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购销如何扩大市场?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3:39:42
字号:

利用互联网网络,把产品销售到更广阔的区域,扩大市场范围。把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价值的同时,也扩大市场人群。利用现代物流,把农产品销售到更大更远的地方。

农产品购销如何扩大市场?

蔬菜水果这一类农产品,想要扩大市场并不容易,因为本地的人口有限,购买能力也有限,不可能在什么都不做改变的情况下,就让市场得以扩大。

互联网、电商网站的发展,让这种扩大市场的愿望成为了可能。一个成熟的农产品网站,可以让本地的农产品,面对来对全国各地的群众,扩大了市场销售范围。

据我所知,在今年六月份,就有海南一个在种植椰子的朋友,通过互联网,在三天之内将收下来的6万多个椰子全部销售清空……购买的人来自全国各地,而这对于此前未曾接触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的农户们都是不可思议的。后来其他种植的,质量过关的椰子,也借用他的平台销售,也是很快销售出去了。

所以其他地区的农产品销售,也可以考虑这种模式。

我们平时看到的农产品,大多数都是未经深加工的,所谓的“白菜价”说的就是我们的原生态农产品,哪怕它是有机绿色产品,但还是无法提高产品的价值,自然价格也就比不上深加工的产品了。

在我们城市有两个镇,就是农产品深加工比较好的,在这些镇上的农户,通过扩大规模,做深加工,把农产品开发制作,变成了凉果、果汁、农产品罐头……

原本有一些市场滞销,无法短时间销售出去的产品,通过深加工,变成了消费者喜爱的食物,这也是一种扩大市场的方式。而技术、设备等,只要真的想要做,是能够学到、找到的。

现在大规模生产的农产品,都会有相应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在支撑着。原先只能保鲜保质几天的农产品,因为有冷链物流,可以销售到更远的地方,保存更长的时间,也是在无形之中,扩大了原先的农产品市场了。

当然,如果能够将三者完美结合起来的话,对于农户、经销商、消费者而言,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农户可以扩大规模,提高收益。经销商也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而消费者花同样的钱,也可以买到质量更好的产品。

我觉得,这也是未来农产品销售的发展趋势。当然,小菜农还是有市场的,只是可能最终也会加入到这种规模化、深度加工、互联网+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中。

农田实行规模化种植,对农民有哪些好处呢?

1、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以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支持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鼓励和引导农业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依托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培育和研发适合不同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品种,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种养技术。开辟贫困地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或登记的绿色通道,鼓励贫困地区制定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开展标准化生产。在贫困地区推广食用农产品安全控制规范和技术规程,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扩大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覆盖面。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产地与消费地监管信息共享、协调对接。(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和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负责) 2、提升农产品规模化供给水平。支持贫困地区深入挖掘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区域布局,做大做强产业规模。鼓励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模式,在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增强农产品持续供给能力。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扶持贫困地区提升农产品储藏保鲜、分拣分级等能力,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初加工率。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贫困地区县域、重点乡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和产业园区集聚。(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和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负责) 3、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指导贫困地区以省、地级市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单元统一制定区域性扶贫产品标识,采取共享共用共推等方式,合力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的辨识度。组织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运用新媒体平台资源,广泛宣传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经验做法,推介农产品品牌。依托全国“质量月”、“中国品牌日”等专项活动,鼓励贫困地区开展特色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等品牌展示和推介。加强对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和相关合作社的信用监管,对市场主体实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等和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负责)

目前农村通过实行“一户一田”,将以前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让农民连片种植,便于管理,也能够提高产量,而且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发挥成片土地的最大优势,减少了土地抛荒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对农民有哪些好处?

通过“一户一田”措施,可在种植过程中提升生产效率,收获的农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在市场上也更具竞争力。除此外,还能帮助当地的农户发展“一村一品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让村民实现多渠道增收。

同时,如果村民不想种地,可以入股合作社或把土地转让给大户,自己留在合作社打工赚钱,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收入。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好处还是挺多的,尤其是平原地区,这种制非常适合当下农村的情况,相信有不少村民也会支持这项政策。

实施还存在一些难点

但真正实施起来时,还存在一些难点,耕地有肥弱之分,为了追求公平以前分地才会出现一家多块地的现象,如果现在将每户的耕地集中种植肯定会出现有人全部分得“肥地”,有人却全部分到了“弱地”,这样不但会造成分地的不公平还会引起村民之间的矛盾。

分地在农村是件大事,稍微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矛盾。所以,针对开展“一户一田”,国家也制定了相关规定。

这些原则要注意

1.农民自愿为原则:所谓农民自愿为原则,就是在土地整合调整过程中,需要遵从农民自愿,不得强行调整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2.零碎地调整为大块地:这也是土地整合调整的主要目的,通过土地整合让农民朋友将原先分散、零碎的土地通过交换、调整等方式整治为大块土地,同时保证农民朋友承包经营土地的面积不减少,这也是“一户一田”改革的前提。

3.小范围调整:《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需对个别农户之间的承包地进行调整,必须要经过农村集体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统一之后,并且报经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所以农村土地整合,也仅仅是小范围内,经过农民朋友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调整。

要实现“一户一田”并非易事,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计划,依法有序稳固推进其实施,保证农民朋友的利益,实现增产增收。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85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