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作为一种喜温暖且生长周期较长的作物,通常每年只种植一季。在温带地区,山药在春季的最后霜冻过后开始出苗,而在秋季的初霜来临之前收获。种植山药需要挖掘地下的栽植沟,并在地面上搭建支架以支撑其藤蔓生长。此外,山药适合与生长高度较低的作物进行间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下面学习一篇山药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1、育苗方法
种植山药前,需挖掘坑窖,将山药切块并风干。使用钛锌锰森溶液对山药块进行半分钟的消毒处理,风干后整齐排列于坑窖内,覆盖3厘米湿沙土。可叠加3至4层山药,之后适量浇水。
2、种植方法
施肥:每亩地施用300至500斤大豆,大豆分解后可提供土壤微生物所需的有机氮源,促进山药生长和品质提升。同时,施用400至600斤有机肥和山药专用杀虫剂,与土壤混合后撒于地表,进行深耕,确保肥料深入土层。
开沟与种植:沟间距保持在40至60厘米,沟深160至180厘米。人工踩实沟段后,在沟顶犁开细沟,将山药块整齐放入,每10厘米放一块,覆盖土壤,浇水后喷洒山药专用除草剂。
3、施肥管理
底肥:种植时施足底肥,生长期间进行2至3次追肥。在植株附近挖6至10厘米深的施肥沟,施入腐熟有机肥。
灌溉:山药耐旱,整个生长季灌溉5至7次。定植时确保浇透水。
4、防治病虫害
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入冬前深翻土地25至30厘米,助于消灭幼虫。
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和褐斑病。通过清洁田园、剪除病叶和喷洒65%代森锌进行防治,7天一次,连续2至3次。
5、适时采收
10月下旬至11月,山药茎叶枯萎,地下茎块进入休眠状态,即可采收。采收后可将山药存放于地窖中。