2000年3月,时任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在给上总理书中提出的。反映当地“三农”面临的问题,引起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2005年十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三农被正式提出,三农指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是在2000年三月提出被关注的,一直到2003年才以中央一号文件下发支持三农惠农政策的。
“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件大事,可以说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强盛和国家富强.。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础。只有三农问题解决得好,中国才能实现全面小康。三农就是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的总称。九十年代初农业步入了一个相对困难时期,农民的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的发展处于相对停止壮态。
三农是什么?其实我以前也不知道三农是什么,都是去年接触到了自媒体慢慢才解了的,三农主要是指农村、农民、农业这三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对农业生产是非常重视的,民以食为天。用通俗的白话讲:就是危房改造,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医疗卫生服务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治理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农具、仓储运输等一些利好政策。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