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昌吉州昌吉市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邻哈密地区,西接石河子市,南与吐鲁番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与塔城、阿勒泰地区接壤,东北与蒙古国交界,是古代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
昌吉历史悠久,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昌吉州境内木垒河一带已有原始人类狩猎。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中叶,境内先后为高车、突厥、西突厥铁勒部等部族游牧驻地。公元800年,回鹘在高昌建立回鹘汗国,北庭为陪都,自此这里便成了回族聚居区之一。公元十三世纪初,元朝在今吉木萨尔县别失八里设行尚书省,统天山南北畏兀儿之地,成为新疆及邻近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首府即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
昌吉州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抱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建有乌拉斯台国家一类季节性口岸和亚中商城国家二类通商口岸;州府昌吉市距乌鲁木齐国际机从东西北三面环场18公里,第二座亚欧大陆桥、312国道、216国道、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乌奎高速公路和亚欧光缆都从州内通过,是东联内地、西接中亚、欧洲市场的黄金通道。
昌吉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部是富庶的天山山地,中部为广袤的冲积平原,北部为浩瀚的沙漠盆地,此区域为横亘南部的天山的北坡,习惯称之为"天山北坡"。境内有冰川1319条,面积1033平方公里。昌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宜并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糖料、油料、西甜瓜和各类水果。矿产资源富集。主要有煤炭、石油、石灰岩、芒硝、石墨、碧玉等50多种,都具备很高的开采价值。
昌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著名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高山湖泊天池、有始建于汉代的西域历史名城北庭都护府遗址、有距今3000年历史的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原始生殖崇拜岩画、有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发掘地、东方最大的古森林化石群及鸣沙山、原始胡杨林等人文和自然奇观。
昌吉市是古丝绸北道上的重镇,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全市总面积796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自治州总人口154.33万人。民族构成有汉、回、哈萨克、维吾尔、东乡、蒙古、壮、乌孜别克、锡伯、塔塔尔族等36个民族。其中回族占11.52%,汉族占74.73%,其他民族占13.76%。昌吉市总人口38.36万人。其中民族人口8.1万人,主要为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民族。市辖6镇4乡6个街道办事处,48个社区居委会,182个村民委员会。
市中心飞马财富夜景昌吉市是自治区西部大开发扶优扶强、首批推出的重点城市,被国家计委等部门联合认定为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最佳交通通讯条件城市、高额投资回报率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昌吉市的经济建设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
全市GDP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环境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10项国家级荣誉。_
东方广场地理位置
昌吉市位于天山北麓,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东经86°24′- 87°37′,北纬43°06′- 45°20′。东距首府乌鲁木齐市35公里,距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8 公里,312国道、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和乌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通向北疆各地的交通要道。是自治区西部大开发扶优扶强,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首批推出的重点城市。
行政区划
昌吉市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的卫星城。总面积821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 占40.7%,平原占32.5%,沙漠占26.8%,南北长260公里,东西宽30公里。东邻乌鲁木齐市、米泉市,西毗呼图壁县,南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相接,北和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接壤。居住着汉族、回族、哈萨克和维吾尔族等32个民族。下辖4乡6镇, 6个办事处。境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师部及所辖101团、103团、军户农场、共青团农场和中央、自治区、自治州驻市单位150多个。_
气候特征
昌吉市地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183-200mm,区域年平均气温6.6℃,年日照时数2833小时,有效积温3400-3584℃,年均蒸发量1787 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9.77倍,平均终霜日为4月22日,平均无霜期166-180天,境内有大小冰川158条,水储总量19.88亿立方米。气候受山地垂直分布影响,适应小麦、玉米、甜菜、油葵、西甜瓜、豆类、蔬菜等各类农作物生长。
圣火传递
2008年6月19日15时55分,-火炬接力在天山北麓明珠——昌吉市正式开始传递。昌吉站是奥运火炬接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世界射击锦标赛冠军、新疆首位世界冠军李文杰成为昌吉站的第一名火炬手。李文杰于1994年7月在第46届世界射击锦标赛中获得冠军,这也是新疆运动员首次获得世界冠军。同年被被评为“全国射击十佳运动员”,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传递圣火的昌吉2008年6月19日16时50分,最后一棒火炬手、昌吉州民族歌舞剧团副团长马柯湘点燃设在昌吉市亚洲中心广场的圣火盆,奥运火炬接力在天山北麓明珠——昌吉市的传递圆满结束。昌吉站是奥运火炬接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至此,奥运火炬接力圆满结束了在新疆为期三天的传递。20日,-火炬接力团队将飞赴西藏拉奥运圣火在昌吉传递萨。奥运火炬接力21日将在拉萨上演。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昌吉风光昌吉市地貌类型大体分为南部山地、中部平原、北部沙漠三大部分,整个地势呈南高北低阶梯之势,南北高差4000多米。境内最高峰天格尔峰,海拔4562米。有可耕地120万亩,可利用草场819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全市每年播种面积60万亩,北部还有30多万亩良田有待开发;境内有三屯河、头屯河两大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方,地下水储量2.15亿立方米,水量供给充沛。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天然气、硫磺等,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质优量大,地质蕴藏量50亿吨,天然气探明面积60平方公里。_
[土地资源]
有可耕地120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3.32-5.51%之间,土层厚1米左右,良田60万亩,是种植小麦、玉米、油料、瓜类、棉花和园艺型等农作物的良田沃土,也是进行农业综合高产开发的首选之地。全市有林地面积 46.12万亩,其中山区林地面积21.9万亩;天然草场1203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819.23万亩。_
[水资源]
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183.1毫米,年日照时数2833小时,平均无霜期167天。境内有大小冰川158条,面积60平方公里,水储总量19.88亿立方米,为昌吉市的天然固体水库。全市地下水储量2.15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1.2-1.5亿立方米,年均实际开采利用0.35-0.5亿立方米。发源于天山北麓高山冰川的三屯河、头屯河两条河流自南向北贯穿全市,年径流量5.46亿立方米。并建有三屯河水库和头屯河水库,库容分别为3500万立方米和750万立方米。_
[农业资源]
昌吉市气候属亚欧大陆干旱气候,平均气温7.2度,年平均无霜期170天。由于独特的光热水土条件,该市农产品资源品质较好。番茄原料红色素占8-10毫克/百克,葡萄品质优良,含糖量达18度以上,棉花品质衣分占36-38%,小麦粗蛋白(粗纤维)含量为14%,是最适宜种植番茄、葡萄、小麦的地区之一;生产的各类农作物种子籽粒饱满,发芽势强,“西域牌”种子为全国种子行业名牌产品;西甜瓜品质优良,连续两次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金瓜奖”;番茄酱、啤酒花出口美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_
[野生资源]
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众多,数量丰富。野生动物有雪豹、棕熊、羚羊、马鹿、黄牛等上百种珍禽异兽,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2种,二类保护动物有42种。木本植物有云杉、落叶松、山杨、桦树、忍冬、白腊、红柳、梭梭等多种林木;草本植物有苔草、珠芽蓼、鹅冠草、羽衣草、雀麦、羊芽、骆驼刺等;同时还生长着 雪莲、贝母、阿魏、麻黄、枸杞、苍耳等一百多种名贵药材。_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煤、铁、石灰石、天然气、白矾、硫磺、砂金、菱铁矿等。其中煤炭资源最 为丰富,质优量大,地质蕴藏量50亿吨,年开采量150万吨。石灰石约2480万吨;天然气探明面积60平方公里。芒硝在北部沙漠地表随处可见,具有很大开采潜力。_
[旅游资源]
境内南部山区的广阔草原,茂密松林,连绵群山,奇峰怪石,加之浓郁的哈萨克民族风情,这里是休闲避署,旅游野餐、观光揽胜的理想之地。著明的景点有:硫磺沟、索尔巴斯陶、金涝坝、努尔加大草原、民族风情园、北沙窝旅游度假村等。平原地区有人工建造的青格达湖旅游区,市区内有北公园、南公园、亚中广场等。境内还有唐朝时期修建的昌吉古城,清朝乾隆时期修建的宁边古城及修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 年)的清真寺,清同治元年(1862 年)兴建的陕西寺,清光绪八年(1882年)兴建的兰州寺以及开辟百年之久的二六工拱北等古迹及大批出土文物。
地名来历
“昌吉”地名的称呼始于元代。据《新疆图志》载:“侍行纪云:《元地志附录》有仰吉八里按:仰吉与昌吉音近蒙语” 以此可知,“昌吉”是由蒙古语“仰吉”转化而来的。
另外,自元代以来,除“仰吉八里”的地名称呼外,史籍中还有 “昌八刺”(音读喇)、“彰八里”、“掺八里”、“昌八里”等地名称呼。据我国学者考证,这些称呼其实都是一音多转,或曰一音多译,它们其实都指的是—个地方,而这个地方就在现昌吉市境内。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昌吉”是由“仰吉”转化而来的。
关于此,从清代另一位-萧雄的诗句中亦可得到印证。萧雄在清光绪年间写的《昌吉》诗中有“沿革想从昌八喇”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关于“仰吉八里”的含义,据有关史载及专家考证,“仰吉”蒙语意为“场圃”,亦即游牧和种植的园地;而“八里”蒙语意为“城”。这样将两者的意思合起来,“仰吉八里”的意思便是“游牧与种植的园地之城”。根据昌吉这一带建县前曾长期为准噶尔蒙古人的游牧地,而昌吉县城东南面又有古城,所以我们认为这一说法是可信 的。
由上可知,古代的昌吉是"游牧与种植的园地",而近代与当代的昌吉也以畜牧与种植园艺业发达著称这一种偶然的巧合吗?它们之间是否有一种历史的脉络相承的关系呢?
当然,在"仰吉"这个词真正转化成汉语的"昌吉"这个词时,人们是否又给它加进了新含意,比如"昌盛吉祥",这完全也是可能与合理的。
城市修建
昌吉城的开始修建是在昌吉建县之前12年的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于第二年(1762年)竣工,当时为昌吉巡检所在地。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昌吉县建立,此城始为县治所在地。
1761年农历十月,由都司永海和革职总兵吴士胜等受命率兵 开始修建昌吉城,工期确定为一年,至次年(1762年)农历八月,工程提前两月完工。竣工后的昌吉城周长3里5分,城高1丈5尺; 有4座城门,每座城门均有名:东门叫“文同”,西门叫“武定”,南门 叫“谐迩”,北门叫“燮(音谢)遐”。
昌吉城建成的消息上报到中央朝廷,同年农历九月,乾隆皇帝 亲自为其定名为“宁边”,于是昌吉城便有了名称,是为“宁边城”。 一个边远的小城,由皇帝亲自为其定名,足见当时朝廷对国家边务的重视。而“宁边”的意思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希望边地安宁。
在昌吉城的修筑过程中,还发生过两件趣事,即筑城的人从5 尺深的土中掘出女绣花鞋1只,长3寸许,做工精美,尚未全朽,另外,还掘出有盛满了面的陶罐,其中的面粉还可食用。
清代学者纪昀后采写诗2首,分别记咏其事。
前一首诗是:
筑城掘土土深深,邪许相呼万柞音。
怪事一声齐注目,半钩新月薛花侵。
后一首是:
深深玉质几时藏,出土犹闻饼饵香。
弱水西流宁到此,荒滩那得禹余粮。
纪昀不但饶有兴味地赋诗记载这两件事,而且根据穿绣花鞋与食面粉判断:昌吉之地很早以前就有汉族人居住。我们认为纪昀 的这个判断是不无道理的。
关于昌吉城的修建,还有1人需要说明,即我们前面已经提到 的负责修建者之一的吴士胜。据史料载,吴土胜是一位建筑师,曾在当时的新疆各地负责修建城池和官署、房屋多处。他原为总兵 职,先因事降职,后又因负责建筑有功而受到嘉奖和升迁。
宁边城的维修,见于史载的有两次:一次是在1791年(清乾隆 五十六年),是由原任昌吉副将的徐鼎士个人出资捐款进行的;另 一次是在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由县驻防抚标左营游击朱正口流失,景象颓败。1876年(清光 绪二年),左宗棠兵击败阿古柏侵略者收复昌吉后,经过招集,县城人口有所增加,面貌有所改观,经济也有所恢复。但全县人口己比前减少,据1880年(清光绪六年)统计,全县共有新旧垦户1300 户。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昌吉县在县城内重修县学宫。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农历十二月,昌吉县在县城内重修县衙署,于次年4月完工。
和负责承修,使“城垣规模如旧”。
作为昌吉县城的宁边城,曾经有过兴盛的时期。纪陶曾经赋诗 写过昌吉市场卖鱼的热闹景象,《昌吉县乡土志》的作者也曾写过昌吉县城手工特产及贸易等情况。据史料载,昌吉县城繁荣时,全县人口达2768户,9810人。
城市修建但昌吉县城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亦经历战火,受到过毁损,“城垣雄堞坍塌不堪”,以至人 世事苍茫,风云变迁。1949年后,昌吉县人口增多,城区扩展,宁边城城墙基及护城河沟上平地盖房,大部被毁。现仅有南城墙东部老粮仓一段仍然留存,已被有关部门保护。
2021年4月,昌吉市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1年3月,昌吉市上榜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第65名。
2020年10月,昌吉市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9月,“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名单揭晓,昌吉市上榜,位列第11位。
2020年7月,2019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出炉,昌吉市位列第100名。
2020年,昌吉市上榜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名列第74位。
2019年11月,昌吉市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8年10月,昌吉市入选2018西部百强县市排行榜,位列第7名。
2018年,农业农村部推介昌吉市为第一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7年12月,农业部认定昌吉市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7年11月,昌吉市上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16年12月,昌吉市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6年7月,昌吉市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05年,昌吉市位列2005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66名。
2004年,昌吉市位列2004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92名。
冬季畅游昌吉,请收下这份攻略
昌吉市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有许多美食和饭馆。以下是一些昌吉市好吃的饭馆推荐:
1.昌吉市好家乡饭馆:该饭馆主要经营正餐服务,提供各种家常菜和特色菜肴,如大盘鸡、炒米粉、手抓饭等。顾客评价该饭馆的服务周到,菜品味道地道,价格也相对实惠。
2.昌吉市好吃嘴川菜馆:该饭馆主要经营川菜,提供各种经典川菜菜肴,如麻辣火锅、水煮鱼、红烧肉等。顾客评价该饭馆的菜品味道浓郁,辣味十足,非常适合喜欢吃辣的人品尝。
3.昌吉州龙园餐厅:该餐厅位于昌吉市龙园旅游区内,主要提供各种新疆特色美食和清真菜肴,如烤全羊、抓饭、羊肉串等。顾客评价该餐厅的环境优美,菜品质量上乘,服务也非常周到。
4.昌吉市建国路拌面馆:该饭馆主要经营拌面、炒面等面食类菜肴,提供各种口味的拌面,如牛肉拌面、羊肉拌面、鸡蛋拌面等。顾客评价该饭馆的拌面味道好,面条劲道,价格也实惠。
总结起来,昌吉市有很多好吃的饭馆,无论是家常菜、川菜还是新疆特色美食,都能在这里品尝到地道的美食。
1月的天气虽然寒冷
但挡不住游客的脚步
去领略昌吉这座城市冬季的魅力
昌吉小吃街:来块油炸糕,真香!
油炸糕。图/昌吉市文化 体育 广播电视和 旅游 局提供
一头扎进昌吉的 美食 小吃街
各种特色小吃令人眼花缭乱
小吃街有13年的 历史
这里有60家商户,43家做餐饮,其中中华名小吃26家
油炸糕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
也是小吃街的“网红人气” 美食
只见老板娘娴熟地揪起一团糯米面
将芝麻糖放进糯米面中,收口、压平
下锅翻炸
一个甜滋滋的油炸糕就出锅了
刚出锅的油炸糕
外皮香酥,内皮软绵
咬一口满是香甜
品尝完油炸糕
炒面肺子、凉皮、特色火烧
羊肉焖饼子、扁豆面旗子……
一道道 美食 让你感受满满的幸福
朗青和笑厨:研学好去处
朗青休闲观光牧场里,孩子们参观。(资料图)
朗青休闲观光牧场里,孩子们和奶牛互动。(资料图)
昌吉市拥有多个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来到这里怎能不带孩子体验一场研学游呢
走进朗青休闲观光牧场
养殖区内的黑白花奶牛悠闲地散步
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观看牛奶的生产过程
参观现代化的挤奶厅和奶牛 科技 馆
还能亲自参与制作美味的奶制品
体验牛奶产品的生产过程
如果说郎青是一次体验之旅
那么笑厨便是一次寻味之旅
在新疆笑厨食品有限公司展厅
游客可以透过走廊玻璃
参观酱油发酵罐、食醋发酵池和产品灌装流水作业线
品尝食醋新产品,探寻食醋发展史
参观完各条生产线
游客还可以在仿古店铺拍照留念
欣赏古法制造醋和酱油的工艺
新疆农业博览园:冬日里的满园春色
新疆农业博览园。图/昌吉市文化 体育 广播电视和 旅游 局提供
新疆农业博览园。图/昌吉市文化 体育 广播电视和 旅游 局提供
绿意盎然的热带植物
鲜艳夺目的珍稀花卉
可以鲜食的无公害蔬菜
美味多汁的各色水果……
冬季,户外冰天雪地
农博园里却温暖如春、花开成海
苞润如玉的含笑花娇美动人
清雅高洁的桂花香飘四溢
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各种珍稀的南方花卉和热带植物
还可以品尝到成熟的热带水果
草莓雕塑打造的童话王国
神奇而多样的热带丛林
在这片微缩森林中不期而遇
文博中心、清代粮仓:唤醒 历史 记忆
昌吉文博中心。图/昌吉市文化 体育 广播电视和 旅游 局提供
昌吉文博中心。图/昌吉市文化 体育 广播电视和 旅游 局提供
清代粮仓。图/昌吉市文化 体育 广播电视和 旅游 局提供
清代粮仓。图/昌吉市文化 体育 广播电视和 旅游 局提供
历史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去文博中心、清代粮仓一览
昌吉灿烂多彩的 历史 文化
也会让你不虚此行
它是重要的囤粮基地、
它与镇西清代粮仓同成为丝路北道上屯垦文化的两大实证与两大标志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清代粮仓遗址博物馆
粮仓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当时是为了存放军粮
几百年过去了
铁匠铺、水井
粮仓屋檐下的马、羊标本
古代运粮车的大轱辘……
那些见证当年粮仓繁忙的老物件
默默地向游人诉说着它们的过往
在昌吉文博中心
昌吉出土的各类精品文物诉说着 历史 的变迁
民族乐器、刺绣让人领略多彩文化
这些都值得您来一次涨知识的旅行
昌吉恐龙馆:探访神奇的恐龙世界
昌吉恐龙馆,游客可以骑在高达两米的仿真龙身上。图/昌吉市文化 体育 广播电视和 旅游 局提供
昌吉恐龙馆大厅内。图/昌吉市文化 体育 广播电视和 旅游 局提供
昌吉恐龙馆是新疆唯一的恐龙主题博物馆
也是新疆首家古生物博物馆
“亚洲第一龙”马门溪龙巨型骨架
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
由骨骼化石以1:1的比例复制而出的
每一个刚进展馆的游客都会为眼前这个庞然大物感到震撼
这里还能看到
箭龙、天山龙、中华盗龙等恐龙化石
以及恐龙沟、石钱滩、魔鬼城出土的部分古生物化石
在亲子互动区
小朋友们可以“领养”一只恐龙
现场涂色、取名、喂养,当一回“驯龙高手”
馆内还有造型不一的仿真机械龙
无论是皮肤弹性、关节活动方式
还是摆动模式都还原了原始模样
昌吉市努尔加滑雪场:提档升级迎客来
昌吉市努尔加滑雪场全景。图/昌吉市文化 体育 广播电视和 旅游 局提供
昌吉市努尔加滑雪场滑雪爱好者体验滑雪动图。图/昌吉市文化 体育 广播电视和 旅游 局提供
冬季最具魅力的户外活动莫过于滑雪了
作为距离昌吉市区最近的雪场
努尔加滑雪场距离昌吉市仅28公里
拥有1000米的高级道一条
850米长的中级道一条
450米长、宽60米的初级道二条
不同级别雪道,满足了不同滑雪者需求
不会滑雪?没关系
坐着皮圈,一下从最顶端滑到坡下
那种刺激感让你滑一次还想再来
今年,滑雪场积极提升软硬件设施
以崭新的面貌迎接雪季游客
不仅新增了多项网红冰雪项目
而且还开放了夜场及雪场直通车
有效提升滑雪者的滑雪体验
特色度假村:品农家乐独特味道
《野生厨房》里对新疆 美食 冰碴驹俐的介绍。资料图
冰碴驹俐常常吃到冰碴下的草料,喝着清泉水。资料图
来到昌吉市
还有一道不能错过的 美食
这就是冰碴驹俐
什么是“冰碴驹俐”?
冰碴驹俐
一般来自于北纬45度
海拔2500米以上的新疆天山山脉
是一种半野生、半放牧状态的山羊
驹俐羊是羊群中的探路者
喜欢到悬崖峭壁上去吃草
常常不经意间把各种中草药吞进肚子
比如贝母、党参、黄莲、金银莲等
牧民们也称驹俐羊肉为“草药肉”
初冬时分
当年年初出生的羔羊
经过春夏秋季的滋养已慢慢长大
在初冬季节的第一场雪后
牧草枯黄
草原上到处是冰碴
食物已很难寻觅
只有长得壮实的驹俐
才能攀爬到悬崖峭壁间
吃到冰碴下的草料,喝到清泉水
这些经过高山严寒洗礼的驹俐
吃了带着冰碴的草,只长精瘦肉
是羊肉中的精品
当地牧民在享用美味冰碴驹俐时
颇有仪式感
将肉和杂碎一起煮了
肉鲜嫩,汤清亮
下一些皮带面
切一些洋葱,浇一点肉汤
筷子一搅
香气四溢、回味无穷
好了,看到这些
是不是已经蠢蠢欲动了
心动不如行动
来昌吉领略这个城市冬季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